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蒸汽夜莺》:唱响人类欢歌的科幻乐章 关键词:科幻 儿童文学 蒸汽机械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孔铭慧  2022年04月13日10:20

《蒸汽夜莺》王洁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1月版 /32.00元

科技之于人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王洁在他的新作《蒸汽夜莺》中,通过小男孩雪猴在昱城的冒险故事,对这个普遍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难题发出了现代性的追问。作者纵情翱翔于小镇夜莺溪,以自由舒畅的幻想和抽丝剥茧般的笔法,逐渐揭开昱城神秘怪兽事件的真相,并在此过程中融入其对科技与人类关系的哲学思考。

主人公雪猴因为对夜侠探长这一都市传说深信不疑,遭到驭虫师的蒙蔽和利用,他在昱城陷入瘫痪之后幡然醒悟,最终成为拯救昱城的英雄。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方式,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如案件侦破一般,对雪猴破解巨型飞行怪兽以及夜侠探长身份谜团的过程展开细致入微的描写。雪猴是一个充满智慧、积极热血且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他的心理、行为和言语,既表现出人物自身特有的个性,又显示出当代儿童共有的特征,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新时代儿童形象。不过作者并没有将这一人物塑造成一个被神化了的英雄角色,而是让他在同困难不断抗争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觉醒并实现自我超越。

与西方科学幻想小说对于外太空的执着相异,《蒸汽夜莺》以蒸汽机械为焦点展开想象,同时关注以自动控制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作为新旧科技矛盾的焦点,蒸汽夜莺揭示了在现代科技一路高歌猛进的过程中,人类被不断裹挟着前进的现状以及随之而来的生存焦虑。然而正如雪猴爷爷所说,“无论是哪种科技,存在的意义都是给人们带来欢乐”,在小说所虚构的蒸汽朋克世界中,这只“会唱歌的小鸟”衔着科技文明的枝条,从遥远的18世纪而来,它最初的心愿不过是想将幸福和欢乐带给人类。

作者依托西方18世纪的神秘社会组织——伯明翰月亮社,通过历史碎片的拼贴与融合,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无论是人工智能和电力科技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昱城,还是昆虫自然科学与基因工程技术相融合而诞生的驭虫师,抑或是蒸汽机械和外星物质相结合而制成的“雷鸟”,都在旧有的经验语境中引入了新的科技变量。作家对科技和现实的多维考量,使得小说在反映时代先进性和复杂性的同时,减弱了传统赛博朋克世界的虚无主义色彩,而其中所出现的“都市传说”“磁悬浮轻轨列车”“新安江水库”等多种元素,又将现代性主题与本土化背景相融,使作品带上了特有的中国印记,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科幻气质。

王洁笔下的这只蒸汽夜莺,既不同于安徒生童话《夜莺》中为国王歌唱的自由之鸟,也不同于济慈诗歌《夜莺颂》里超越现实歌咏理想的浪漫之鸟,而是近似于雅尼乐曲《夜莺》里融合了东西方色彩的想象之鸟。在小说中,作家以“欢乐”为核心来诠释科技背后的情感价值,将人类在科技时代的生存境遇引领至人文关怀的高度,由此缓解现代人内心世界的紧张与焦灼。那伴以欢歌的蒸汽夜莺,最终平静地酣睡于碧波之中,宛若一颗星辰坠入大海,照亮一方世界,让人驻足沉思。它让我们相信,与科技所凸显的物性相对照,人性的光亮与温暖才更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