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绪跟随微小的生命向上洄游,追寻生命的本源与意义
二〇〇三年末,我到黑龙江最北端的漠河还要更北边的洛古河村,采访一对坚守在那里的移民警察夫妇。
那是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小村子,村子的一边是莽莽的群山,另一边是白龙一般冰封的黑龙江,而江的那边就是广袤的俄罗斯。村子的民居沿着公路而建,很多房子已经空了,少数烟囱还冒烟的,证明屋里还有人的呼吸。
在那样极端条件下,生存成为第一性原理。有天清晨,温度已经降到零下四十多度,我在屋里待不住,就徒步在村里穿行,越走就越感到呼吸不过来,心脏也在收缩,像一个冰冷的、跳动的石头。
后来,我来到黑龙江冰面上,看到村民从凿出的冰洞里钓起一条金色的小鱼。小鱼在冰面上只蹦跶了十几秒,就被死亡的白霜覆盖,整个身体僵硬起来。
我想,在那样极端的条件下,人一方面会感到生命的脆弱,另一方面,又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为了对抗死亡的威胁,人会将自己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包裹着同样坚硬的生命的力量。
《洄游》的主题是母爱的伟大。我爱写具有力量感的故事,而世界上最具力量感的两大元素,一个是自然,一个是人心。而繁衍,既包含自然的法则,又蕴含人心的选择;既是一场宏大叙事,又是一部个体的史诗。正如鲑鱼每年都要沿着漫长的龙江向上洄游,筋疲力尽、满身伤痕,只为寻找温暖的、适合繁衍的栖息地,我的思绪也在不自觉间,跟随这些微小的生命,向上洄游,追寻生命的本源与意义。
而这也正是我创作《洄游》这部小说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