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纪录电影《大洋追鱼记》: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来源:文艺报 | 赵 捷  2023年10月13日08:09

正在上映的纪录电影《大洋追鱼记》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部富有现实主义质感的纪录电影。影片采用直接电影视角、百姓影像叙事方式,讲述了两艘远洋渔船万里奔赴印度洋捕捞金枪鱼的故事,记录了船员的海上生活状态和捕捞工作全过程。在充满烟火气的镜头中,一张张可信可亲可敬的生动面孔出现在印度洋波涛汹涌、壮观险烈的捕捞场景里,我们感受到这些普通百姓渴望美好生活、矢志用劳动创造幸福的韧性与不屈,映射出向上、向善的人性光辉。影片通过质朴而敏锐的镜头,捕捉到当下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律动,并折射出时代在他们身上的投影以及对其个人命运的影响。

烟火气中彰显生存智慧。陆地上的“烟火气”是炊烟袅袅、灯火可亲,但到了汪洋大海上,那便是船员们像家人一般亲密互动而升腾的暖意、乐趣和生活气息。对于这些有情怀的诚实劳作者而言,出海时的单调、枯燥并没有将其生活中的浪漫消磨殆尽。过年思乡在船上吃饺子,说起老婆孩子,船员风趣调侃道:“看有没有人漂洋过海来看你”,笑声在霞光红满天的海面上传了很远;在“远渔”267号的整个工作场景叙述中,可以发现争吵是他们最朴实的工作方法,从船长开始到大副、二副,相互交流的方式就是争吵,类似“说你为什么不那样弄”的朴素争吵,为行船远洋无处排遣的孤独、寂寞开掘出一条疏散通道。再如“远渔”267号的二副张道报坚信,熬到头什么都会有的。终于有一次碰见大鱼,只是当海狗嗖嗖地跑过再钓起来时,好多鱼只剩下鱼头,二副很沮丧,无奈只得再次甩出鱼线,有鱼的时候,鱼线抻得很紧,没鱼的时候,鱼线就飘了起来。如果鱼况不佳,他便赶快转换下一场,从头再来。影片中,“远渔”267号和268号船长不约而同地跟厨师文茂树、李想说,要让大家吃饱了,吃饱了就不累了,找到像家一样的感觉。这些语言都让人倍感亲切,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直逼现实的纪实品质。《大洋追鱼记》叙事真诚、质朴。该片以直接电影为创作手法,取代了解说与旁白,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作品用人物对话方式,结合纪实影像的表现手法,突出个人视角、个体叙事,从百姓视角介入,追求纪实品质。

语言真实是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之一,而这种真实完全来源于生活。比如在影片中,“远渔”267号大副秦先付说要打双八字,试过不行,二副张道报则坚持打单八字。事实证明,收钓的时候打双八字不行,只能打单八字。类似这样的矛盾纠葛时常出现在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此外,环境真实是纪录电影彰显纪实品质的另一重要基础。《大洋追鱼记》中没有搭景,全部是实景拍摄,海上颠簸、大风大浪在更大画幅的银幕上得到了较好呈现。

伟大时代的创造者是由无数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组成的,他们的奋斗经历折射出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大洋追鱼记》的成功也再一次印证了小切口凸显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精品创作圭臬。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征程已经开启,伟大时代将为中国纪录电影人提供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纪录电影,从普通人的平凡视角、普通人的真实故事出发,表达优秀中华儿女的坚定信念、美好心灵、艰苦奋斗和对伟大时代的感怀,以情动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探求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想之源、力量之源、精神之源。

(作者系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