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东西:真实不等于正确
来源:《小说评论》 | 东西  2023年11月08日09:19

再也没有过去那种单向输入的写作方式了。在信息不发达的过去,作品只要见诸报刊,作者也就大功告成。那时候作者只管生产不管销售,不需要也不想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在作者的想象里,文字会被很多人阅读,情感会引发大多数人共鸣,才华理所当然地被人接受。就像没有完善的商业社会,强势的是生产方,弱势的是消费者,消费者纵有千言万语也找不到表达的渠道,只能咽一口唾液,强行消化自己的情绪。由于意见无法反馈,或者朋友出于礼貌只反馈好听的,作者因此而无法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写作,于是置身于想象的世界,对所写的每个字都珍爱有加、信心百倍。

可是,今天的情况大不同了。因为网络的通畅、表达的便捷,任何一个写作者都将面临读者的真实意见,也就是说过去因技术造成的单向输入,现在变成了便利的双向输入,读者影响创作的概率越来越高。这对创作来讲是好事抑或是不太好的事?各有说法。某些美国电视剧率先让观众参与创作,他们一边拍摄一边听取观众意见,然后再让编剧按照大多数观众的选择演绎故事、塑造人物。这种创作方法曾引起我的关注,并相信它是拯救写作的最佳方式。我之所以推崇此法,是因为坚信作品是拿来读的,而读者是有智慧的,尤其大多数读者达成共识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选择。是的,我天然地具备从众心理,无条件地崇拜大多数。

然而,似乎不对,好像哪里出了状况。为什么创作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作品的结尾总是大同小异?为什么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总是那么近似?为什么情节除了反转还是反转直至永远反转?如果对这些问题稍加研究,你就会发现审美是有套路的,也就是“审美集体无意识”。当我们看一部主人公遇险的作品时,总是希望他(她)安然无恙;当我们看一部婚姻危机的作品时,总是希望他们不要感情破裂抑或能够破镜重圆……这种近似的心理期待就是“审美集体无意识”。当这种无意识被作者过度重视,那作品的同质化自然就不可避免。

所以,便利的“双向输入”不一定都是好事,假如作者不稍加警惕,就很容易落入写作的套路。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写得好的套路作品,更有许多写得不落俗套的伟大作品,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卡夫卡的《变形记》、司汤达的《红与黑》、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彼得·汉德克的《骂观众》等。当然,即便贵为名著,也仍然有网友(他们不一定读过作品,所以不能称为读者)在网上狂“喷”,说某某作品读不懂,是伪名著。如果这些作者还活着,那他们听到了这些意见后,会不会因为怕被“喷”而改变创作的路数呢?

真实的意见不等于正确的意见。我们在尊重网友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写作是一门专业,它需要专业的训练和长期的感悟与坚持。当大家都把写作当成没有门槛的手艺时,作家的定力便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