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麦积山石窟:千年丝路瑰宝风采依旧
在世界遗产的石窟寺门类中,我国石窟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现有石窟寺近6000处。
2024-09-11
-
数字文博,让文物走进生活
游客借助VR设备沉浸式游览莫高窟第285窟虚拟场景。
2024-09-02
-
山西:数智助力 古建出圈
踏着“悟空”的筋斗云,穿梭于表里山河,领略大同云冈石窟的庄严,体验临汾隰县小西天悬塑艺术的东方瑰丽之美,感受忻州五台山佛光寺的大唐韵味……随着首个国产3A单主机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山西古建筑被赋予了更加奇幻的色彩。
2024-08-28
-
古埃及文物“历久弥新”有何奥妙
走在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现场,古埃及文物独特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吸引观众流连忘返,也启发思考:距今数千年的古埃及文物,为何能保存完好、颜色保持鲜艳?社交媒体上甚至有人调侃:真的不是现代人制造的吗? 古埃及工匠练习的草图。
2024-08-27
-
沉浸博物之旅 赋能美好生活
8月23日至26日,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
2024-08-27
-
千年石窟寺如何永葆“青春”
义务文保员在对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香山社区的佛祖岩摩崖造像进行巡查。
2024-08-23
-
讲述“国盛关兴”故事
1878年由海关设计、印刷、发行的大龙邮票。
2024-08-20
-
丝路长安 见证和合之美
对凤宝花纹锦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西域西至地中海地区,向南延伸到印度次大陆,是迄今世界上路线最长、影响最大的商贸与文化交流通道。
2024-08-09
-
走进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全景 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努鲁儿虎山谷间有3道长约10公里的丘陵土梁,因狭长的牤牛河从这里蜿蜒而过,故得名牛河梁。
2024-08-06
-
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图为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展出的《大般涅槃经》。
2024-08-02
-
和合之美润古今
清代冷枚绘避暑山庄图。
2024-07-30
-
为一场文博大展,相约上海之夏
7月17日,预览观众在“图坦卡蒙的时代”展区参观埃赫那吞半身像。
2024-07-23
-
凿刻在石头上的神山,古人心中天堂的模样
武梁祠西壁画像 武梁祠,被誉为汉代“石上史诗”的家族祠堂,其雕刻技艺之精妙,图像内容之丰富,居全国汉画像石之首。
2024-07-22
-
呵护千年文物芳华神韵
任泓憬在工作中 山西是文物大省,现存唐代以来彩塑1.2万余尊和壁画5万余平方米,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024-07-22
-
希腊千年形胜 金陵别样风景
古希腊文明灿若星辰,在时间长河中熠熠生辉,不仅照亮了西方文明的发展之路,也为世界文明的进步注入了动力。
2024-07-17
-
完善文物保护与修复学科体系建设
在“文物热”的背景下,文物保护与修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然而,文物修复人才依然稀缺。
2024-07-15
-
探秘“三星堆与金沙”展
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完整的金面罩、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造型夸张的戴冠纵目上青铜面具……面对正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的豪华阵容,观众给予了最热烈的欢迎——开幕式当天上午,展览就因为门口排起的长队而刷爆社交网络,之后依然热度不减,赶“早集”、赶夜场的错峰攻略,在观众热情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2024-07-11
-
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城镇化加速进程的历史阶段,城市建设规模空前,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建设的矛盾突出。
2024-07-08
-
赏文保技艺 看古意呈新
纸墨留香的院藏书画、重现光华的明铜象炉、造型精美的机械古钟表……7月2日,沈阳故宫博物院首个文保专题展“宫藏永续——沈阳故宫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在銮驾库正式面向公众开放,50余件完成修复的院藏文物集中亮相,让观众领略中国的传统智慧与精湛技艺。
2024-07-03
-
“文博热”展现三晋文化魅力
“下列哪个称呼是太原城的古称?”“记载了西周誓仪过程的青铜器是哪件?”“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青铜器的铭文中涉及哪个人名?”……近日,山西博物院青铜大会吸引不少文物爱好者参与。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