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八届北京民族电影展完美收官 展映26部电影 组织20余项活动 签约项目达3.2亿元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孙蓓 央金  2017年05月04日08:37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的展台上,第八届北京民族电影展的布展大气简洁。 徐晓晴摄

中国、挪威合拍影片《北方的神光》(又名《格日勒》)项目签约现场。 袁燕军摄

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指导,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北京电视台北京国际电影节运行中心、北京电影家协会和北京颖中传媒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八届北京民族电影展,于4月23日圆满落下帷幕。

20余项丰富多彩的活动,3.2亿人民币的签约项目,线上线下近万人参与的影片展映、电影市场、影片研讨会、主创见面会、西藏新疆地区影视文化推介、动漫体验……第八届北京民族电影展可谓含金量十足。人们在光影围绕的氛围中,感受着祖国各民族多彩的文化。未来,北京民族电影展将进一步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尊重艺术、遵循市场,扶持新人、服务大众,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以文化的名义,美在银幕,功在千秋。

打造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发动机”

作为民族题材电影在首都北京进行集中展示的平台,北京民族电影展不是借电影活动营造“浮华之江湖”,而是带着使命感,有着高远的目标,如朝圣般前行。多年来,影展重要的文化功效就是集结了民族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力量,使之成为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发动机”。

本届影展共有26部影片参展,涉及黎族、撒拉族、畲族、土家族等13个少数民族。这些作品中,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与制作水平都有了新的提升,尤其是在电影类型化方面做出了开拓。如电影《骆驼客》系列之二《箭在弦》,呈现了射术、骑术、摔跤等,具有西部片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质,其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后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以昌都战役为历史背景的《金珠玛米》,打破了主旋律影视制作的桎梏,用好莱坞类型片的手法将少数民族的热血和力量释放出来,在众多商业片中有一股雄浑的泥石流的势头;电影《铁木真传说》,投资2亿元,是我国第一部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用全明星阵容打造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

参展影片《屋顶上的马奶节》《雪域丹青》《喀赞其的姑娘》等,坚持在艺术电影创作平台上有所提升,开掘主旋律电影的现实生活资源。电影《叶妲》讴歌了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自觉,在人物传记片创作方面独树一帜。去年斩获了印尼年度电影人电影节铂金奖的抗战题材壮族电影《狼兵吼》,在影展期间举行了观众见面会,主创们讲述了拍摄花絮。

民族题材纪录片展,是北京民族电影展近8年来第二次集中展映民族志电影,在当代数字影像技术迅猛发展的文化背景下,开辟了以视觉人类学为理论引导的民族影音文献创作、出版、收藏与公共传播的新领域,彰显了影像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民族影视创投计划成果丰硕

北京民族电影展常设大型文化项目——“中国民族影视创投计划”,旨在促成优秀创意与电影产业链要素有效对接,整合国内外资本与制作资源,以孵化优秀电影项目,从而实现中国电影的文化多元、价值共享与全球传播。

本届影展在“中国民族影视创投计划”原有的三个板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职能定位,正式推出“公益版”“升级版”“国际版”“史诗版”“网络版”“动画版”“纪录版”“长剧版”共八大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史诗开发”板块重点打造的《格萨尔》(藏族)、《江格尔》(蒙古族)、《玛纳斯》(柯尔克孜族)这三大英雄史诗的影视作品已相继开始了史诗大片、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的尝试,试图挖掘、激活多民族史诗资源,使之走上大银幕。

据北京民族电影展主席牛颂介绍,“中国民族影视创投计划”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的签约额达3.2亿元,其中,《野马谷》《纳吉苍雪》和中国、挪威合拍影片《北方的神光》等,都是投资逾亿元的商业大片,这些影片组成了民族题材电影走向电影院线的前卫方阵。

开启“一带一路”北京民族文化交流

本届影展特别在举办单位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设立分会场,自18日至20日分别为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班戈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及博湖县举办影视文化专题活动,正式开启“一带一路”北京民族文化交流。

来自西藏班戈谐钦艺术团的演员从平均海拔4750米的班戈县出发,花了5天时间才来到北京。但是他们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活动现场,为的就是通过影展的平台向外界展示班戈县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认识班戈,了解班戈。

新疆和静县不仅带来了民族舞蹈《萨吾尔登》、宣传片《大美和谐》,还进行了牧业产品推介。和静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阿尔特表示,希望以北京民族电影展为媒,向世界展示和静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影视文化资源。

“中国三大史诗电影工程”之江格尔动漫出品人大海介绍了动画电视剧《英雄江格尔》的相关情况,他表示:“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应该有自己的英雄,有自己的民族品牌。‘独行快,众行远’,希望有更多民族史诗呈现在屏幕上,让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据了解,未来,北京民族电影展将完善分会场活动,适当拉长周期,多地开花,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感受祖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薇表示,要通过北京民族电影展这一平台,充分发挥优势,组织资源,开展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的首都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