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学的光照 ——脱贫攻坚中的十八洞村
来源:文艺报 |   2020年09月16日07:46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围绕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广大作家积极参与、投身到脱贫攻坚题材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9月10日,中国作家网特邀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作家彭学明,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做客“文学直播间”,围绕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和彭学明的《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故事》两部作品,共同探讨如何以文学的方式介入和呈现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壮举。直播由中国作家网总编辑陈涛主持。

陈 涛:大家好,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广大作家从未缺席,他们是在场者、参与者、见证者、书写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今天直播将谈到的两部作品,一部是李迪老师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还有一部是彭学明老师的《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两部作品谈一谈如何以文学的方式来呈现和介入脱贫攻坚。

先请刘大先聊一聊你心目中的十八洞村是什么样子。

刘大先:我2015年4月去过湘西,十八洞村在花垣县,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从北京去,有两条路线,一条就是从北京坐飞机到贵州铜仁,再换乘其他交通工具,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三个小时。另外一条路线是我当时走的路线,坐飞机到湖南张家界,再到花垣县,然后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经过非常曲折的过程才能到山寨里边。

那个时候当地正在进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因为有的地方还在修路,机动车开不进去,我看到常有乡民用马匹驮着沙子和水泥在山路上走。我能感觉到这个山寨的面貌即将发生巨大的改变。我记得我走进的一个地方叫竹子寨,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去过的地方,能明显感觉到环境非常干净,乡民们脸上都挂着宁静的笑容,在这种干净和宁静背后有一种勃勃生机,这就是十八洞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里面有层层叠叠的不同的野花,还有可能是某种地质活动所造成的天坑,景色非常优美。乡民们做的菜特别好吃,尤其是腊肉。风景美、人情美、食物美,我觉得这个地方非常值得一去。

颜 慧:虽然我没去过,但是彭学明和李迪的这两本书拉近了我跟十八洞村的距离。尤其是书中描写的风土人情和人物,让我对这个地方感到特别亲近和神往。

彭学明: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湘西人,听到外地的朋友们对湘西留下这么美好的印象,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湘西全称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听就知道它是一个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这里民风非常淳朴,也有很多特有的民族习俗。

同时,从古至今这里都比较偏僻,从前甚至被称为中国的“盲肠”。但是这些年,通过脱贫攻坚,湘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交通,除了正在修建的高铁以外,还有凤凰机场,现在每个县都已经通了高速公路,县与县之间都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能够抵达的路程。现在到十八洞村去,满眼都是绿水青山,就像我书里开头描写的景致一样。

陈 涛:请颜慧老师根据您的了解谈谈李迪老师是从什么角度描写十八洞村的?

颜 慧:中国作协大概从去年9月份启动脱贫攻坚报告文学题材工程,李迪第一时间响应,10月份就去了十八洞村,待了将近两个月。李迪到十八洞村之后,不断发图片来讲他每天的感受,感觉他完全沉浸在其中。书中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让我在山上把眼泪哭干》。

它第一句是,“我一下子就被这家农家乐的店名吸引了。站住脚,走不动。”我作为一个读者特别想知道农家乐的店名是什么,可作者卖了个关子,并没有说。接着就开始写这个龙拔二大妈和她的老伴儿老杨及一家人的经历。龙拔二大妈家生活特别贫困,养了100多只羊,一夜之间全部死光了。老伴儿没有钱治病。儿子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但是家里没有钱交学费,所有的重担都落在大妈一个人身上。她每天要把犁背到山上耕地,日复一日。对于一个将近60岁的老人,这个工作真的非常辛苦。脱贫攻坚中,他们家开了一个农家乐,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孩子毕业后受到脱贫攻坚的影响决定去西藏扶贫,儿行千里母担忧。一直到文章最后,他才写到这个农家乐的名字叫“爱在拉萨”。

他写这么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却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还埋下伏笔,这些处理很吸引读者,我觉得这是李迪写作这本书的一个特点。

彭老师更多站在脱贫攻坚总体的视角去看。李迪则更多讲述了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有些人物在两本书中是有重叠的,这个阅读体验特别有意思,可以以不同的视角观察相同的人物。这种对照阅读使读者对人物的了解更加多面,更加立体,也可能产生更深的感情。

陈 涛:李迪老师这本书我也看了,文笔简洁,语言也很朴素,情感特别真挚。彭老师为什么要创作《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故事》这样一部作品?

