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经典IP改编儿童戏剧 跨时空的深刻可以有
来源:天津日报 | 胡春萌  2021年01月25日09:03

2021年伊始,天津儿童艺术剧院内,一部由经典IP改编的音乐木偶剧《没头脑和不高兴》正在孵化。《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作品,它如何吸引今天的观众?在改编中如何进行重新演绎以适应今天观众的审美?经典IP改编,究竟改什么、留什么?中国儿童戏剧舞台上,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中国传统故事和热门动画IP的改编非常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音乐木偶剧《没头脑和不高兴》主创团队在创排工作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一起探讨了这些问题。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给几代人的礼物

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请他往东,他偏要往西。这两个孩子,从上世纪60年代“诞生”后,他们的趣事已经影响了“60后”“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几代人了。

今天,天津儿童艺术剧院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要在儿童戏剧舞台上上演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给几代人的一份礼物。”天津儿童艺术剧院副团长马路说。作为这部音乐木偶剧的导演,当得知院团要将这个IP搬上戏剧舞台时,他第一个感觉是惊喜:“我是‘60后’,《没头脑和不高兴》是我童年的记忆,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同名动画片一上映就风靡全国。任溶溶先生的文学原著和动画片,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在今天来看,这个故事依然不过时,且具有现代性。经典作品,它不仅是今天的观众说它好,它是可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中,身边的人劝这两个孩子改掉坏脾气,他们总是不以为然。并且他们都幻想着快快长大,能够干点儿大事儿给大伙儿瞧瞧。为了“满足他们的心愿”,好心的仙人“暂时”把他俩变成了大人。“没头脑”当上了工程师,“不高兴”做起了演员。“没头脑”设计的千层少年宫建成后,只有九百九十九层,原来他少设计了一层,还忘了把电梯画进图纸,小朋友要爬整整一个月的楼梯才能看到演出。演出现场,扮演老虎的“不高兴”很不高兴演老虎,于是在演出时,老虎不但打不死,反打起武松来。到头来,他们长大后还是没头脑和不高兴。在故事最后,把他们变大变小的成人,也犯了没头脑的毛病,忘了把两个小朋友的胡子去掉了。

“动画片最后,成人也有类似的问题,在我看来‘没头脑’和‘不高兴’代表着人的智商和情商,这一笔留有创作余地,也使作品更有文学性和哲理性。在那个年代,这部作品就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人性中的普遍真理──人人都有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缺点,而且根除是很困难的,只有时时刻刻注意。与那些仅仅是好玩或者是靠宣传轰炸占领市场的IP相比,这个IP就显得很高级,它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可以影响几代人甚至是未来的孩子的。”

改编强化现代派意识 再创作是对原著“灵魂”的淬炼

今天,包括儿童剧市场在内的整个戏剧市场,甚至延伸到影视剧市场,经典IP改编风都是存在的。然而,并不是每一部改编自经典的作品都会获得成功。一些作品甚至会被观众打上“毁经典”的标签。经典IP改编对于编剧来说是一项看上去简单却颇为复杂的工作,改什么?保留什么?是被不停讨论且很难有标准答案的。

音乐木偶剧《没头脑和不高兴》编剧、天津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刘强介绍:这部剧的编剧工作在2018年已经开始了,前后经历了3年,历经几次推翻重建。从完全真人演绎的儿童剧版本到加入音乐、木偶表演的版本,从加入科幻元素到恢复,几经修改。IP改编是需要再创作的,是需要想象力的。创作者不能够完全复刻原版,要考虑不同艺术形式的表演特点,考虑经典作品与当下观众审美习惯、观念的匹配度,但是另一方面,改编是经过授权的,必定是要围绕着原著进行的,那么这个再创作的边界在哪里,是需要思考斟酌的。

“IP不能大改是前提,但是改编的难点也在于此,我们的戏剧版本必须要区别于动画片,要有自己的特点。”马路说。

“在内容上,剧本最后抓住了一个核心的点:用童话的方式说明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人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倘若一直任其发展,看似小问题小毛病,如果不改掉,将来很可能出现不可弥补的错误!”刘强表示。

这是一部展现哲理的戏,不是靠情感的转折推进剧情,“《没头脑和不高兴》表面上是一系列荒诞的趣事,骨子里却是在展现人性、讲道理。讲道理的戏是最难的,类似现代派的戏,比如加缪的戏剧,有现代派的意识,这样的剧是容易不好看的。原版儿童文学和动画片处理得已经很好了,它组织一些好玩儿的事情、情节,去展现、说明哲理,这在儿童剧里是非常少见的。我们要考虑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段去淬炼、去强化原作的灵魂。”

创作团队最后决定,以音乐木偶剧的形式去展现,在舞台上,歌舞队演员既是木偶操纵者,也是咏唱者、叙述者和评判者,演员会时而摘下面具、时而戴上,从而转换身份。

为什么会用木偶剧这种形式?马路介绍:偶是具有符号化意义的。并不是真人剧不可以,比如以戏曲化脸谱化的形式去展现也是可以的。但是偶戏可能性更多,它所能达到的夸张变形,是人做不到的。今天,好的成人剧也是不拒绝偶的。木偶所呈现的夸张,例如四肢可以伸长、分开,在表现这部剧的内容时,反而更真实、有味道。在这部剧中,我们安排木偶和歌舞队的演员同在台上,演员在台上现场唱跳,演员和偶、观众和偶、观众和演员之间都会有交流。

不要小瞧孩子 儿童戏剧不要沦为娱乐品

今天,中国儿童戏剧舞台热衷于对经典IP改编,如《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西游记》等,有非常多的版本,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从某种角度来看,改编经典,购票的家长对内容“认知度”高,剧目可以获得一定的市场基础,改编作品似乎比原创更省力,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一方面由于同质化,这类作品的竞争也是严重的。另一方面,一些不成功的改编,过于注重娱乐性,忽视了其文学性、哲理性,使得原著只剩躯壳,丢了灵魂。很多自称“经典”的作品也沦为“烂剧”。

这样的现象在全世界都有出现,美国学者布鲁诺(Bruno Betteiheim)提出过:“大多数儿童如今见到的童话故事,都是经过美化和简化的版本,这样的版本限制了它们的意义,使它们失去了原有更深刻的重要含意。甚至沦为毫无思想内容的娱乐品。”

谈到这种现象,马路导演坦言,一方面,不少“烂剧”的诞生,归根结底是创作者太想“赚钱”了。戏剧面向市场必定与金钱关联,但是要有一个度,千万别做烂戏,那会损失太多的观众。当下的家长,大多是“70后”“80后”“90后”,在网络时代,他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好剧,欣赏水平逐渐在提升,“烂剧”是无法蒙混过关的。

“另一方面,儿童剧创作者不要小看孩子的欣赏水平,不要总想着教育孩子。”马路说:“孩子的心灵世界,没有条条框框和教条,有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被成人认为超过孩子理解能力的剧情或艺术表现,小朋友总能愉快地用自己的方式消化解读。所以创作者在保证给孩子的是上乘的东西的前提下,给自己、给市场、给时间一点信心。此外,当下的一些显得‘不高级’的儿童剧,实际上犯了‘总想着教育孩子’的毛病,好的儿童剧是教育成人、感动成人的。就像童话《皇帝的新衣》中所展现的,最清醒的往往是孩子。一部优秀的儿童剧,一定是可以面向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的,看完后,儿童有儿童的看法,成人有成人的看法,都有收获。”

总而言之,儿童戏剧创作,其实更需要剧作者们满怀敬畏、热爱与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