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幺妹的“侗家霓裳”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杨素宏 (侗族)  2020年08月03日11:49

今年6月中旬,幺妹的榕江县侗乡人民族服装厂入选了贵州省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当幺妹把这个消息发微信告诉我时,我很为她感到自豪。

幺妹是我的小妹,名叫杨春懿。她在乡下老家平时种种地,农闲时织布料、缝衣服、绣花边来帮补生活。前些年,她联合本村及邻村的40多位姐妹,组成了榕江县春懿侗家织染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束了她多年“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也算是走上了传承侗族服饰文化的“集体化道路”。

幺妹从小就对服饰加工有着天然的亲近,有着做服饰的天分。上学时,每天放学回到家,她就拿起针线跟着姐姐们学绣花,拿边角废布料学着缝衣服。

10多年过去了,幺妹从跟着学习基本技艺,发展到自己做侗族服装。尽管这些年来,幺妹织侗布、绣花边、缝侗衣,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有时甚至还倒贴些钱进去,比如做的服装样品常免费提供给县里有关单位做展览,自费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等。但因为对侗布侗衣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她把心血都倾注在里面了。2004年10月,幺妹设计的服装在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民族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两个二等奖,从那以后,她对传承侗族服饰技艺更有信心了。

2013年5月,幺妹注册了“侗家巧姑”的商标。有了商标,就有了进入市场的“门票”,也有了参加县、州等各种服装展览的资格。通过参加各种展览活动并获得了一些奖项,幺妹渐渐在周围的十里八乡有了些名气,来家里参观和订做服装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了。

多年的努力换来了回报!2012年9月,幺妹被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认定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底,又被评为榕江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秀传承人。她设计制作的“天道酬勤”等刺绣作品先后在第二、第三、第四届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上获奖。

如果说幺妹起初做服装加工只是出于兴趣和热爱,但随着岁月的积淀,她也慢慢懂得了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些道理和意义,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人到中年之后,幺妹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导致自己眼界不高和在工作中能力不足。好在她性格要强,什么事都要尝试去做、去努力。于是她开始一边做事,一边重新拿起书本啃起来,还写出了像模像样的论文《浅谈侗族手工土布的传承与品牌建设》,并发表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印的刊物上。

如今,幺妹已经是榕江县乃至黔东南州非遗中心有名的侗族服饰和侗布织染生产能手。为了传承侗布织染和侗族服饰技艺,她设计制作的服装以及一些家居用品等,大都是用侗家土布结合侗族刺绣来完成的。

我们侗族的土布织染工艺代代相传,上面的每一个纹样都饱含着侗族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比如平纹、花椒纹、波浪纹、斜纹、挑纱纹、鱼眼纹等,各有千秋。懂得它们价值的人,认为那才是真正的宝贝、真正的艺术。每一件产品从织、染、纺到最后加工完成,要经过晒干、清渣、纺棉纱、碱煮、浆山药、绞裹纱,再到排纱、洗浆、锤布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体现出侗族人民的智慧。这些工艺十分精巧,也很美妙,就以蓝靛(主要以板蓝根、榕树皮等原材料)染色来说,健康安全又环保。对于我们侗族同胞来说,一件侗布衣服穿在身上,意味着生命的传承。

前不久,由黔东南州侗学研究会编辑的《侗乡梦》一书出版了,其中收录了反映幺妹奋斗历程的通讯《侗家巧姑的霓裳梦》。我再一次为幺妹感到高兴、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