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红丝砚,方寸现初心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李仲  2021年04月23日11:50

有一方红丝砚,曾是邓恩铭烈士生前的心爱之物,这亦是他让思想发声的武器。1923年4月,邓恩铭带着这方红丝砚,乘火车来到了青岛。当火车沿胶济线进入青岛时,会经过四方,并在这个小站短暂停留,想必那时的邓恩铭,不会注意到小站西侧的路,还有那路边一座寻常的院落。

时光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那条路如今叫海岸路,那个院落叫海岸路18号,同时有一个醒目的名字——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而那方红丝砚亦带着岁月的包浆在纪念馆找到了归宿,成为我们缅怀先烈最好的寄托。于是,当我走入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静静地肃立在这方红丝砚前,就有了跨越百年的精神回望,就有了烛照现实的心灵抵达。

小小红丝砚啊,方寸现初心!

邓恩铭,1901年1月5日出生于贵州荔波一个水族家庭。1917年,他离开家乡到山东济南求学。在济南,二叔黄泽沛看他聪明伶俐,就把自己深爱的一方红丝砚送给了他,希望这个寄托了家族希望的年轻人,书写锦绣文章,步入官宦仕途。然而事与愿违,1918年,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他阅读进步刊物,开始接触了解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走上了另一条人生之路。他用这方红丝砚写下了一篇篇檄文,刺向了那个黑暗的社会。

邓恩铭能走上革命道路并非偶然,离开家乡前他曾写下一首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事实上,早在1910年,毛泽东离开家乡时,就写下了《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一诗。两位年轻人,用同样直白的诗意,抒发了为追求真理甘于献身的满腔豪情。最终,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走到了一起,从上海到南湖,共同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那低沉的吼声,回荡在1921年7月,拉开了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幕。

在中国美术馆,有一幅珍藏的油画《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艺术地再现了当年建党时的场景,画面正中是毛泽东,他的左边第二位就是邓恩铭。

万事开头难,作为我党派往青岛开展工作的拓荒者,邓恩铭用这方红丝砚写下了当时的情形:“青岛系工商之地,而吾人活动只有从工人方面入手。商人情形坏极,抵抗产销税,青岛即除外。至于学界则开办为日不多,故学生均寥寥。小学虽多,但均为旧派把持,不易入手,故欲号召群众运动,实属困难已极。”这是1923年9月,邓恩铭给邓中夏写的一封信,信中还写到:“此间生活程度颇高,日用超出预算之外。”文字虽有些抽象,但在进步青年丁祝华眼里,这是一幅定格在脑海里的清晰画面。1994年,已是百岁老人的丁祝华深情回忆道:“我所看到的邓恩铭,就是牺牲个人一切干革命……他住那么一间房子,日本式的,进去脱鞋上榻榻米,就是一件破被子,一个煤油炉子,一把水壶,一个饭碗……有一次,我们去开会,他从工业区刚回来,手里还拿着一块小米面饼子,就那样啃那块饼子,连咸菜都没吃,生活非常艰苦。”

在困难面前,邓恩铭没有退缩,坚定的信念化作了前行的力量,他以《胶澳日报》编辑的身份为掩护,四处奔走,联络进步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建党、建团的准备工作。同时又创办了《胶澳日报》副刊,借以传播革命理论,唤醒民众。红丝砚,陪伴他度过了一个个奋笔疾书的日日夜夜。1924年1月1日,他撰写的《今日的感想》发表在《胶澳日报》新年增刊上,文章的结尾,他发出了呐喊:“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迅速联合起来呀!”这不啻是宣言书。彼时的邓恩铭早已将目光投向四方,也就是丁祝华所说的工业区。邓恩铭深入其中,了解掌握最基层工人的生活状况,与他们交朋友,成功改造了四方机厂的“圣诞会”,掀开了青岛革命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

在纪念馆里,我们能看到当年红色“圣诞会”会长郭恒祥的照片。这位眉宇间颇有几分豪侠之气的工人,在邓恩铭的教育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

1924年3月,受邓恩铭委派,中共早期党员王象午进入四方机厂工作,住进了海岸路18号。在这个大院,会听到胶州湾怒涛拍岸的回响,亦能听到机车隆隆的轰鸣和高亢的汽笛声。对邓恩铭来说,这是出征的战鼓,冲锋的号角,他们以此为落脚点,播撒革命火种,燎原青岛。1924年5月,青岛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青岛组成立,7月改称独立组,1925年2月改建为中共青岛支部,邓恩铭任书记。也正是在这个2月,利用胶济铁路当权者之间争夺局长职位的内讧,邓恩铭等人指挥发动了胶济铁路和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整个罢工持续9天,最终取得了胜利,为正陷入低潮的全国工人运动注入了强心剂。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对此高度评价:“‘二七’失败已隔一年……此时,有一新生势力为‘二七’时所没有的,就是异军突起的胶济路工会(即圣诞会),该会在中国工人阶级大受打击之后,居然能起来组织工会,会员发展到一千五百余人,不能不算是难能可贵。”罢工胜利那天,兴高采烈的工人们在厂区合影拍照,大大的照片如今就悬挂在纪念馆里,成为苦难辉煌的岁月记忆。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这是邓恩铭1931年牺牲前写下的诀别诗,那方红丝砚就这样陪他走完了伟大的一生,留下他对亲人、对同志最深情的告白。而后来人亦如烈士所愿,在新时代用更加恢弘的书写告慰英灵。

对我来说,四方机厂是旧时光里一个宏大的地理坐标,每天早晨都会看到滚滚人流从四面八方汇入工厂大门,这其中就有我许多同学的父亲、母亲。正是在这些同学的带领下,我有机会走入厂区,近距离地触摸一台台崭新的机车,也逐渐知道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第一列双层客车、第一列低重心轻快列车、第一列25.5米空调客车都出自这里。我的一些同学,后来也成为了工厂的一员,与同学相聚,总能听到他们引以为豪的言语。从他们身上,我理解了四方机厂工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车头,这就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吧。

今天的四方机厂,已经搬离了老厂区,在一个叫棘洪滩的地方开辟了新天地,成为了中国动车组的摇篮。邓恩铭的革命精神,也融入了工厂的核心价值观:正心正道,善为善成。历史的荣光,正以新的动力延续,从这里跑出了多个载入史册的中国速度:首列时速200公里、首列时速300公里至350公里、首列时速380公里……CRH380A更是创下了486.1km/h的世界高铁运营试验第一速。到今天,这里已驶出了1500多标准列高速动车组,轨道交通装备已出口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中国高铁的“金名片”。

离开纪念馆,那方红丝砚依然浮现在脑海中。由物思人,信念如斯,怎能不让人动容?怎能不让人敬仰?红丝砚告诉我们:往日的苦难何以远去,今日的辉煌从何而来。它也在向我们发问: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在理想信念之路上留下坚定的足迹,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