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组织作家深入广西合山环江
6月26日至28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广西合山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多民族文学名家合山行采风活动暨《民族文学》合山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在广西合山市举行。《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副主编哈闻,广西文联副主席石才夫,以及冯秋子、凡一平、谷运龙、黄佩华、潘红日、冉冉、鲁若迪基、杨海蒂等作家、评论家走进合山进行采访创作。
合山市是广西的煤都,素有“光热城”的美称。作家们先后参观了东矿矿山公园、矿区旧家属区,这些建筑见证了合山煤矿发展的历史,如今成为人们怀旧的依托物。在合山乡村的新居民楼里,在设施功能齐全的社会福利院里,作家们全面了解了当地扶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见证了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园区,不断孵化新企业的工业园区,也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家们表示,只有真正走到现实之中,走进人民中间,才可能掌握丰富的创作素材。希望能用手中的笔书写好当地人民群众崭新的精神风貌。
6月29日至7月1日,作家采访团转到环江县,参加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广西环江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民族文学》广西环江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并围绕“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主题与当地文学写作者进行座谈。大家谈到,这些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作家的成长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扶持措施和良好的作品发表平台。作家们要抓住这宝贵的机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既要深入理解本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又要把眼界放宽,不断拓展自己的思想视野,获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作家要有赤子之心,把“做人”和“为文”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文字见证自己的生命。作家在创作中要具有一种总体意识,要把个人的具体经验和整个时代、社会的总体状况结合起来,同时又能够艺术地将这些思考表达出来,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随着《民族文学》合山、环江创作基地的相继成立,《民族文学》杂志社又增加了与基层写作者进行联络的新渠道。作家们在交流中表示,在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富有才华的写作者,他们默默地、无功利地坚守着文学创作。创作基地要积极组织学习交流、辅导培训,挖掘和培养当地文学青年人才,不断提升他们的创作水平;要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作家在收获丰富素材的基础上潜心创作,努力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多民族文学创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