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尔·泰松谈“从影”四十年:从《电影手册》到戛纳影评人周
在刚刚闭幕的First青年影展上,《春江水暖》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
直击心灵的钢琴诗人
不久前,朋友微信分享了《海浪之舞》和《沉默世界》(又译为《寂静贝多芬》)两首钢琴曲。
关键词:  埃内斯托2019-07-21
-
这些传世名著,都源自难以湮灭的过往
托尔金 导演:多姆·卡如库斯 作为“魔戒”之父,J.R.R.托尔金的生平故事一直是读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那个宏大中土世界究竟是如何在他脑中逐渐形成?传记电影《托尔金》从托尔金滞留在一战战场上开始,以插叙的手法穿插他从童年,少年至成年求学的经历,以及感情生活。
-
《等待戈多》指向的是我们人类将去向何方
“由于他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的境地得到了振奋”,这句话是1969年时塞缪尔·贝克特凭借剧本《等待戈多》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所获得的评价。
2019-07-15
-
是枝裕和:日本电影的“担纲者”
7月7日,影评人、北京国际电影节策展人沙丹携手电影学者支菲娜做客北京外研东升书店,以新书《是枝裕和:再次从这里开始》的出版为契机,一同畅聊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新作和他的电影艺术。
关键词:  是枝裕和北京国际电影节策展人2019-07-10
-
不能穿越的穿越——黑泽明与他的罗生门
在自传《蛤蟆的油》的结尾,黑泽明讲了这样一件事。
-
图坦卡蒙的复活热浪
尼罗河的古埃及文明,早于欧洲最古老的希腊文明,“帝王谷”遂成为东方学者们热衷的发掘考古遗址,旨在通过吉萨的斯芬克斯,揭示东方神秘文化和原旨意识形态。
2019-07-08
-
《是枝裕和:再次从这里开始》:是枝裕和“治愈”吗?
说到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人们容易想到夏天。
2019-07-04
-
莫里哀经典还能征服三百年后的观众吗
7月3日至5日,天桥艺术中心迎来2019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重头剧目——由著名立陶宛导演奥斯卡·科索诺瓦斯执导,立陶宛国家话剧院演出的莫里哀喜剧《伪君子》。
-
《女大当自强》:美剧中肥胖女性角色的觉醒
一个身材丰腴的女孩安妮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走在大街上,突然一个身材苗条的健身教练兼推销员冲出来拦住了她,健身教练一边递给安妮一张传单一边微笑着对她说:“你来和我一起锻炼吧,这样就可以释放禁锢在你身体里的真正的自己。
2019-06-24
-
《春夜》浪漫,也掺杂着现实的玻璃碴
《春夜》不止是细腻缠绵,更是对现实的反映。
关键词:  春夜2019-06-15
-
《摇滚学校》:燃系音乐剧的魅力所在
一股摇滚旋风袭来。
2019-06-14
-
文学经典可以给舞台输送无穷能量
《零祈祷》演出照 只要有了深厚扎实的文学基础和塑造人物的表演基本功,舞台样式的可能是难以穷尽的 戏剧中的“体系”最初源自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来衍生出了在中国越争议越流行的“三大戏剧体系”。
2019-06-12
-
《何以为家》:黎巴嫩儿童不是职业
5月中旬,在诸多超级英雄的合围之下,只有一部似乎名不见经传的黎巴嫩电影、一部由女性导演拍摄的现实主义“惨片”突出重围——正是《何以为家》。
2019-06-12
-
《叶甫盖尼·奥涅金》:溢出舞台的诗
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剧照 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的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下称《奥涅金》)来华巡演,在广州、上海和北京连演十余场,观众逾两万,在戏剧圈内外引起轰动。
2019-06-12
-
全球掀起经典名著影视改编热 影视改编进入黄金时代?
文学作品向来是影视剧的“灵感源泉”,历史上,无数经典作品被搬上大银幕、小屏幕。
2019-05-30
-
“本格推理”本土新尝试
自从爱伦·坡以《莫格街凶杀案》一篇小说开启了推理世界的大门之后,推理这一类型文学就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迅速成为影视改编的宠儿,而悬疑推理剧更是成为了备受观众喜爱的类型剧。
2019-05-27
-
你能原谅我吗?
导演:玛丽埃尔·海勒主演:梅丽莎·麦卡西 李·伊瑟列尔,51岁,曾是个小有名气的传记作家,有作品还登上过《纽约时报》书评的榜首。
2019-05-24
-
《权力的游戏》:终局一战,史诗谢幕
在2016年,我们看到琼恩·雪诺,临冬城的私生子,在死亡的幽谷中猛然惊醒,率领众人浴血夺回久违的故土,史塔克家族的奔狼旗再次飘扬在临冬城的上空。
2019-05-13
-
《我是古巴》:被重新发现的瑰丽诗篇
很多电影爱好者将观看全新4K修复的《我是古巴》,视为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最大收获。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