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艺术之美辉映科学之光
来源: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7日08:5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以高质量科普助推高水平创新,艺术成为重要纽带。如何以艺术之美点亮科学之光?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之际,本版约请3位专家学者,从科学与时代、科学与自然、科学与艺术等角度,展现近年来美术工作者助力科学普及的生动实践,探讨艺术与科学互融互促的更多可能。

——编 者

 博物绘画《中华虎凤蝶和杜衡》,作者李聪颖。   《博物》杂志供图

 博物绘画《中华虎凤蝶和杜衡》,作者李聪颖。   

《博物》杂志供图

故宫博物院“数字多宝阁”界面。   故宫博物院供图

故宫博物院“数字多宝阁”界面。   

故宫博物院供图

播撒科学种子 展现时代风采

张敬一

新时代,我国科普事业发展成效显著,艺术不断赋彩科学知识传播。通过图画书、连环画栏目、新媒体产品等科普媒介,赏心悦目的画风、细腻传神的形象、通俗易懂的科学阐释融于一体,生动展现科学与时代的互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科普图画书兼具科学性、文学性和艺术性,陪伴着少年儿童成长。随着时代发展,科普图画书在内容题材、艺术审美等方面不断创新,力求以有趣的形式让少年儿童获得科学滋养。如原创科普图画书《高铁出发了》,以细致严谨的画风和简洁有趣的讲述,揭开高铁设计、建设和运行中的科学奥秘。这部图画书属于“中国力量科学绘本”系列。该系列涵盖太空、建筑、工程、科考、交通等主题,囊括几十项大国重器,既注重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也注重绘画的艺术美感,让小读者在趣味阅读中不断探索学习,感受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步伐。一部部精彩的科普图画书,也成为向世界展现国家自然瑰宝的窗口。如《中国国家公园:中国给世界的礼物》,为读者开启探索生物地理宝藏的大门。

创新科普形式和艺术形式,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成为当下科普图画书致力的方向。比如很多图画书以套系形式出版,像“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是国内首套权威、成体系的中国科学家传记图画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24位科学家潜心科研、矢志报国的故事。不限于图书出版,党报等主流媒体也立足自身定位,以大众美术的形式,在科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下,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推出的“科技群英绘”栏目,充分发挥文艺副刊美术版独创的“微连环画”形式特色与优势,约请美术工作者用画笔生动讲述新时代最美科技工作者奋力攻坚、勇于创新的故事,激励更多青少年投身科学事业。

在展示时代风采的同时,不少科普图画书向传统溯源,以古老的创造启迪当下的创新。比如,《天工开物: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中华造物记》等图画书,以充满中国风的手绘形式,艺术诠释璀璨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以及其中蕴含的智慧。

还有一些功能性科普图画书,创新融入纸艺模型、科学小实验等,吸引读者动手实践,在寓教于乐中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如《阿圆的家》以“跃然纸上”的弹起效果,呈现了土楼的立体结构,让孩子们深度了解土楼建筑和地域文化。

科技发展也为科普宣传注入时代活力。各类新媒体产品,借助丰富的艺术形式让科学之光在荧屏间闪耀,让更多人深刻感悟科技托起强国梦的时代豪情。譬如,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推出的“图说天文”系列条漫,以当下流行的条漫形式生动解读“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等重大工程。国家航天局连续多年组织“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征集活动,一批优秀作品通过将航天元素巧妙融入设计,富有创意地体现了航天科技的进步,以及科技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深刻寓意。

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有志于科普事业的美术工作者不断通过多元方式与时代对话、与科技共舞,放大科学与时代互动的声音,让科学知识、时代发展以美的形式触达更多受众。

(作者为科学普及出版社总编室主任)

科艺融合丰富感知体验

张 晴

近年来,科艺融合趋势引人关注。科技为艺术创新、情感表达提供新方式;艺术为了解科学知识提供新渠道。更好地探索科艺融合,成为人类认识世界与想象未来的一种内在需求。

艺术创作架起科学传播的桥梁。在“美在科技——中国美术馆藏科技题材美术作品展”中,科技领域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重大成就,在美术工作者笔下熠熠生辉,作为新中国美术的重要创作内容,记录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步伐,向观众传递科技之美。各具特色的科学艺术展,将科技、艺术和创新的关系引向深入。

