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厉彦林:颂扬沂蒙精神的激情强音
来源:联合日报 | 方圆  2022年01月29日09:06

颂扬沂蒙精神的激情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是一串璀璨耀眼的宝石,有无数经典作品呈现和陪伴。

当我的思绪还沉浸在作家厉彦林《延安答卷》不能自拔的时候,他又推出了另一部重磅力作《沂蒙壮歌》。

我情不自禁地探究奥秘:他告诉我,他发现延安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场主席台两侧的贺幛,一个是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一个是山东根据地的。当年,我们党的根据地已经遍布全国,党中央、毛主席心中分量最重的是延安和山东这两块根据地。在建党100年周年之际,向国人和世界展示延安和沂蒙山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和人民美好的新生活,特别有意义,既是文学的使命,更是作者的责任,于是就有了姊妹篇《延安答卷》和《沂蒙壮歌》。

我被厉彦林的这种格局、境界和成果所折服,这真是两张流光溢彩的时代答卷、人民颂歌。我读《延安答卷》时到拂晓鸡叫,读《沂蒙壮歌》同样是彻夜难眠,我至今已经读了三遍,在兴奋的同时,已标注出经典段落和佳句名言。

《延安答卷》和《沂蒙壮歌》都是《人民文学》首推。《沂蒙壮歌》更是荣登2021年《人民文学》第七期头题位置。单行本由贺敬之先生题写书名、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

《沂蒙壮歌》是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创作项目,全书九个篇章。以“虔拜沂蒙山”开头,前四章详细阐述了沂蒙老区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五、六、七章探讨了乡村振兴的沂蒙样板,第八章探讨了沂蒙发展的“红色引擎”,对沂蒙精神的提出、发展轨迹进行了详细梳理,进一步探寻沂蒙精神的内涵。第九章畅想美丽中国的沂蒙版面,以“江山如画”作为结语。主题主线是沂蒙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弘扬和传承沂蒙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又铺开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歌颂的主角都是普普通通的沂蒙群众。

综观《沂蒙壮歌》,以沂蒙革命老区为切入点,书写了新时代沂蒙精神的新内涵和新特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奏响了一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壮丽凯歌,见证了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历史性成就。

书中既讲述感人肺腑的人物和故事,又注意梳理历史脉络,呈现平实道理,既与党史、国史一致,又切合现实,努力增强立体感和形象感。同时,对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目标的核心元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构成要件、主体指向、发展路径,中国农民合作社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沂蒙精神的形成历程和科学内涵、时代价值等,都作了探索性的文学书写。

此书一面世,就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当我熬了多个通宵拜读这部作品,不禁由衷惊叹:人的极限承受力和创造力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

厉彦林是山东莒南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在沂蒙山区东部一个叫厉家泉的小山村,从小品尝了贫穷和读不起书的心酸。高中毕业后,留校担任高中语文教师。

为了解学生写作文畏难发愁的原因,他坚持与孩子同题同步写作,体验写作难处。学生写一篇,他从不同角度写两篇、三篇。写完后,和学生交流心得,学生作文成绩提升很快。以至于多少年后,他的学生提起厉彦林的作文辅导仍记忆犹新。

厉彦林当时不知道,他的这种作文辅导方法,是被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极力推崇和倡导,后来被语文教师广泛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下水文”,就是根据学生作文的命题或要求,教师亲自动笔写成并用于指导学生的文章,也就是教师所写的范文。

离开三尺讲台后,厉彦林先后担任报社记者、编辑等职。到机关工作以后,面对繁重的行政和文稿起草工作,他从未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对外减少与文学界的交往联络,坚持“燕子衔泥”的创作办法,甘于寂寞,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和创作。这几年转岗后,时间相对宽松了,他对文学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

如果从写“下水文”算是文学创作开始的话,厉彦林已经坚持文学创作四十余载。先后出版了《延安答卷》《灼热乡情》《赤脚走在田野上》《地气》等作品集十余部。他写的散文自1988年被选入师范专科学校写作教材后,迄今已有130余篇(次)入选各种各类语文、思品教材和各类学生读物。

笔者一直生活、工作在沂蒙山区。对厉彦林《沂蒙壮歌》中描述的场景、故事深有感触,感同身受。

厉彦林写道,“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是沂蒙精神的逻辑起点,沂蒙人民一心向党的这种群体意识和集体自觉,是其逻辑必然”。

在我看来,《沂蒙壮歌》是为沂蒙精神做出的文学解读、颂扬沂蒙精神的重锤强音,不愧是激越豪迈的时代乐章。

“总有一些人物和瞬间值得铭记”

