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擦亮北京历史金名片
●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发掘二百七十六座古墓葬●圆明园如园遗址整体布局首次被揭开 考古擦亮北京历史金名片 唐潞县县丞艾演墓。
2017-06-13
-
一览正定古城千年市井生活
工作人员在介绍叠压层。
2017-06-13
-
华县皮影 灯影里的世界
华县皮影 去华县是冲着皮影去的,在华州皮影文化园里,我们看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皮影戏演出。
2017-06-13
-
河北行唐发现东周时代古墓群
出土的青铜器 资料图片 本报讯(耿建扩、郝子朔)6月8日,河北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北,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在大小不一的探方里忙碌着。
2017-06-09
-
景德镇陶瓷艺术展频现珍品
展出的仿清乾隆粉彩镂空象耳转心瓶 资料图片 本报北京6月8日电(记者王国平、胡晓军)继5月“归来·丝路瓷典”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亮相后,“国之瑰宝——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展”再度“登陆”中国政协文史馆,让京城百姓和游客可以集中领略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魅力。
2017-06-09
-
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文化遗产日,对于非遗保护来讲,如何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扩大传承人群体系?……面对一系列问题,我们请来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吴元新与母亲管惠芳在制作蓝印花布。
2017-06-08
-
法门寺佛指舍利的文化特性
法门寺出土的佛指真身舍利 资料图片 法门寺真身宝塔 资料图片 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四枚佛指舍利。
2017-06-06
-
博物馆如何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
麦积山佛像 图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神兽金饰 图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舞马衔杯银壶 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如何利用好博物馆拥有的文化资源,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民心相通和文明交融,为沿线地区民心相通奠定双多边合作的坚实基础,意义重大。
2017-06-06
-
观出土文物 读美好中华
叔五父铜匜,西周晚期,陕西眉县马家镇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
2017-06-04
-
濯水相逢良心碑
清代天理良心碑 中国人自古就喜欢立碑,什么界碑、墓碑、功德碑、记事碑……林林总总,多如牛毛。
2017-06-02
-
独辟蹊径藏铜镜
唐代丹凤朝阳纹青铜圆镜 唐代嵌螺钿高士听琴纹青铜八角镜 唐代镶嵌宝石鎏金铜镜 收藏中国古代铜镜的荣振辉先生,对铜镜的理解与常人大不相同。
2017-06-02
-
翰海春拍展出清官窑贯耳尊
翰海春拍推出的“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贯耳尊(二件)”是仿古佳作。
2017-06-02
-
万件藏品勾勒半部明清书画史
上海博物馆近年来最大规模调整梳理书画收藏后发现—— 万件藏品勾勒半部明清书画史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的《秋风纨扇图轴》(局部)。
2017-06-02
-
王陵珍宝走出国门 西汉金缕玉衣惊艳纽约
“楚王梦:玉衣与永生”, 展出玉质最好的金缕玉衣。
2017-06-01
-
敦煌艺术“萌态”闯入时尚生活“受宠”
敦煌画境系列化妆包。
2017-05-26
-
亚洲藏家热情有增无减
唐三彩马及牵马俑 清潘思牧《繁花》水墨紙本扇面 清乾隆像生瓷喜岁连年荷叶杯即将亮相佳士得春拍 清雍正墨彩缠枝菊纹茶碗。
2017-05-26
-
古淀春秋——白洋淀地区历史文脉探析
白洋淀(局部) 记者 贾恒 田明摄 容城南阳遗址出土的燕国铜壶 容城南阳遗址出土的燕国铜鼎 徐水南庄头遗址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现存最大的常年积水湖泊,也是北方著名的水乡旅游区。
2017-05-26
-
国宝“秘色瓷莲花碗”首次对外展出
神秘的秘色瓷终于走出历史的迷雾,也走出学术研究的象牙塔,真实地呈现在普通观众面前。
2017-05-25
-
美不是生活的装饰
西周·镂空蛇纹鞘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新石器·点眉纹双耳彩陶罐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美是生活”不是个新话题,但今天提,却有新的意义。
2017-05-23
-
洪氏收藏,港岛现芳华
黄花梨带屉小箱 清康熙 中国嘉德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除“观华——明清古典家具”专场外,还将特别呈献“洪氏藏明清古典家具集萃”,拍品共计16件(组),包含椅凳、柜橱、桌案及小件文房类家具。
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