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奇观。
关键词:  安徽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2022-02-28
-
与网络文学共同成长
山东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10月11日,是经山东大学批准,由山东大学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依托文学院成立的科研机构,是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的外挂基地,是一个面向全国的开放性学术平台。
关键词:  山东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2022-02-28
-
扎实研学 砥砺前行
中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网络文学研究的高校之一,构建了以欧阳友权教授为领军人物的优秀学术团队,产出了一批标志性学术研究成果,为有效回应网络文学发展中的问题、评价网络作家作品、推进网络文学的基础理论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我国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有着“筚路蓝缕”之功。
关键词:  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基地2022-02-28
-
力求在网络世界发现文艺“新大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盛和网络应用的全面深化,网络文艺已经成为当下文艺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网络文艺2022-02-23
-
《安河桥北》:描绘冰雪产业发展的时代画卷
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赋予文学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
中国网络文学起源说的质疑与辨正
近日,学界关于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之争引发了各方关注,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类:一是代表作起源说,主要是以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和1997年罗森的《风姿物语》为起点的代表作判别之争;二是事件影响起源说,是研究者根据《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发的创作热现象以及2008年“网络文学十年盘点”、2018年“网络文学20年20部优秀作品”评选等事件产生的广泛影响而进行的回溯性认定;三是平台功效起源说,具体是由1997年创建的榕树下网站、1998年创立的黄金书屋与1996年开设的金庸客栈三家平台所产生的不同功效而进行的起源判定之争;四是“网生”起源说,主要基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文学制度而诞生的华文网络文学作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标志。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2022-02-21
-
“后文学”时代网络文艺的辩证批评
摘 要 《从后文学到新人文》一书提出了“后文学”和“新人文”两个概念,前者指向纯文学危机之下的文化语境,后者则是对新的批评实践的呼唤。
关键词:  《从后文学到新人文》网络文艺2022-02-17
-
海南“网文出海” 跃跃欲试
近期,海南日报记者从省作协获悉,2021年度取得海南省艺术系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公布,有8名网络文学作家名列其中。
-
《爱呀河迷案录》:这是一条“人间”的河流
扶他柠檬茶,微博人气作者,曾为医生,后弃医从文。
关键词:  《爱呀河迷案录》2022-02-15
-
网络文学中的主角中心主义与群像式书写
在文学作品中,更为吸睛的往往是主要人物,但次要人物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有些配角的魅力不亚于主角,甚至为作品带来了升华。
-
《寄生之子》:本文适合9岁至99岁阅读
群星观测,晋江文学城新人作者。
关键词:  《寄生之子》2022-02-14
-
《薄雾》:时间辗转,唯爱永恒
微风几许,晋江文学城新兴人气作者,2017年开始在晋江发布作品。
关键词:  《薄雾》2022-02-14
-
建构中国网络文学多维评价体系
经历了30年的不断进化与更迭,中国网络文学仍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
器官的融合怪:关于网络时代“分众”的隐喻
今天,人们用“分众”来指代当下文化消费的主力。
-
《装腔启示录》:起于“装腔”,止于“启示”
柳翠虎,豆瓣阅读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
2022-02-10
-
发挥优势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是对新时代文学提出的至高要求。
2022-02-10
-
主动担当作为,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当代文艺实际、中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思想结晶,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既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又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为新时代文学事业的发展和文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关键词:  网络文学2022-02-09
-
《大道朝天》:“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大概还是这样”
猫腻,本名晓峰。
2022-02-09
-
《超神机械师》:做一把“莽”英雄
齐佩甲,阅文集团大神作家,95后。
2022-02-09
-
类型文学的传统与个人才能
- 1 - 故事滥觞于口传文学和农业文明。
关键词:  类型文学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