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当下,如何唤醒馆藏资源,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文博界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科技发展,博物馆界以科艺融合的方式,不断塑造博物馆新形态,丰富观众感知体验。像故宫博物院等纷纷推出“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以“小”空间呈现“大”库藏,满足公众博古赏析、学习研究的需求。数字技术也深刻改变着展陈方式,通过多维复合创新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比如,“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让观众如入画境,切身感受齐白石视角下的家山与远游、草木与鸣虫,以及他在画室中的思虑与琢磨、点染与挥毫。一个个可感知、可亲临的实景空间,反映出博物馆以技术创新助力文物“活起来”的多元探索。

数字技术对人们体验方式的改变,已然超越单纯的技术层面,形成一种“实践—重构—反思—体验—新知”的全新艺术认知模式。比如“VR皮影游戏‘田忌赛马’互动体验系统”,借助新技术创造了一种共享而流动的“四度空间”,赋予皮影以新的表演形式和传播方式。在这一空间中,观众参与到皮影艺术的空间营造和意义生成之中,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体验,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科艺融合的边界不断拓展,为观众打开更广阔的体验空间。比如以科艺融合为抓手开发的“中国戏曲数字人表演体验系统”,以“美术+技术”完成虚拟数字人的制作和舞台场景设计生成,体验者可以通过VR眼镜和动捕设备,体验不同角色、不同场地、不同选段的戏曲表演。不久前,该成果顺利落地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为打造全新“阅读+艺术科研成果”深度服务的模式机制作出示范。

如今,科艺融合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科学与艺术的融汇从来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有机结合。像在“科学艺术展:想象另一种引力”“被隐藏的艺术——AR数字艺术展”等展览上,从奇妙的微生物“花园”,到多彩的岩石内部图案,数字艺术创作者们共同构想出一个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互连接的奇幻空间,激活观众多重感官体验,为其提供全新的思考和理解视角。

对现实世界的追问、对未来世界的想象,有待科学和艺术的共同探索。期待科学与艺术进一步融合,带给人们更多思考、更多惊喜,启迪智慧。

(作者为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用画笔讲述奇妙自然

王 钊

绘画既是一门艺术,也是帮助人类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一种工具。绘画可以调动人类的多重感官,让人们深入探索丰富的大自然。这种探索最终化为跨越时空的主观艺术呈现,使人们在更多元的维度下寻找隐藏在自然之中的科学元素,心灵也与万物互动起来。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描绘大自然。在摄影术还未诞生的年代,绘画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助手。尤其在面对记录数万种动植物特征的重任时,绘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类展示物象特征的绘图艺术被称为“博物绘画”。随着科学加速发展,博物绘画的表现内容日臻精细。比如,出现了详细描绘生物鉴别特征的作品,这类画作统称为“生物科学绘图”,是博物绘画在后期发展中较具科学特征的一类作品。它们往往作为科学著作的插图,服务于科学研究,却不为大众所熟知。

今天,越来越多博物馆注意到这批绘画的当代科普与美育价值,并以崭新视角对其进行诠释。譬如,北京自然博物馆(现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出的“科学与艺术——科学画与生物标本展”,呈现了天津自然博物馆收藏的一批植物科学画,让观者在艺术欣赏中感悟科学精神、品味自然之美。浙江自然博物院策划的“草木留影 花叶传形:中西方植物插图演变史展”,则在更宏大的视野下审视中西方文明中有关植物研究的历史,一幅幅精美插图为人们了解科学史演变打开窗口。

以博物绘画丰富人们对大自然的科学和美学认知,也是近年来许多出版机构努力的方向。例如,《博物》杂志不断壮大插图创作者队伍,积极尝试各种形式的博物绘画,通过艺术再现动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生理习性,实现科学普及的目的。

对博物绘画的“再发现”带来新的观看方式,也让人们站在博物学视角下重新审视传统绘画。它引导人们将目光聚焦于所画内容本身,而不仅仅局限于研究画作的风格和流派传承等。以博物学视角观察古今中外许多图绘自然的作品,可以获得不少新知。比如,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的“格物·求真:博物学视角下的岭南绘画”展览上,策展人打破对岭南绘画的固有艺术认知,通过发掘岭南地区百年来众多画作中的博物学元素,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物种多样、生机勃勃的岭南自然艺术世界。许多画作中描绘的动植物都能在展馆周围找到,成为艺术与自然相融共生的有趣印证。

在一笔一画的细致描绘中,博物绘画“奏响”科学与自然的共鸣曲,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谱写新篇章。

(作者为四川大学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