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欧阳娟《天下药商》:花香与药香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叶梓  2022年06月17日12:10
关键词:《天下药商》

偶然的一次机缘,青年作家欧阳娟女士送我一本充满油墨香的《中国作家》杂志,其中有其长篇力作《天下药商》。我开卷一气呵成,掩卷无穷回味。

小说以明末清初天灾频发、瘟疫肆虐、战乱绵延为时代背景,以两男(黄武全、张宝祥)两女(侯静仪、夏槿篱)四位主要人物的情感纠葛为明线,描述了临江府(今樟树市)药商的发展历程。多层面、多角度地挖掘出人性的真善美,突现出“医者仁心”“医者父母心”的价值取向。随着小说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有一个特色逐渐明朗:即整篇小说溢满了“花香”和“药香”,就像是蕴藏在小说里的两条暗线,一条是表现人性尤其是女性之美的馥郁芬芳的“花香”;一条是表现宅心仁厚、救死扶伤的“药人”的沁人心脾的“药香”。“花香”和“药香”两条暗线的交织发展,使小说内容更加立体丰满,创作手法展现出诗意之美、艺术之美和活力之美。

以侯静仪、夏槿篱为首的女性,在乱世苦难中始终不改女性高洁品性,像丘陵山岗上开放的野花,质本洁来还洁去,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花香”

临江府位于“日出江花红似火”的江南。作者用写意画的手法,勾勒出临江府的意象:姹紫嫣红,芬芳四溢。

作者最为钟爱的两个人物——侯静仪、夏槿篱,是临江府土生土长的女性。她们就像丘陵上的野花,纯朴而善良,野性而活力。她们身处乱世,目睹战争、苦难、艰险、邪恶、丑陋、愚昧……却始终未改向善向好之初心。不同的是,侯静仪像静静开放的迎春花,性格文静、内向、稳重;夏槿篱像纵情绽放的杜鹃花,火红热烈,性格泼辣、叛逆、野性、不拘小节。但是两人的共同特质,都是心地善良、灵魂清纯、坚韧正义。

作者安排侯静仪出场时,颇富诗意。那时她还是“无思无虑的少女”,“身着素裙,斜插一支粉红色木芙蓉,跟着宝祥哥哥上山采摘金樱子”。成熟的金樱子,欢快的笑声,以及艳阳、蓝天、白云……如此富有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的场景,给人安详、静美的感受,也将侯静仪性格的文静、少女的青春,以及人物心灵的美,烘托得淋漓尽致。

然而,作者的笔墨并未只停留在女性表层的“小美”上,而是不断地从深层次挖掘、展示侯静仪内心深处的那种“大美”。作为侯济仁栈掌门人侯木生之女,她既有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又有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能。她上山时路遇“摆子(疟疾)鬼上身”但素不相识的少年(黄武全)后,便一直耿耿不能释怀。她不顾被疟疾传染的凶险,将患病少年背到一座废弃的小庙里,尝试着用青蒿绞汁给他治病,最终把这个“将死之人”救活。少年感激地称呼她为“菩萨姐姐”。

侯静仪固守职业操守,无论多难、多凶险,她都义不容辞。黄武全的村上起了“鼠疫”。静仪不顾危险,瞒着父亲毅然前往。她与村民一同抗疫、消杀、预防,给那些染疫的村民诊治、开方、煎药……直到疫情结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后来世道变故,侯静仪的丈夫张宝祥误伤致人死亡,一直逃亡在外。她带着两个伙计,走上了漫漫寻夫之路。在去湖广的途中,侯静仪遭遇乱兵,一个伙计被打死,她自己被强奸怀孕。但她没有堕落,而是强忍着屈辱,坚强地活了下来。她住在一个破庙里,挺着大肚子帮人诊病。直到后来偶遇流浪的夏槿篱,两个苦难的女人又走到了一起。有一天,当夏槿篱遭遇地痞流氓强暴时,侯静仪为了保护槿篱,敢于自毁清白,“撑着香案强行稳住身子,呼啦一下将衣襟撕开,‘你们想要便冲我来吧,她还是个闺女,菩萨在上,都看在眼里,你们会遭报应的。’”然后将银针扎入自己的下腹,导致流产,才制止了这起强暴的继续。为了槿篱,她真正做到了“割肉喂鹰”。侯静仪一路遭遇诸多凶险,虽九死一生、历千难万险仍坚强不屈,未改行医之本、善良之心。

故事情节是用来展示或者塑造人物性格的。侯静仪的性格以及其“大美”的特点,在这些故事情节的烘托下,越来越深刻体现。侯静仪这位鲜明的艺术形象,早已牢牢地刻印在读者脑海里。

与静仪相比,夏槿篱的出场则截然不同。她以脱俗之行、飒爽之姿、雷霆之势进入读者的视野。她是“混”在驱除鼠疫的万载傩班出场的。她手握长剑,“身形稳健,边舞边唱”,却能够置身事外而傲然独立。虽然她们性格迥异,但心灵是相通的,本性是善良的,她们惺惺相惜,殊途同归。

夏槿篱虽为女子,但性格豪爽,为人泼辣,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然而,世道之乱,命运之艰,仍然没有改变夏槿篱济世普救的本性。她从没有忘记医者的本心,只要有机会,就给病人诊病。

遭遇过无数曲折磨难的夏槿篱,没有消沉更没有堕落,她始终心性纯正、灵魂高洁。作为女人,她勇敢地追求幸福和爱情,但是决不屈从和滥爱。她一度心仪的黄武全,是这乱世之中难得的一位聪明、正直、有担当,能扛起一片天地的优秀男人。她冒死追随的杨廷鳞,是一位誓死不降的抗清名将,是她心中最后的一缕希望。为了给杨将军及其士兵治病,她不顾个人安危,在“城破之时,人死如麻”的赣州府城,赤足爬过层层尸首,只身闯过刀光剑影,救治无数受伤的士兵……

