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次中国电影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努力 ——评陈旭光《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来源:文艺报 | 石小溪  2021年05月19日07:50

2017年,陈旭光在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中国电影论坛”上提出了“电影工业美学”的概念。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电影学界出现了百余篇以“电影工业美学”为研究主题的学术文章,“新时代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发展研究”更是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的重大招标课题之一,由此足见该理论构想的内聚影响力。为了更加清晰而全面地阐明“电影工业美学”的历史脉络、学理基础与思想精髓,陈旭光继与李立共同主编《新时代、新美学、新转向——“电影工业美学”争鸣集》之后,又于新近推出了作为“中国文联文艺出版报刊精品工程项目”的个人学术专著《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美学之虚与产业之实的联通

“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提出,正是源于中国电影发展中的现实需求。事实上,在经历了多年的市场高速发展与媒介技术快速更迭之后,中国电影业在工业升级换代过程中不仅生成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冲突,并且还出现了票房增幅上的疲软之态。无论是电影艺术与工业的关系,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媒介融合过程中电影如何保留本体性,还是中国如何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等,都不仅是在电影理论与批评中探讨的学术问题,更是制约着电影工业生态发展的业界难题。

电影艺术与电影工业是否真的无法和谐相融?中国电影又该如何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陈旭光所构建的“电影工业美学”,正是试图找到当前中国电影发展中的冲突与断裂之处,以跨越二元对立的包容态度,以肯定美与实用并不矛盾的平衡立场,以对策谏言与理论护航的方式,来对这些断裂之处予以修正。

为了达成此目标,《电影工业美学研究》一书将“电影工业美学”的理念予以落地,把电影产业视为一种创意文化产业,从电影工业的美学剧作生产之维、制片管理之维以及创意营销、品牌战略和受众之维,展开了对媒介融合时代的电影全产业链研究。全书所涵盖内容包括对互联网语境下电影与文学关系进行重思,新力量导演的诗性创作、创意机制与“制片人中心制”的结合、新媒体参与的整合营销应用以及受众研究等。

面对电影生态中的种种新变,陈旭光的态度是“要面对、顺应、‘利用’,也要因势利导”。简言之,无论是对待电影的受众,还是面对技术与美学的变革,都要采取顺应而非顺从的姿态,去调和各种冲突之间的张力。

多维视角、方法与立场的综合

作为对“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系统建构与研究总结,《电影工业美学研究》以开阔的融合视野与兼容综合的体系设计扩展了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话语空间。

首先,该书体现了对历史视野与现实观照的兼顾,从“电影工业美学”理论观念的孕育诞生、体系建构及其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对这一自成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构想的阐释。该书既重视“电影工业美学”理论资源的历史积淀,将其视为电影观念史变革背景下的产物,同时也看重理论的当下性与有效性,对电影生产的各个维度与阶段均作出务实的对策谏言,主张“接地气”的电影生产,追求“电影美学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其次,该书反映出对西方理论方法与本土电影议题的有机结合,跨学科思维构成了全书的研究特色。《电影工业美学研究》在理论方法的选择上跳出了电影学科自身的局限,积极与他域互动,同时又让这些跨学科的理论方法都能为中国电影研究所用。一方面,它以西方的“中层理论”、发生新转向的大众文化理论、文化研究以及技术美学作为理论和方法指导,融入网络科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方法,理论视野开阔,研究方式多元。另一方面,面对中国电影这一具体研究对象,它又充分调动中国自身的文化资源,聚焦当前中国电影发展中的冲突与问题,以推动本土电影发展。

最后,该书还展露了中国电影学者为超越艺术与工业的二元对立,在电影批评观念和评价体系上所作的努力。为调和电影的艺术追求与工业效益之间的矛盾,《电影工业美学研究》以全局视野,提出要尊重“常人”之美的观点。该书指出,在接受电影的大众文化定位的前提下,电影工业的发展应先追求“平均”,服膺“制片人中心制”,选择作为消费主体的新“大众”。这或许会在某些程度上无法凸显小众美学和作者电影的价值,但《电影工业美学研究》不仅针对艺术电影和小成本电影制定了“工业化”运营的策略,而且还呼吁建立更加开放的评价体系,尝试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标准去寻找不同类别电影之间的“交界面”,以“平衡”的立场来调和电影不同维度之间的冲突。

总之,《电影工业美学研究》是陈旭光立足学界多位学者对于“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争鸣与探讨的基础上,所建构出的一个更为完善、系统、综合的理论体系。它在宏观层面具有革新电影发展观念,建构新的电影研究方法论体系的“顶层设计”的特征与效用,在微观层面又能调和电影发展中的现实冲突,解决一些断裂与难题,基本达成了“互补辩证、兼容综合且务实有效”的理论建构目标。

该著作提出并初步建构了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是在新时代中国电影的现实背景下,对当代电影生产实践的一次高远、兼容、辩证、务实的学理思考、理论提升和体系性探索,也是一次中国电影学术话语体系踏实而有效的建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