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集《沉默的词》首发式暨分享会举行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张雪娥  2020年01月13日11:43

“似乎源于梦境,你踏着白云而来。于是,我无法停下脚步和手中的笔。我开始为你而写。这些词,寂静而缓慢地流淌……”1月5日,伴着新年的第一场雪,蒙古族诗人宝贵敏的诗集《沉默的词》首发式暨分享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相关领域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学者50余人参加活动。 

《沉默的词》是宝贵敏从2010年开始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作者以温婉诗意和富有哲思的笔触,描述了生命孕育、诞生与成长的神秘旅程,讲述个体生命在浩渺宇宙中的独特与唯一。书中的每一篇文字独自成章,章与章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

台湾著名作家席慕蓉在《沉默的词》的序中写道:“重叠或者往返于两个生命的肉身与心灵之间,既是凝神静气的感受、聚精会神的搜寻,却又是毫无负担的书写(或许,这才是书写的真义)”。

在分享会上,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叶梅说:“宝贵敏的诗集是她发自心底的诉说,是自然、大地、无限的空间带给我们秘密的信息解码。她的诗集是纯粹的,弥补了当下人们渴望而缺失的灵魂的滋养,从生命的本源探求,充满了母性与人类初始的回望。”

作家郭雪波则引用尼采的一句话“没有可怕的深度,难有美丽的水面”来概括宝贵敏和她的《沉默的词》。他认为,具有深度的内涵才可呈现美,《沉默的词》之美有着这样深刻的精神支撑。

作家、摄影家巴义尔用一组演示文稿分享了宝贵敏近年来的创作历程。从散文诗集《翡翠时间》,到口述史著作《额吉河——17位蒙古族妇女的口述历史》,再到这部《沉默的词》,巴义尔认为,宝贵敏不同类型的作品,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连接,“诗集中所呈现的是角色的跳跃、换位、剪辑、奇幻,展现的是现实与畅想的叠加,其角度非常独特,是摄影无法做到的。”

散文诗评论家黄恩鹏认为,宝贵敏的词是沉默的,因为沉默而珍贵。

本次分享会主持人、作家蔡劲松也分享了他的感受,“宝贵敏的创作不是一般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写作,而是具有深刻哲学思辨意味的书写。她的创作是为了生命成长的需要,这是当代文人创作时最难能可贵的源头。”蔡劲松还呼吁读者关注书中的手稿,手稿中隐含着生命的密码、文学的内涵和艺术的符号。

分享会上,各族诗人还分别用蒙古语、藏语、哈萨克语、汉语朗诵了《沉默的词》中的部分作品。“这是一次多民族的诗的盛会。”评论家兴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