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纸的世界与人相通,自有神性
来源:《当代》 | 高建刚  2023年06月05日09:27
关键词:《纸世界》

某天我跟我哥谈起纸的问题。他是水彩画家,对水彩画的用纸特别有研究。某一年他在美国一家画材商作坊发现了一些手工水彩纸,是一位画家亲自造的纸。他早就知道有些国外画家亲自造纸画画,以求画出特殊的艺术效果,所以如获至宝,全部收入囊中。我哥说这些水彩纸是用棉花等长纤维制成的,画纸凹凸不平,纹理千变万化,纸本身就很艺术。他研究了这些纸的特点,矿物质颜料可以沉淀在最底层,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颜料都能分层附着在相应纹理上。于是他利用这些纸的特点画了一组具有材料探索意义的水彩画,并办了一个画展。观展同行看了,大开眼界,都在研究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怎么会出现如此特殊的水彩语言和效果,自然界的物质形象怎会如此洗练而复杂地呈现出来,犹如颇有历史感的斑驳的残垣断壁,真切而艺术地呈现在眼前。

我在听他讲述的过程中,对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觉得纸具有神性的一面。纸的诞生就很有神性。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生命,植物,不仅为地球制造了大量的氧气,并以本身的营养供各种生命存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供人类造纸记录语言,记录这个世界,用所有的形式,文学艺术,哲学科学……这就是纸的神性、树的神性、世界的神性。而纸的神性天选了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发明家蔡伦将树皮、渔网、破布、麻绳等都混在一起造出了一种实用廉价耐用的纸。在此之前没有纸,汉字书写的媒介是甲骨、金石、竹简、缣帛……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如何进步?人类大量的语言交流如何记录?文学艺术作品如何呈现又如何传播?纸和人之间有一种相通的关系,神性的纸就应该而且必然有它的神性的体现。万物皆有灵,这是艺术的本质。这就是触动我构思这篇小说的一个灵感。

中国是纸的诞生地,纸的种类林林总总,关于造纸的学问、用纸的学问以及对高品质纸的要求,历史上曾是世界之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亲自设御监生产澄心堂纸,其中有许多造纸工匠,其技艺之精湛堪称神奇,造出的纸薄如蝉翼、韧如金属、柔如丝绵,用来修复残损古书,几乎真假难辨。可以说纸想成为什么就可以成其所是。自从中国造纸术在一千五六百年前传入朝鲜、日本乃至整个世界之后,有些国家利用当地独有的植物所造出的纸,其知名度也不亚于我们的名纸,例如日本雁皮纸……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突飞猛进,纸世界越来越不受待见。如今手工抄纸工匠越来越少,许多抄纸家族独有的传统技艺和纸料秘方都已失传。神奇的手工抄纸正淡出我们的视野,日渐式微。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萎缩、溃败,直至我们无法预测它命运的走向。手工抄纸的工匠精神也就成了一种虚名的存在而已。

我坚信纸永远不会消亡,数字的虚拟代替不了纸的存在。然而纸又是脆弱的,如果纸世界有灭亡的那一日,也就是世界文明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