彭学明:我当时写这本书的时候,完全出于一种对家乡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十八洞村座谈的时候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同时,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就发端在我的家乡,就在我母亲仍然生活的地方。我母亲就是湖南花垣县人,她的那个村庄跟十八洞村相邻。所以于情于理,我都应该把以湘西十八洞村为蓝本的精准扶贫伟大实践记录下来,以文学的形式向它致敬。我利用休假的时间深入到十八洞村去,经常跟村民在一起聊天,把所见所闻记录在心里。可以说,这是我用我的心捧出来的真实故事。

陈 涛:在众多章节的众多人物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

彭学明:其实不存在哪个更深刻,书里面写到的所有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的创作理念之一是只有留在作家心底的东西,写出来才会落入读者的心底,感动读者。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村民们由受惠于精准扶贫政策而生发的对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情,那真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感激。

比如说,习近平总书记到的第一家——石大姐家。我去采访石大姐的时候,她说,以前家里穷什么都没有,现在杀了一头大肥猪,熏了腊肉,问我能不能给习总书记带两块腊肉。我说我带不到,她说你们都在北京工作怎么带不到。她以为在北京工作,就像在一个村里一样,能够天天见面。面对热情的拜托,我只好说,虽然都在北京工作,但习总书记要操心全国人民的事情,太忙了,我们见不着。

石大姐一听有点失望,但失望马上被一种自豪感取代。她对我说,那你还没我幸福。我说怎么没你幸福?她说,你看你在北京工作都很难见到习总书记,我住在这山沟沟里,习总书记却专门来看我。我年纪大,他还认我做大姐,我感到非常自豪。她很执著,又问那能不能托你给习总书记带个信。我说带什么信呢?她说,请他今年转回家里来过年。她是把习总书记真正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村民们精神风貌上的变化。精准扶贫之前,村民们“等”“靠”“要”的思想特别严重。精准扶贫施行后,整个村庄村民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原生内在的动力得到了激发。有一个叫龙先兰的村民,贫穷时到处砍林场的树,甚至还去偷别的村庄的树,在政府的帮助下,他通过个人奋斗脱贫致富,现在自发组织了村民每天去巡逻护林。

十八洞村的物质生活改变了,精神风貌也改变了,现在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感和自豪感。

刘大先:两位老师的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并没有只突出某一个人物,而是塑造了群像。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脱贫攻坚的进程当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现出来。精准扶贫政策是自上而下的帮扶,其中既有兄弟民族的帮扶、兄弟省份的帮扶,也有不同机构的帮扶。帮扶毕竟是外在的力量,扶贫先扶志,这个志是志气的志。就是说要人的精神面貌发生焕然改变,才是最根本的出路。我记得书中总结了乡干部提炼的几句话,叫做“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这些话不一定是真理,但它一定是因地制宜的,是当地老百姓和基层干部总结出的经验。我们党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搞试点,讲实事求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经验行得通就推广,如果行不通再换一条路走。读这两本书时我有一点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中国的老百姓充满智慧。不少好的政策其实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这个了不起的传统其实一直延续着。

陈 涛:诸位老师觉得,一部优秀的反映脱贫攻坚的文学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刘大先:因为扶贫攻坚处在正在进行时,现实始终不停地在流动和变化,所以很难写。怎么样把还在变化的现实用文字固化下来,并且形成一定的美学品格,这其实有一定的难度。不少作品当然有一种火辣辣的生活的现场感,但是这种现场感怎么样才能流传下去呢?文学区别于新闻报道,应当追求一种具有持久性的力量。

