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化遗产日将推广非遗传承实践经验 成都国际非遗节6月10日至18日举行,全国同步开展1700多项活动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孙文振  2017年05月30日14:19

5月23日,文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今年遗产日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口号为“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

自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2016年底,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凸显了国家对文化和自然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

发布会介绍,今年遗产日前后,文化部将组织开展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届时,全国将有包括成都国际非遗节在内的1700多项活动同步开展,全面推广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经验,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于6月10日至18日举行。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举办国际非遗系列大展、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非遗竞技、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非遗节将紧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的使命,积极动员国际国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面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和保护成果。

此外,在文化部的组织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相关单位,包括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高校等,都将组织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活动。如上海将在大世界举办“百年薪传承——非遗嘉年华”;河北将联合北京、天津在廊坊举办“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恭王府将举办“非遗服饰秀”;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将举办“良辰美景——古琴昆曲演出季”;国家图书馆将举办“非遗讲座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将举办“融古铸今——2017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精品展”等。

据了解,今年遗产日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贯彻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坚持宣传正确的非遗保护理念;二是聚焦非遗实践,注重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积极动员各种力量参与,着力构建全社会宣传非遗保护的系统化、常态化格局;四是积极创新活动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遗产日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成都国际非遗文化节主场活动一览

开幕式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

世界风 “五洲非遗荟天府”开幕式展演

非遗博览园展演(44场)

进社区展演(24场)

成都国际非遗节十周年回顾展

“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

中国戏 中国传统表演艺术推介展演(78场)

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交流展演

(308场)

中国节 中国24节气与我们的生活

中国部分民族民俗节庆展

成都传统民俗体验活动

中国艺 中国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主题展

中国传统工艺竞技成果展

中国传统武术展演

非遗产品交易展

非遗·味道——中华美食展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展

西藏·国际藏医药学成果展

天府记忆 四川省非遗传承与发展主题展

“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

“天籁之音”四川非遗声音记录档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