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炳银:惊心动魄的友谊之旅 ——读杨义堂长篇小说《北游记:苏禄王传》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炳银  2018年04月13日11:52

南洋岛上部落苏禄东王带领苏禄三王越海北上,远赴中国大明王朝朝贡及后来不幸生病殁于山东德州的历史,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记载,也是一个中国与南洋各地友谊交往善处的动人传奇故事。在历史上,中国涉外的故事有很多,有喜有悲,纷纭繁复,这个苏禄东王等来朝的故事,虽然有“梯山航海、鳞次阙下”的史料记录,但记载可惜很少。但遗留在德州的真实历史遗迹,却是真实有力地的存在证明,据此窥测,包容十分的动人。它为历史留下了记忆,也同时为文学的追踪表达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在今天,中国重铸丝绸之路辉煌的背景下,认真地接触和表达这样的内外交谊故事,广结善缘,积极推动全球化脚步,十分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杨义堂的这部长篇小说《北游记:苏禄王传》,正是在可能地广泛收集历史资料,并积极调动自己见闻的情况下,努力在这个真实历史记载基础上演绎的一部文学作品。小说从苏禄部落间的交往和争夺以至血腥攻击,郑和统帅中国远洋船队路过当地,化解矛盾,布撒友谊,宣示国势,唤起苏禄东王北上朝贡结交友谊念头开始,再到东王、西王与峒王妃结队蹈海远征,经历海上、陆地很多风浪艰难,最后抵达北京,受到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朱棣召见,并受邀接受呈贡、册封苏禄三岛东王等为诸侯王,同时恩准相互贸易互市及赏赐大量物品,后东王病殁德州,永乐皇帝下诏划地拨款厚葬当地,从此苏禄与中国,友谊根生滋长,来往不断的丰富情形。这样的历史真实邦交故事,包含着中国悠久的和平邦交理念,也蕴含着重公理原则与人为善的传统。既有题材内容的延伸性,也存在足够的文学演绎内容,杨义堂涉笔书写,颇有见地。可惜,这样富有非常庄严的朝贡之旅,是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精神情感和家国命运的一次壮行,因此,小说称之为“北游记”似乎未必妥切。

小说书写了东王坚定北上朝贡的信念和不惧艰险的行动情形、描述了峒王妃不幸的丧夫(被西王刀砍不治而亡)遭遇和美丽善良的性格、展示了西王自私贪婪和部下奸诈的性格行为以及梯船在沿途的许多凶险遭遇和丰富的情感动人故事,表现了汉使宦官张谦在复杂的情景环境善于平息矛盾,推进事件发展的智慧才能等。这部小说,虽然题材内容单纯,作者的结构叙述也相对平直简单,但却是一个有始有终,有中心事件故事和丰富人物性格形象及复杂矛盾冲突的小说故事书写,富有重情义、守承诺、善友谊、鄙视邪恶等积极的主题内涵内容。作家叙述流畅,情景跌宕起伏,在不少的细节处具有使人动心动情的力量。例如东王的大气胸怀及坚韧的性格、峒王妃善良隐忍的个性及丰富的内心情感、西王的善变贪婪容易被部下裹挟的表现、东王妃毕碧卜的美丽和委屈心态行为等等描写,都十分的具有故事性和使人记忆的感染作用。

《北游记:苏禄王传》,是一个在历史记载基础上的文学叙述。各样的历史叙述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很多,似乎已经不是个新颖的举动。但是,历史地书写苏禄王不远万里,蹈海踏浪,经历很多风险磨难来中国朝贡并葬身德州这个题材事件,却是第一次,非常独特和唯一。因此,杨义堂的选择,在历史和文学的两个方面就都具备了自身的价值意义。当然,历史的书写,从来都不是因为写历史而富有存在价值。重要的是,正像克罗齐所言:“任何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是说,历史的书写只有具有了当代性意义,方才会具有新的现实价值。在如今这个一些国家还在迷恋霸权思维,动则以不符合我的价值利益发动战争,毁人国家,搞乱地方,使千万万人陷入困境,命运悲惨的现实国际环境下,以历史为鉴,宣扬世界各方应当和睦共处,相互交谊共处,共同发展,造福各方的国际观念和行动,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杨义堂的这部小说,是宣示中国国际共同家园理念,伴随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发展战略行动开放的一个奇异的花朵,很值得认真看顾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