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为青少年提供阅读中的“精神坚果”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徐 鲁  2023年03月23日15:59

在解放战争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是出生入死、勇往直前的钢铁战士;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上,他们是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英雄儿女”,是全国人民心中“最可爱的人”;在新中国的建设时期与和平年代里,他们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普通劳动者,是用闪亮的初心、艰苦奋斗的本色和忘我无私的奉献“感动中国”的最美奋斗者……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我的笔不去书写和讴歌他们的奋斗故事,不去礼赞他们忠诚的信仰和大写的人格,还当何为?

这是我在采访与创作马旭和她的战友、爱人颜学庸的故事过程中,一直萦绕在脑海的初衷和思绪。

近几年来,在多次尝试“主题写作”的过程中,我有一些真切的感受就是:它关乎文学和市场,更关乎情怀和立场。与其说这是一个需要谈论的文学课题、出版课题,不如说是一个心灵的课题、价值观的课题。具体说来,我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感受:

首先,没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没有一种清晰、明亮和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一种对笔下的主人公、对一代代英雄儿女和奋斗者们的发自骨子里的真挚的热爱与敬仰,是写不好主题作品的。在一次次主题作品创作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每一次主题写作,无论是杰出的功勋人物,还是平凡的奋斗者与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写到一些共产党先驱者和革命先烈、共和国英雄和共产党员先锋和英模人物故事时,都像是在经受一次精神濯洗。我越来越认识到,一部优秀的和有价值的主题作品,一定不仅仅在于作者的文学技巧如何,而更是有赖于作家身上的某种情怀格局和“道德完整”。

其次,主题写作决不意味着对文学艺术标准的降低或放弃,恰恰相反,它要求作者必须把这些中国故事讲述得更加精彩动人。无论是报告文学、人物传记,还是更宽泛的非虚构文学,共同的前提都是“文学”。也就是说,仅仅有真实的报告、严谨的纪实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文学作品应有的品质。当然,英雄儿女和奋斗者们的故事本身,往往就足够丰富、曲折和动人,无须任何文学上的虚构。有时候,只要描述得当,文学的味道也自在其中了。但如何描述得当,就是对作者的文学功底和艺术剪裁能力的考验。

再次,主题写作的作品,不是书斋和沉睡的史料的产物,更多的是从主人公滚烫的奋斗历程和火热的当代创业史中采撷的鲜活故事。这就要求作者必须“接地气”,必须深入生活一线,深入主人公炽热的内心世界,用同样滚烫的心,用自己的身体、脚步去行走和丈量出笔下的故事的深度与高度。主题写作是“乌兰牧骑”式的创作,是带着大地气息的“报春花”,它要求作者必须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

还有一点感受就是,当下的青少年阅读,相比可口的快餐和绵甜的水果,更需要某些“坚果”营养。主题写作与出版,就是在为青少年一代提供阅读中的“精神坚果”。什么是阅读中的“精神坚果”?我认为一些真实的、非虚构的作品,比如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传记故事,英雄儿女和英模人物、最美奋斗者的传记故事,还有一些重大科学成果、劳动成果背后的奋斗故事等,都属于这类“坚果”。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与阅读,需要“水果”营养,更需要“坚果”营养。换一个说法,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文学作品要起到“培根铸魂”的作用吗?

真诚地感谢地方政府的信任,给了我创作“感动中国”人物马旭和她的战友们的故事的机缘,也要感谢出版社和资深编辑团队的支持。马旭的故事不仅历史时间跨度长,涉及各个时期的史实、人物、事件、地点、甚至数据等也十分密集。他们不避繁难,帮我查找资料、核对史实,付出了极大的耐心、细致和艰辛。所以,我曾对编辑老师说:“如果价值观不一致,文学观、出版观也很难‘同声相应’。只因为有一种共同的情怀,我们才能一起合作,最终成全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