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唐:我迷恋的是“选择” 
来源:《江南》 | 李唐  2025年11月10日09:09

写作《秉烛游》对我来说非常艰难,但也很愉快。这是我第一次实实在在写一部历史小说,更何况还是遥远的魏晋时期。为什么要写它?现在想来,我居然也说不明白了。也许是一直记得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里谈及魏晋精神时所言,“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也许是多年前上历史课,对“竹林七贤”听得懵懵懂懂,只是觉得他们很酷,似乎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也许是对那段三国末期历史本身的兴趣——三国叙述的重点通常在于前期波澜壮阔的“群星”时期,对于后期的历史则少有人触及。

无论如何,大约在三四年前,我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资料。很多时候,我读资料,竟一阵恍惚。魏晋人士的彷徨、对无常的接受和对生命的珍视,却都变得如此确切。一开始我就选定了阮咸作为小说主人公,他像是一双眼睛,引领我走入那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为何要选阮咸?他是“竹林七贤”里事迹记载最少的,没有太多史实的牵绊,我可以更自由地化身为他。

另外,阮咸还是古代有名的音乐家,那时我看了一部动画电影《平家物语:犬王》,讲述了日本古代音乐家的故事。导演汤浅政明拍得“很飞”,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同的选择同时付出各自的代价,但最重要的还是存在,借由艺术确立的自我。

时代是很残酷的,普通人在历史的漩涡中往往束手无措。但还是有一些人试图去超越时代,他们借助的是艺术、山水、文学。无论哪个年代,它们都是有力量的。

如今,很流行“微观史学”。历史研究者、写作者不再着迷于帝王将相,而是热心叙述那些被历史遮蔽的小人物的故事。我想,《秉烛游》也是对这一趋势的回应。我迷恋的是“选择”——一个人,如何在时代的巨变中做出自己的选择?他可能会牺牲一些东西,为了另一些东西——可能是自由,可能是尊严,也可能是心安理得。但这多么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