写好脱贫攻坚题材的作品,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讲述一个经过民间智慧打磨的故事。这个故事沉淀着民间的智慧,积淀着劳动人民的经验。人们在意的通常是跟我们相通的东西,有爱,有亲情,有友情,有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东西才是打动人的东西,所以以情动人特别重要。李迪和彭学明老师的书写中,确实有一种与十八洞村人的共情感,这才是真正动人的地方。

彭学明:我觉得当下众多作家都有一种责任感去走进这个时代,走进现场抒写。当作家面对宏大的时代、抒写宏大主题的时候,常常要思考我们要从什么点去切入。我们不能仅仅把脱贫攻坚当作政治符号去画,也不能当作政治文章去解读,而应该从人的角度去切入,写人心、人性。只有通过对比人的命运和精神面貌的改变,才可能表现出精准扶贫政策是如何深入人心的。所以我写每个人物,都要写他们前后的命运,通过人的命运来写时代的命运,通过人的生活的变化来写这个时代的变化,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变化;通过当地干部群众的个性、品格、奋斗和变化来反映这个时代的风云际会。我们经常说窥一斑见全豹,一滴水还原太阳的光辉,就是这个道理。这样,人物写活了,人物背后的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也都生动起来了。

再有,“真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作者的情感要真,所写的人物、事件要真,无论小说还是报告文学,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历练出来的。真情产生感动,真诚产生宝贵,真实产生力量,这三个“真”,我想与所有的作家朋友一起共勉。

陈 涛: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各位老师能否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文学应该如何更好地去介入脱贫攻坚的实践?

颜 慧:因为我是做出版工作的,实际上中国作协脱贫攻坚创作工程一启动,我们就约了一些作家,其中包括哲夫、蒋巍、徐剑,他们写作的范围非常广,涉及新疆、贵州、甘肃、云南等脱贫攻坚地区;这些作家的关注点其实不仅仅是精准扶贫,还包括文化扶贫、思想扶贫、精神扶贫等等。这一套书现在作家出版社已经出了3本,大概在9月底,11本就会出齐。同时这套书也被中宣部列为今年现实题材的重点作品。

彭学明:中国作家协会的基本职能就是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工作的重心是要团结引领广大作家,让他们走进时代,走进现场,做脱贫攻坚的见证者、实践者、书写者,以文学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小康。

除此以外我们会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为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的作家提供和创造便利条件,以便他们能够更安心地写好作品。

刘大先:我是一个学者,但是任何一个时代其实都没有所谓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一个时代的学术总是跟一个时代、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跟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话题脱节。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记载者。我们要通过文学对这个社会和时代进行“立此存照”式的留影。

我们当然可以去采风、去书写,但是最主要的一点是塑造价值观。我们要塑造具有中国气象、中国风格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故事要从中国本土里生长出来,用自己的话语来讲述,这非常重要。每个活在当下的具体的中国人都是我们观照的对象。我们不是为了文学而文学,文学要回馈这个社会,回馈时代,回馈成长着的人民,我觉得这是特别重要的。

    《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面对苗族父老乡亲,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方针,指导全国扶贫攻坚战。沉睡在贫困中的十八洞村,自此蝶变,张开多彩而勤奋的翅膀,飞翔在脱贫奔小康的春风里。作家讲述了十八洞村这6年间,在脱贫奔小康的奋斗中具有代表性的18个精准扶贫、自强不息的故事。书中的18个故事均采用第一人称讲述,能迅速将读者带入采访现场,聆听采访对象独有的声音,体会十八洞村人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真实感受,与采访者一同感动。

    《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故事》:湘西十八洞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地方,本书讲述了各级领导干部与十八洞村民一道,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将大山深处积贫落后的边远村寨,逐步建设成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模范村的故事。作者彭学明5年8次实地走访,从十八洞一个个鲜活的身边事例入手,展现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乡间村里的具体施行,以及十八洞村民在习总书记走访视察后,在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后,实现自身命运的转变。

(本文根据9月10日直播速记稿整理,刊发于“文学观澜”5版   整理者:马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