“你已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体状况也不是太好,为什么刚刚写完《延安答卷》,又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创作如此高难度的《沂蒙壮歌》?”不止一个亲朋好友这样问厉彦林。

厉彦林说,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砥砺奋进,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当下,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令人期盼、更鼓舞人心的宏伟目标迈进,我作为党员作家、省人大代表,责无旁贷。

厉彦林是虔诚忠实的沂蒙山人,对家乡的情感炽热滚烫。2019年他在创作《延安答卷》时,就曾谋划为故乡沂蒙再唱赞歌,也积累了一些素材。当时省委的有关领导给他“命题作文”,要求他“写写沂蒙山脱贫”,许多朋友和读者也给予鼓励表示期待。于是厉彦林怀着敬畏之心、报恩之意、感激之情,心无旁骛地投入《沂蒙壮歌》的创作,奋力用手中的笔为故乡、为父老乡亲、为沂蒙山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尽一份敬畏心,出一把报恩力。

2013年11月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听取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介绍时,深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这是党中央和党的领导人首次把沂蒙精神提升到与党的几大精神并列的地位来阐述,山东人民、沂蒙人民倍受感动和鼓舞!?

厉彦林自己说,亲身经历了缺吃少穿的岁月,见证了父辈为吃饱穿暖奔波操劳的情景,亲眼目睹了国家和沂蒙山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心怀感激、感动与庆幸。临沂的变迁史、脱贫史,其实就是山东省和国家的变迁史、脱贫史的缩影,是波澜壮阔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结出的硕果,是“新中国脱贫故事”的一个精彩章节。临沂人民书写了一份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优异答卷。

建国至今,沂蒙山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干部群众,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实际行动,阐释着“沂蒙精神”的内涵。

步入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光芒更加璀璨,沂蒙山的名字更加响亮。“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特质,融入党群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谱系和灵魂图腾。

因为是纪实文学,对每一个故事,每一组数据,厉彦林都力求自己亲眼见、亲耳听、直接考究和论证,每个时间、地点、人物、过程都力求真实。为了全方位、全景式地讴歌这些事迹,厉彦林跑遍了享受中部地区扶贫政策的沂蒙革命老区的6市18个县,从堆积如山的素材中,精挑细选了100多个实例和近500个数据。

采访中厉彦林体会到,沂蒙山已经跨越封闭、落后,步入现代文明;沂蒙山村正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悄悄改变着模样;人民生活已经全面步入小康,开始追求品质。沂蒙人民是沂蒙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承者,既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沂蒙山快速发展原因众多,最重要、最独特的一条,是沂蒙人民始终发扬沂蒙精神,“知党情、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靠执拗的劲头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和奇迹。

沂蒙历史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奋斗史和继往开来的创业史,总有一些人物、故事和瞬间值得感恩和铭记。

大家耳熟能详的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和沂蒙红哥等应当铭记。

在建设、改革和新时代涌现出的新英雄也应铭记。

譬如,乡亲们夸奖把二奶奶看望她的南瓜也给换成钱的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的牛庆花;出身贫困家庭、组织结对帮扶4000多名孤贫儿童、立志让“天下无孤”的徐军;两个女儿同时考上研究生、“小辫朝天”的脱贫群众赵娟;整体搬迁后举办了41场婚礼、迎来了46个娃的昔日光棍村崔家沟;自觉为扶贫工作立功德碑“脱贫不忘扶贫人,致富全靠党指引”的下崮安村父老乡亲等。这些奔走的形象、跳动的文字、回响的声音、丰硕的成果,都应当铭记。

在沂蒙大地,像西棋盘村乡亲们自发煮11锅全羊汤庆贺村里通自来水、通硬化路的盛况同样应该铭记。

正如厉彦林所言,贫困是人类公认的魔咒。消除贫困,自古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消灭贫困,让中国人摆脱受压迫和被奴役的命运,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始终是共产党人建党的初心和历史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脱贫事业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我国在2020年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终结困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这是全世界竖大拇指的奇迹。

沂蒙遍地飘书香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脱贫攻坚是为了消除绝对贫困,为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奠定基础;共同富裕既要物质上富足,也要精神上富有,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沂蒙壮歌》第三章《红火日子一起过》中,厉彦林对沂水一位饺子餐馆老板倡导全民阅读的事,给予了充分褒扬。