从明朝进入清朝后,夏槿篱一改喜欢穿红衣服的习惯,穿起了一身素衣。只因为一句“为国服孝”招来灾祸,被清朝官差追捕,最后饮剑而死,死得凄苦而悲壮。槿篱一生虽多苦难,却活得轰轰烈烈、率性坦荡。

总之,侯静仪和夏槿篱都是女郎中,医术高明,正直善良,勇敢坚强,灵魂高贵。她们的不同点,一静一动,一谨慎一洒脱,一顺从一叛逆,一内向一外向。既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又是同一个人的两种性格,融为一体,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令人油然想到漫山遍野的野花,芳香四溢,这种“香气”,饱含纯、真、善、美。

以侯济仁栈掌门人侯木生为首的“药人”,在战乱、苦难和瘟疫面前,始终没有退缩和放弃,坚守“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职业初心,散发出浓郁芬芳的“药香”

《天下药商》,“中药”是其重要表述内容。世间百草而为的中药,气味芳香,沁人心脾。它们能治病救人、祛湿避邪、强身健体。那些因中药而生的药商、药师、药工、郎中等,视中药为友,与中药相伴,赖中药而生。久而久之,他们的灵魂被中药浸润着,早已经有了中药的优良品格、品性,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馨香。侯济仁栈的侯木生、侯静仪、黄武全、夏槿篱等等,就是这样一群艺术形象。他们生逢乱世,坚守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有着中药一样的品格和香味。

侯静仪和夏槿篱两个主要人物,即是“药人”的光辉典范。她们都是名医之后,医术都很精湛。静仪是侯济仁栈掌门人侯木生的女儿,她苦学勤练,最终成百年稀贵的“女先生”。槿篱是名医“何大神针”的曾外孙女,被抗清将领杨廷鳞及其将士尊称为“药香先生”“药香姑娘”。

作为侯济仁栈的掌门人侯木生,不仅是医术高超的名医,还宅心仁厚,街坊邻居都叫他“侯大善人”。有童谣赞之:“侯济仁栈有神医,白须长眉用药精。左手持针灭鼠疫,右手悬壶救世人。更有盈盈小妖女,素裙纤纤不染尘。舍生新赴阎王殿,忘死赢得满园春。”

侯木生一身正气,疾恶如仇。面对邪恶之事,他始终站在最前面,为师徒们撑腰壮胆,伸张正义。恒昌药栈少爷熊元文以盗贼之名诬陷武全,设计了一出偷盗“秘技”的闹剧。侯木生知道尽管这是栽脏陷害,但事关侯济仁栈的声誉,事关徒弟的清白,必须讨回公道,便决定与恒昌药栈“斗法”。侯木生调查了解情况后,寻找相关证人证据,到县衙当庭陈述,针锋相对,有理有据,义正辞严。同时,现场为人医治疑难杂症,接骨疗伤……当场展示侯济仁栈的多种“秘技”,使对方诬陷的“偷盗秘技”不攻自破。在场的夏槿篱,给“秘技”作了一个颇有见地的陈述:“医者仁心,研习医术无非是为着治病救人……说什么偷不偷学,肯豁出性命学得针法救治世人,便是偷的,亦是义举。所谓秘技,若不能救民于水火,代代相传又有何益?”夏槿篱的高见,勾勒出行医的最高境界——病痛有异、医道无界。

侯木生生前身后,言传身教,教育了多少人,感化了多少人。他们以侯木生为榜样,严守侯济仁栈古训,讲仁义,济世人,忠心耿耿,知恩图报。黄武全因染上疟疾偶遇静仪并被救活,被破格收为侯氏徒弟,从此走进侯济仁栈。他聪明、忠诚、正直、仗义、感恩、勤奋好学,悟性极强,全心全意打理侯济仁栈。后来因为世道变故,侯济仁药栈衰败了,黄武全新建黄济仁药栈。虽然名字变了,但是一切遵照师父侯木生的遗愿,继承侯济仁栈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侯静仪外出寻夫回来后,黄武全接纳她,并要把掌门人的位子让给她,被静仪坚拒后才作罢。在黄武全的苦心经营下,黄济仁栈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临江府的一面旗帜,也传承了侯家百年家业。

张宝祥是侯木生收养的义子,和侯静仪从小青梅竹马。他对义父侯木生忠诚不二,孝顺有加,对侯静仪一往情深,倾心照顾。但是,张宝祥却是一个过于谨慎、心量狭小,不知道灵活变通的人。特别是黄武全来了之后,因为武全也喜欢静仪,最后因为争风吃醋与武全打架,失手把来劝说的伙计长颈打死,从此走上了逃亡的生涯,最后客死他乡。

与武全、宝祥两个主要人物相比,侯秋林虽然着墨不多,但人物特点突出,性格鲜明。侯秋林主要在刀房工作。他忠于职守,有气量,有远见,是医术高明的郎中。他和侯木生一起与恒昌药栈“斗法”时,“谈笑间给人接骨”,被病人情不自禁高呼“神医”。他又是技艺精湛的药工,使用铡刀出神入化。几根白芍须臾间切成三百六十余片,且薄如蝉羽、轻如花絮,“风一吹,白芍像活了一样,蝶儿般翩翩飞舞”,演绎了传说中的“白芍飞天”。侯秋林心胸宽广、远见卓识。他毫不保留教授徒弟手艺。对徒弟侯润墨是这样,对还不是徒弟的黄武全也是这样。侯秋林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药香”,是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是永不放弃的坚韧执着,是心怀天下的大爱精神,是向善向好的人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