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逐梦》:致敬经典 逐梦丝路
“五色风”组合演奏的乐曲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气息。
“弦歌,依琴瑟而咏歌;逐梦,追逐伟大的中国梦。”9月9日,民族音乐会《弦歌逐梦——西部丝路之旅音乐会》(以下简称《弦歌逐梦》)在北京民族剧院公演。
该音乐会是中央民族歌舞团“一带一路”追梦系列的最新剧目,也是该团今年参加国家艺术院团展演剧目之一。音乐会在坚持少数民族返璞归真音乐本质、专注于对声音本源发掘的基础上,运用国际流行音乐元素,营造出既传统又时尚的音乐磁场,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更带来心灵的震撼。
“音乐会奏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乐章,见证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足迹。”中央民族歌舞团党委书记、团长黄耀萍说。
聆听历史深处遥远的回声
当晚7点30分,在各民族不同乐器交织而成的音乐旋律中,《弦歌逐梦》精彩亮相。长调的天籁之音穿越时空,带领观众开启一场神奇的西部丝路之旅……
“‘一带一路’是一条开放包容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之路,是一部辽阔瑰丽的山川戈壁丹青画卷,是一条流光溢彩的民族风情文化长廊,是一部用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交响诗篇……”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主持人范小凡甜美的声音响起。
由“五色风”组合演奏的乐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美丽新疆》,将观众带到了遥远的西部。维吾尔族的艾捷克、蒙古族的马头琴、壮族的啵咧及多民族共有的笛、箫、琵琶、唢呐,在“五色风”组合成员阿地力·阿不力孜、赵雄、王帅、梁欢和朝克吉勒图的共同演绎下,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气息。
一把马头琴,奏响了气势恢弘的《万马奔腾》乐曲。现场大屏幕上,出现了万马奔腾的画面。那疾疾的马蹄声,寓意各民族共同奋进的脚步声……
“马头琴音色深沉、旋律悠扬,欣赏《万马奔腾》时,仿佛置身于茫茫的大草原,有一种特别美的画面感。”宋庆龄国际艺术中心的音乐教师严李娅说。
演绎“一带一路”新的传奇
“音乐思接千载,民歌曼妙山川。”如果说“五色风”组合将古老的少数民族乐器与现代电声乐队完美结合,充分发掘了音乐表现的爆发力、渲染力和穿透力,那么,阳光帅气的藏族青年歌手扎西顿珠,则用年轻的声线,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唱响了“一带一路”新的传奇。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这首流传很广的歌曲《传奇》,观众耳熟能详。但在这次音乐会上,扎西顿珠用藏语重新进行了演绎。随后,他又献上了他的代表曲目《阳光》:“让生活每一天充满着阳光……”
作为我国目前最具活力和表现力的少数民族青年歌手之一,扎西顿珠在藏族歌曲艺术化和通俗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展示了自己在民族音乐上的才华。
“丝路贯东西,音乐无国界。”由3位彝族音乐人组成的“彝人制造”组合,以“原始与前卫”的原创歌曲,在时尚的都市里,以另一种姿态寻找回归之旅。他们演唱的《美丽姑娘》,将观众带入了男子和声美妙的意境中……
奏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乐章
“只要心中有光亮,逐梦的脚步就不会停歇。”在弹拨乐器与吹奏乐器共同演绎的《千梦一夜》乐曲中,在艾捷克演奏的《母亲》序曲里,在《瑶族舞曲》《青春舞曲》的美妙旋律中,各民族的音乐激情碰撞、混搭融合,奏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乐章。
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风光,到高天厚土的雪域高原;从茫茫的戈壁雪山,到波澜壮阔的黄河岸边,热情、奔放、缠绵的民族音乐,叩响了人们的心门。
上世纪50代初,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艺术家们分赴贵州、云南、四川等民族地区体验生活,创作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如《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瑶族舞曲》等。这些跨越地域、跨越时代、跨越语言的音乐释放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中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音乐会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乐曲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和谐动听,这样的创作非常有新意!”北京市海淀区图强二小少先队辅导员王东梅说,“音乐会借‘一带一路’主题,在传承中发扬民族音乐,真正体现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是我第一次到民族剧院看演出,很喜欢这样的演出,也很佩服演奏家们!”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分校高一学生孙怡文说,“各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机会在一起碰撞、交流、演出,各民族彼此共享、互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