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伟大奇迹的全面深情呈现 ——读《大娄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陈涛   2023年03月11日14:38

2020年11月,随着贵州省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无不脱贫,这也标志着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一方面,我们为贵州如期完成任务感到高兴,但同时我们也清晰地意识到,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其脱贫难度之高、压力之大、任务之重可想而知。面对贵州人民在实现伟大奇迹的过程中的成绩、喜悦与奉献、牺牲,广大作家不能缺席,必须要以文学的方式深度介入并进行表达。

同样是2020年11月,作家王华深入大山腹地,辗转采访,以那群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群众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娄山》。我曾经在甘南一个小山村任职第一书记,虽与贵州相隔千里,但读过之后,基层生活的浓厚气息与基层干部群众的熟识样貌扑面而来,如在眼前,这与作者对这方水土以及世代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熟稔分不开,也唯有如此,作者在作品中才可以做到全面、深情的书写与呈现。

“全面”是解读《大娄山》的第一个关键词。这里的“全面”有两个含义,一是作品所关注的内容,小到乡风民俗、干民摩擦,大到易地搬迁、产业振兴等等方面都有涉及,这是作者对娄山县“最后一公里”脱贫决胜过程的全面展现;二是在对这项伟大奇迹的书写中,作者关注到全体人员的努力,《大娄山》中的人物众多,形象鲜明,但是最为关键的主角有3个,分别是娄山县县委书记姜国良、花河镇镇长李春光以及月亮山村第一书记王秀林,同时设立3个主要人物,并以他们的视角展开叙述,这在同类题材中是不多见的。通过这样的设置,我们可以从县、乡镇、村三级主要干部的身上直观感受到脱贫攻坚的工作,当然这3个主要人物并非割裂,他们彼此关联,同时他们的背后还有更多人的影子,可以说,作者围绕他们三人各自的生活、工作进行叙述,进而形成合力,深刻展示了全民的努力与付出。

解读《大娄山》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情”。这份情既有作者对一方水土的深情,也有作品中人物所展示出来的真情。作者在创作谈中曾这样写道:“这些年,我一直在写故乡、写故人。因为我根本写不了别的地方,也写不了别的人。甚至可以说,我写作的初衷,就是为了亲近那块生养我的地方,和那些陪着我长大的人。我爱着那块地方,爱着那些人,于是我选择了这个事业——讲他们的故事。”作者与故乡的水乳之情也就决定了她对笔下人物的爱与悲悯。

具体到作品而言,以姜国良、李春光、王秀林为代表的干部在工作中充满了对群众的感情,作者以文学的方式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等理念的工作导向与方法。作者在第十节中,用整整一个章节写到姜国良在镇政府座谈会上掷地有声的讲话,他围绕村民刘山坡耍赖讨要易地搬迁安置房一事,从工作方法谈起,教导干部要为人民服务。他批评干部喊刘山坡为刁民。他说:“这些人,难道生下来就是‘刁民’?是基因遗传?不是嘛。‘刁民’是你们叫的嘛。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叫?是因为你们把自己跟他们对立起来了嘛。”“我们和他们有区别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你无论做多大的官,也都还是民嘛。”“正确理解‘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就那么难吗?我们作为基层干部,村民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就不可能产生基层干部这种职业。我们为他们服务,也就是为了养活自己嘛。”接下来他又提到作为公务员,应该如何去做,该立什么志,最终说:“我们要做好官,得先做好人嘛!”可以说这段浓墨重彩的描写,让读者亲切感受到了作为县委书记的姜国良不仅在生活中是孝顺的儿子、体贴的丈夫,同时在工作中更是关爱群众的领导。同样,作为镇长的李春光,在处理与刘山坡的关系中,不仅把自己镇政府的宿舍让出来给对方住,还允许对方住到自己家中,并且请对方喝酒吃饭,通过真诚来打动对方。还有作为第一书记的王秀林,他从北京来到月亮山村工作,面对村民不穿鞋子的习惯,扑下身子,通过不同的方式一个个的劝说,最终让村民改变了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殊为不易。而他面对小女孩丙妹失语的症状,不辞辛劳,甚至动用自己家人的力量,带丙妹到省城、北京看病,其心之柔善、其情之殷殷让人动容。

《大娄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三点,用一个词来概括是“牺牲”。党的十八大以来,有1800余人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可爱的面孔与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面对这些,《大娄山》没有遗忘他们。于是,我们看到了第一书记娄娄在帮助村民搭救陷入传销的儿子时,不甚随车坠入深谷,还有第一书记王秀林也在救助迷拉的过程中,被泥石流带走生命。作者曾讲过,她的本意是要写那些在脱贫攻坚战中牺牲的人们。在作者看来,“他们真不是英雄,他们就是一群普通人,跟我们一样普通的普通人,也像我们一样在日常工作中寻找着那点日常的意义。只是因为分工不同,他们被推向了这场战役的前线,他们每天干的也都是一个基层干部最日常的工作,走访、检查、建档、立卡,为贫困户送床、送衣柜、送电饭煲,送一切作为一个脱贫户所缺少的那些东西”。是的,他们是普通人,但是他们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并付出了生命,这是一种平凡的伟大。有些牺牲是看得见的,还有一些牺牲是少被人察觉的,姜国良面对母亲的去世,依然要去开脱贫的大会,这是一种牺牲;他的爱人为了他的工作,多年来的照顾家庭,是一种牺牲;王秀林的妻女为了支持他的扶贫,默默奉献,甚至妻子失去了丈夫,女儿失去了父亲,这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牺牲。这些也让我们再次深切懂得这项伟大奇迹的完成背后,无数人的付出。

我国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是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回望这段岁月,尤其是作为文学人,更需要不时用手中的笔再现那段岁月中的磨难、坎坷、奋斗与荣光,期待更多如《大娄山》一样优秀的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