他和笔者通话时说,此事虽小,但反映了新时代沂蒙人民的精神追求,脱贫攻坚解决了物质生存问题,然后还得花长功夫解决精神富有问题。

沂蒙人民尊师重教,崇尚阅读,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

笔者曾在沂蒙山区最基层的山村学校做过20年的乡村教师。

沂蒙人民创造出了很多教育工作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沂蒙人民在农村和农民教育方面创造性的做法得到毛主席的亲笔批示。“记工学习班”“识字班”在全国推广。“识字班”一词更是成为沂蒙大地年轻妇女的代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沂蒙人民在乡村教育方面贡献成为“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农村劳动人民白手起家,一砖一瓦重建了乡村教育场所。早在2000年就在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率先整体实现“两基”,成为全国教育工作的典型。

沂蒙人民深刻地认识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对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沂蒙山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早已成为实实在在的现实。

厉彦林提到的这个老板叫刘晓,是个80后,出生在沂水县一个小山村。从小喜欢读书。高一时由于家庭变故,不得不中断学业帮着家人打理起生意。2021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笔者路过沂水县城西刘晓的饺子店,亲眼目睹了刘晓倡导读书的动人场景。

那一天,饺子店外挂着“全民阅读,让中国灵魂飘香”的大红横幅,音响正在播放着厉彦林的散文《童年钟声》。很多路人被这声音吸引,驻足。

2019年秋天,刘晓去西山里考察食材,路经一偏僻山村时,见有个孩子趴在村头的大石头旁看书。她下车去看,见小男孩正读一本《读故事学作文》的书。经交谈得知,孩子父母在外地打工,他跟爷爷奶奶住,难得有本书看,书破点也不碍。刘晓听到这里,想起自己的童年,眼睛湿润了。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山里更多的孩子读上喜欢的书。

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她的助力儿童阅读、阅读漂流等活动相继启动。过去顾客等人时焦急地来回走动,现在多数都会在座位上读书。孩子跟家长到餐馆,也不再追逐打闹,而是安静地坐下来翻书、听诵读。短短几个月,参与阅读漂流的顾客就达到了三、四千人。一缕缕书香气与菜香、饺子香融合在一起,旺了饺子店的人气、财气。

厉彦林在书中讲的刘晓的阅读故事,不是个例。在沂蒙大地,全民阅读之风正在悄然兴起。

地处沂水县西北部的泉庄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阅读之风世代相传。全县3名国家一级作家,两位就出自这个乡镇。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就创办了国内著名的农家书屋“沂蒙书屋”。沂水县许家湖镇作为山东省现代养成教育研究院最早一批挂牌的“阅读研发基地”,在引领、培养当地农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镇政府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22亩的省一级文化站,打造了一批全民阅读基地,为游客和当地群众免费开放。2021年,举办“国学传统文化讲座”12场,中小学生朗诵培训10场。开展了亲子阅读比赛、评选了“十佳书香家庭”。镇文化站每月组织1次情况调度,每季度组织1次督导抽查,建立了农家书屋阅读微信群,发布通知、培训交流、好书分享等。镇党委把每周五定为“每周大讲堂”,全体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国学传统文化、文学作品,积极进行文学创作,先后有200多篇文学作品发表。该镇也被评为“全省全民阅读先进乡镇”。

厉彦林在《沂蒙壮歌》第一章“新中国脱贫故事”结尾中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已在2020年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这是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是让国人骄傲和自豪的特大喜讯!”

要巩固这一“脱贫”成果,必须从提升人民群众综合素质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农民是重中之重。那些阻碍社会精神文明发展、影响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治愈。

而这一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无疑是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推进全民阅读,打造新时代乡村建设新农民,沂水县的许家湖镇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他们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深度融合为手段,构建“学校阅读引领家庭阅读,家庭阅读推进全民阅读”的新体系。国庆节期间,举办“书香国庆、共贺华诞”全民阅读分享会,以家庭为单位表演的课本剧尽显出新农民的风采。

2021年4月17日,很多媒体报道了“作家厉彦林在老家创办‘彦林书屋’”的消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为“彦林书屋”揭牌。

