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民族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遗赤水竹编的传承人杨昌芹向记者们展示《铭记初心 走进新时代》竹编画。 资料图片
游戏《神舞幻想》宣传海报。 资料图片
布依族干栏式建筑。 资料图片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离不开党的十九大强调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再一次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
创意竹编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
3月5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设立的代表通道上,“90后”苗族代表杨昌芹自信大方,介绍着她靠创意竹编带动乡亲们脱贫的故事。她是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农民,也是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发言中,杨昌芹向媒体展示了一个别致的杯子。“在大家看来,这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杯子,但它是我和乡亲们走向脱贫的一个工具。”杨昌芹介绍说,这本是个普通的玻璃杯,却因为套上了手艺精巧的赤水竹编,漂亮又防烫。
赤水竹编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杨昌芹作为贵州印江民族职业学校10名学生代表之一,来到赤水市学习竹编工艺。
竹编工艺复杂,一件成品要经过20多道制作工序:选竹、刮青、破竹、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编织等等。要把竹片处理成晶莹透明、细如头发、比纸片还薄的精细竹丝,再精心编织,最后装裱,每天重复着枯燥的程序,特别地难熬。但凭着一股执爱,杨昌芹不仅克服了种种困难,还做得有滋有味,很快便掌握了复杂的工艺要领,其竹编技艺突飞猛进。
随着手艺的精进,杨昌芹发现,专攻平面竹编,工艺太单一,背篓、簸箕等成品与市场的需求有一定距离。精心编织的器具,在市场上却卖不出好价钱,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杨昌芹开始思考着这项宝贵技艺的发展和出路。
“一项手工艺,要传承发展下去,必须回归生活,要和实用、美学结合在一起,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才行。”杨昌芹开始尝试探索各类竹编工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杨昌芹终于在原有的平面竹编基础上,探索创新出了一系列立体精细竹编工艺。竹编的钱包、杯套、雨伞、名人字画……老技艺玩出了“高大上”。
竹编与生活实用器物相结合,传统手艺与现代审美碰撞,赋予了竹编这项传统技艺新的生命,让大众对竹编工艺有了新的认识,也打开了竹编销售市场的大门。
如今,一幅竹编画卖到8万元,在赤水已不是新闻。竹编产品走出了赤水,走向了全国,还走出了国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编、喜爱竹编、受益于竹编,让赤水的20万竹农从“扛着竹子奔小康”到“编着竹子来致富”,杨昌芹义务开展竹编培训,近千名贫困群众先后来参加培训。不少人吃上了竹编饭,这项本来逐渐“没落”的传统手艺也让当地人竞相学习。
“结合我们村的发展情况来看,如果要帮少数民族农村脱贫致富,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当地的特色资源,这样远比直接用金钱帮助他们更有意义。”面对中外媒体,杨昌芹说。
3月5日,大会开幕会结束后,身着苗族盛装、手持一幅全手工制作的竹编画,杨昌芹步伐从容地走出人民大会堂。在人民大会堂门前的广场上,她展开画卷,在中外记者的“长枪短炮”前,再次向全球展示了来自家乡的竹编手艺。画卷上,“铭记初心,走进新时代”9个字分外醒目。
用动漫游戏让年轻人快乐传承传统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孟宪明,是北京网元圣唐娱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领军人物,他投资建立了国产顶尖游戏品牌《古剑奇谭》。
孟宪明是回族,因此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问题十分关注。“在游戏中运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要用年轻人可以接受并且喜欢的方式。”孟宪明说。他认为,一些少数民族的歌、舞、礼俗等,虽然很美好,但是传承方式老旧,需要在方式上有所创新。他建议用动漫、影视、游戏等方式,让年轻人快乐地传承传统文化。
网元圣唐开发的网络游戏产品,主要用户是“90后”“00后”。孟宪明发现,这一代年轻人,父母的说教听不进去,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却很有效。如果他们的朋友说:“我前两天看了一本书,书里的故事特别感人,我都看哭了。”他们很可能第一时间去看。因此,游戏中传递的价值观、文化观十分重要,会影响到一大批人。这也促使网元圣唐公司在游戏产品中植入更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从2015年起,网元圣唐开发了一款游戏叫《神舞幻想》,以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神话与歌舞为游戏背景,里面融入了少数民族歌舞、祭礼的内容,如苗、彝等民族的跳月之舞,和古老的祭祀仪式“傩祭”等。游戏歌曲邀请方文山作词,曾获少数民族“最佳音乐创作奖”的知名作曲人张帅作曲,彝族歌手吉克隽逸演唱。
“年轻人通过游戏,知道了那些歌舞是怎么来的,祭祀是怎么产生的,祭词是什么内容的。这样的传承方式就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孟宪明说,现在这个游戏的用户有几十万了,影响面很大。
传统建筑文化的活用为现代建筑生色
全国政协布依族委员黄榜泉,既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也是国家一级建筑师。他认为,各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活用,不仅能使现代建筑生色,而且也能给建筑师提供灵感。
“一个民族总是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居住建筑。”黄榜泉介绍说,布依族是一个朴素的民族,其建筑特点是依山依势、就地取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建筑特色。他认为,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建筑文化在今天依然有着宝贵的价值。
“布依族建筑中的‘灰空间’,是大门口半开放型的场地。虽然这块地属于我家,但无论谁从那儿过,都可以在那儿歇脚、乘凉、交流,这是一个人际交流的和谐文化空间。”黄榜泉说。
黄榜泉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到要整治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在建筑方面,则要保持各民族传统建筑的优良传统,以及体现各民族特征的建筑符号,把它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去,让现代乡村建筑无论从功能设置还是建筑形制上,都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黄榜泉自己的设计过程中,他从布依族建筑中的干栏式建筑、石板房、土坯房等传统样式中,提炼了一些体现布依族生产生活特点的元素,并用在了现代建筑中。
黄榜泉说,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粉墙黛瓦,乍看是现代化的——现代化的建筑材料、现代化的建筑空间。但走在里面,那种苏州园林的文化意蕴、舒适的精神气质无处不在。设计师在细微处提取了苏州园林的造园技术,营造了山水写意的感觉。这就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在今天拥有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