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规范是一个社会认知问题
中国的语言规范活动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周秦;现代语言规范活动起于清末,语言统一,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
文学教育在数码时代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当我们今天在讨论大学文学教育有何意义之时,其真正的意思是在大学里,文学教育已经变得不像之前那么重要,或者说已经成为“问题”了。
-
新时代英雄形象的塑造:召唤与可能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国家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节点。
关键词:  英雄形象2021-11-24
-
党的百年历史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热烈氛围中,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了。
-
在文化自信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史诗
在中国人民用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2021-11-23
-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的精神标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这个回首百年党史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体会到我国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
-
中国共产党与百年新文学
百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但从1921年到2021年这一百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却是划时代的壮丽篇章。
2021-11-23
-
中国哲学的故乡之旅
“先秦”仿佛是一个有着某种魔力的字眼,尤其是对于从事“三古”(中国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研究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关键词:  中国哲学2021-11-22
-
刘大先:到世界去与返回故乡
摘要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伴随着中国文化自身的地方化而衍生出走向欧洲中心普遍性的焦虑,几经曲折,这种文学交流中的单行道与等级结构依然存在。
-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文学批评应如何“剜烂苹果”
鲁迅在论及文学作品的批评问题时,曾在《关于翻译(下)》一文中写道:“希望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果的工作。
关键词:  文学批评2021-11-19
-
以史为鉴 开拓创新
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又一次会议。
2021-11-19
-
从文学批评到批评史、当代文学批评史及其学科建设问题
一 文学批评、批评史和文学史及文学理论 在一般的、宏观的理解中,文学批评史可以或应该从属于文学史的整体范畴。
-
虚拟映像或改变文学学科定义
一般而言,文学理论都将文学定义为“语言之艺术”,认为其属于艺术门类的一种。
关键词:  虚拟影像2021-11-17
-
“文学性”问题百年回眸:理论转向与观念嬗变
摘 要 西方文论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历经百年,既经历了空间维度的理论转场和时间维度的理论转换,也经过了不同阶段的理论转向与观念嬗变。
-
让精神文明之光照耀大地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亲切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精神文明2021-11-12
-
批评史:国家文学和制度规范的视阈
内容提要 本文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1书稿绪言节选第三部分。
关键词:  文学批评2021-11-12
-
文学批评的历史感、历史判断与历史责任
长久以来,某种关于“纯文学”的想象始终影响着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让不少人有意无意地相信,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自给自足。
关键词:  文学批评2021-11-10
-
陈晓明:鸿飞那复计东西
写下这个题目,用的是妇孺皆知的苏诗中的一句,想来都很有些惭愧。
-
努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2021年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精神生活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