“彦林书屋”是作家厉彦林用父母留下的祖宅改建而成,资金来源是个人多年积攒的稿费。书屋自成立以来,已在偏远乡村孩子的心灵里撒下了一把文化的种子。周末闲暇,周边爱读书的乡邻和孩童们,常会来此读书。有的人家还在此开办家庭读书分享会,促进和带动更多的孩子和干部群众“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第一届阅读分享会上,张炜动情地说,在小山村里建立“彦林书屋”,是一个伟大的想法和实践。如果整个乡村不读书,数量庞大的农民不读书,大家都不读书,就无法传承民族文化,无法延续“耕读传家”的传统,也做不到“知书达礼”。比起城市的图书馆,山村书屋更方便农民和山里娃,这里飘出的书香也因此更醉人。“彦林书屋”虽小,但意义很大。希望“彦林书屋”能成为一颗种子,启发更多的有心人,为乡村播下一缕书香。如果每个乡村都有一到两间书屋,那我们乡村振兴就有了文化载体。

厉彦林说,我小时候缺书读,如今回乡见到故乡孩子读书没有场所、读书不会选书、读书缺少图书,也很着急。改造建设“彦林书屋”既是为了却自己的心愿,也是想为本村和周边孩子们提供一个读书的场所。

“彦林书屋”开门不足一年,已举办大型读书分享会8次,有许多学校和家庭来这里开展阅读活动。教育专家崔峦、作家赵德发等一批知名人士先后到此和读者分享阅读体会。

我渴望“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星星之火,点亮沂蒙山区乡村振兴的希望霞光。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愿把所有崇敬与感动化作书香,滋养孩子心灵和祖国美好未来!

书写更宏伟的人民史诗

人民是文艺之母,文艺与人民血脉相连,人民是永远的主角。

一段时间以来,厉彦林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走访脱贫老乡,用脚步丈量延安、沂蒙大地,记录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创作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佳作。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作为一名优秀作家代表,厉彦林参加了这一文坛盛会。他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倍受鼓舞,表示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真情体验美好生活、悉心捕捉人性之美,透过有血有肉的文字,努力再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会议期间,中央有关新闻媒体专门采访报道了厉彦林。2021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会议综述中写道:山东作家厉彦林近年多次深入延安,穿行于梁峁、沟壑、窑洞,用两年时间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延安答卷》,倾情描写和讴歌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新华社通稿中说,一段时间以来,围绕重大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山东作家厉彦林推出了长篇纪实文学《延安答卷》《沂蒙壮歌》等作品。次日,《光明日报》在综述中写道: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诗人厉彦林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情拥抱伟大的时代、真情体验美好生活、目光聚焦人民火热的生活、真心捕捉人性闪光之美,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因我和厉彦林有近三十年心灵相通的交集,对他是了解的。他出身沂蒙山区普通的平民家庭,从小受到沂蒙精神和父辈优良品质的滋养,心始终与亲人拥抱在一起,与普通群众连在一起,在文学创作上一直守正创新,弘扬正道,不跟风追潮,坚持用自己饱蘸深情的笔触,述说自家和家乡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创作青少年读者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拍手叫好的文学作品。

这些年,厉彦林无论在基层调研,还是外出开会培训,他刻苦学习、善于思考、笔耕不辍的习惯从未间断,始终带着书和电脑。他对文学的热爱和痴迷,叠加上他长期在党的机关工作的长处和诗歌、散文作者的优势,努力克服公文对思维和语言的影响,力求用自己的文学表达方式、用普通读者能读懂的语言倾述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见解,既有生动的故事,又有朴素平实的道理,让读者爱读愿品,越品越有味道。他持之以恒、厚积薄发,一次次创造着他人生追梦的奇迹。

他能创作出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因为他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真心实意与人民在一起,他说:“每每跨进农家门,恰似遇见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如同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话。在田地里能拿起农具一同劳作,遇见抽烟的大爷大娘会帮助按烟点火,递给凳子就坐,端给水就喝,甚至留吃饭也毫不客气。”

走近厉彦林,你会发现他的生活无趣、乏味得很。工作上,他爱岗敬业、严谨精细,从不马虎;业余时间,全部精力投入阅读和写作。饭局上没有他,热闹场合不见他的影子,他宁静淡定得几乎与世隔绝,几乎天天把自己埋在书堆里,行走在优美的文字中间,观世界风云、悟人间沧桑、书真情故事。

半生写作路,执着铸辉煌。厉彦林以独具特色的鸿篇巨著,不停地书写着一位人民作家一个又一个的崭新篇章。纵观他的文字,无不闪耀着催人向善向上,昂扬奋进的正能量。从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奋发,读到了进取,读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作家对广大人民群众炽热的情怀。

厉彦林辛勤创作,追逐梦想不止步,怀揣大爱不言悔,兢兢业业,忘我奉献、不断追求、不断创新的本身,就是沂蒙精神最好的展现。

我们期待厉彦林在文学百花园里书写出更多讴歌时代和人民的优美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