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时代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转型
来源:文艺报 | 严晓驰  2023年12月04日22:39

自2020年中央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来,健全美育机制,推动少年儿童美育深化发展成为当下的迫切任务。

美育泛指美的教育,于18世纪50年代由席勒首次提出。借助文学作品向少年儿童传递正向的审美观是家校教育的重要路径,因而,提升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品质也成为儿童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的美育不囿于传统的“说教”体系,致力于审美情操和美感的培育。结合数字时代的特质,当下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主要包含美好的思想、自然的态度、生活的趣味及多元的模式。

善之美——美好的思想

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期尤其是幼儿期的美育,首推善之美。善,指的是带给儿童潜移默化美好善良的思想。王泉根在论文《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2006)中指出,“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儿童文学承担着孵化少年儿童精神品格和审美观的直接作用。儿童文学的“善”并不是为儿童创设一个虚假的世界,恰是为他们进入复杂社会前做好铺垫和信心。儿童文学确实为儿童创设了一个相对理想的世界,一个不那么邪恶和勾心斗角的空间,可这并不意味着告诉他们前途坦荡,而是给了孩子一个适应期,让他们有胆量和责任感去适应社会、创造世界。林良在《浅语的艺术》中提到,儿童文学要给孩子们这样的底气,让他们知道“这社会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你不要吃惊,不要灰心,不要失望,因为你心中已经有了爱,有了理想。此后你所过的日子,就是以你心中的爱去化解自私,以你心中的理想去照亮黑暗,以你心中的美去改造世界。”木心说:“智者为人,必有三者兼备:头脑、才能、心肠。”他认为,身为创作者,也需要头脑、才能与心肠兼备。对于儿童文学作家而言,引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心智,为他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感悟,有一幅善意的心肠是第一位的。正如G.K.切斯特顿所说,“童话故事并不真实。它们比真实更真实。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告诉我们龙是存在的,而且因为它们告诉我们龙可以被击败。”由此,儿童文学作品不光要传递给儿童世界是善的,更要传达世界可以在他们的手中变成善的这一理念。

真之美——自然的态度

其次,儿童文学的美育是向“真”的。“真”代表着自然的态度、不卑不亢的表述模式,既不迎合儿童性格的弱点,也不抬高讲述者的姿态。儿童文学需要真诚平等地传递给儿童真实的世界。张国龙认为,“百年中国新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始终弥漫着浓重的现实主义焦虑”。究其根本,在于对儿童精神认知的不足,缺乏特定时代性特征,将“复杂的现实简单化”。新时代的儿童文学要贴近少年儿童的本真生活,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来书写他们熟悉的生活。儿童生活的“真”是带有自身独特逻辑的,并非是成人世界的简单复刻。儿童前期处于“泛灵论”的思维模式中,在他们眼中,万物皆可言。20世纪30年代儿童文学界还开展过“鸟言兽语”之争。因而童书中的“真”并非是现实意义上的生活还原,而是切合儿童逻辑式的真实,这种真实往往带有强烈的幻想。李利芳在《论发展想象力作为童年文学的主导功能》一文中认为,“解决当前我国童年文学的发展困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美学原点出发,我们需要强化与引领的观念要旨就在‘想象力’。”可见,开启儿童的想象力是培养儿童美感、实现儿童美育的重要环节。孙幼军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美学功能,他认为“那是一种稚气的、天真的美”。尤其是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幼年期的审美熏陶对于一生性格和思想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儿童审美多直接从现实生活转化而来,因而儿童文学作品也要传递给他们一个相对丰富多元的现实世界。新时代的儿童文学创作既应是当下的、现代的,又应是民族的、传统的。面向“真”的美育给儿童文学的创作带来新契机,我们一方面要扎根现实、立足生活,另一方面要赓续传统、接承文脉,更好地充实少年儿童的想象素材,塑型他们的未来成长。

趣之美——生活的趣味

再者,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还体现在趣之美。有趣是儿童文学的精神原旨之一,亦是儿童文学的传统美学。儿童天生就有一种游戏精神,有趋向于狂欢化的性格特质。抛开天真和童稚之外,儿童也是富有反叛精神的。巴赫金曾说,儿童擅长将崇高和神圣的东西“降格”化,真实的儿童生活往往也会呈现出怪诞化和游戏化的倾向。作家们如果一味沉溺于教训和道理,就会远离儿童的情趣。奠定儿童期的趣之美,是儿童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所在。当下主题出版较为火热,儿童文学作家们通常从一些特定主题出发去创作故事,主题性和文学性以及儿童性的平衡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讨论话题。我们要深刻地领会儿童文学的本质,用富有儿童化的方式来呈现知识、主题及思想。正如林良所说,“我们应该寻觅、掌握的,是‘文学的力量’,尽管我们隐藏着一个‘教育’的目的。”有感于当下少年儿童的课业压力及即将面临的生存挑战,如何用他们熟悉而又充满趣味性的方式去排解他们的精神焦虑,是至关重要的。丰子恺认为,儿童是天生的缪斯、天然的艺术家,他们“每天坐火车,坐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因此,儿童生活的趣味指的是生活的旨趣,也是自然生态的意趣,更是人性自然的生趣。可以说,趣之美真正维护了儿童的主体性。

多元美——多元的模式

最后,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还面临着数字转型。新时代的儿童文学创作需要结合互联网平台的发展,随着短视频和碎片阅读时代的到来,儿童文学的创作也迎来了新契机和新挑战。童书出版业“黄金十年”的辉煌过后,儿童文学出版业要持续发掘自身优势,开拓特色版图。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联合建设美育资源的网络平台”“创新学校美育教学方式”。在课程建设之外,课外阅读成为少年儿童美育教学和提升的重点。我们需要完善儿童文学的开发,创设更多层级且充满儿童审美意趣的文学品类,积极推动亲子阅读、家校阅读等模式。一方面我们要做好经典作品的数字化开发,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出新作品的电子阅读素材。在如今“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能够建立起文学的趣味,调动儿童阅读兴趣,延长阅读注意力,将成为接下来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不同于过往的纸质阅读时代,当下的儿童文学要将美的引导建立在更多的幻想上,让儿童发现自然之趣,游戏之趣,想象之趣。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正促使儿童美育逐步走向跨学科融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接受到文学的熏陶,还需要科学、艺术和其他各类领域的知识。少儿读物因此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来为少年儿童提供全方位的精神食粮。近年来,知识普及类的相关读物也逐渐成为少儿阅读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文学的方式和轻浅的话语来讲述其他学科的知识,也为儿童文学的创作提出了新诉求。由此可见,以培育中国儿童审美发展为基础展开的新时代儿童文学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作者系浙江农林大学讲师,本文系2022年浙江农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项目(KCSZ2203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