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文学创作灿烂如锦
2016年9月20日,以“艺术编织丝路美景”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开幕式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在新疆木卡姆艺术剧场上演。此次“中外文化展示周”内容包括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俄罗斯洛克捷夫艺术团少儿歌舞表演、哈萨克斯坦国家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演出、“清华缘”马友友与丝绸之路巡演音乐会和《丝路于阗——文化与艺术的交融》新疆古代和田艺术精品文物展5项活动。 本报记者邹懿摄 本报记者/高方
今年1月15日,由自治区文联主办、自治区作协承办的2015年度自治区“维吾尔汗腾格里文学奖”“哈萨克·柯尔克孜飞马文学奖”“蒙古族金马镫文学奖”颁奖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11部维吾尔语种作品;5部哈萨克语种作品;2部柯尔克孜语种作品;2部蒙古语种作品,共20部优秀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获得奖掖。其中长篇小说2部;中篇小说3篇;短篇小说5篇;诗歌7首;文学评论3篇,充分反映了近两年我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蓬勃发展的势头。
创立于2013年的自治区三大少数民族文学奖在我区已成为鼓励和鞭策少数民族作家积极创作,激励和催生更多优秀文学作品的助力器,对繁荣和推动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更是党和国家多年来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促进各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的一次生动体现。
8月2日,第十一届(2012—2015)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在北京揭晓,在24部获奖作品和3名获奖译者中,新疆作家创作的4部作品和1位译者榜上有名,可谓硕果累累。
这次获奖作品是从全国309部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其中,由我区维吾尔族作家阿拉提·阿斯木用汉语创作的长篇小说《时间悄悄的嘴脸》,由哈萨克族女作家努瑞拉·合孜汗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幸福的气息》,由壮族作家黄毅创作的散文《新疆时间》,由维吾尔族诗人依力哈尔江·沙迪克创作的诗歌《云彩天花》,以及文学博士后姑丽娜尔·吾甫力的维吾尔文译汉文作品获得的翻译奖均是以高票当选,反映了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紧跟时代的创作态势,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彰显出新疆少数民族作家不俗的创作实力。
“骏马奖”自1981年设立以来评选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和翻译家,对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鼓励优秀民族作家作品产生了良好效果,奠定了多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基石。
这一届参评和获奖的作品基本上代表了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总体水平,这些少数民族作家将民族文化基因和自身演进特征融入作品之中,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从本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判断去感受生活、感应时代,成为中国文学的生力军。
如老舍先生在1957年所畅想的那样:多民族的新疆,必将成为灿烂如锦的一片百花齐放的广阔而腴美的文学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