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苹果绿—— 读柳营小说《卡门的收获》
“白鹿就像给自己的外婆做指甲般,充满了耐心。修剪、护理、涂色、吹干、再上色,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希拉母亲举着她那因涂了新鲜苹果绿而显得比以往娇嫩优雅的双手,满意地说:‘真是动人。头一次看人帮我做指甲时,如此放松自如,几乎是在艺术创造。’”——这是柳营的中篇小说《卡门的收获》(《当代》2025年5期)里的一小节文字,它既非金句般掷地有声,也无鸡汤般慰藉感人,但那抹“新鲜的苹果绿”,不仅点石成金,让希拉外婆的双手瞬间娇嫩优雅,更像一束光亮,投射在了白鹿胸壑间那层层叠叠的阴霾上,虽然不曾立马穿透,但足以让人生发诸多的联想与希望。
白鹿是个在江南小城长大的女孩,她满怀爱的憧憬远渡重洋,但期待中的远方并没有带给她诗意与浪漫,接踵而至的失望与无助更像是一记记的重拳,让她柔弱的身心备受创伤。她辗转多地,讨要生活,整理自己,“白鹿”成“卡门”。她一遍遍地自我追问“你打算如何度过你狂野而珍贵的一生”。小说运用多线交织的结构形式,将多个女性的遭遇与命运穿插其间,尝试着共同来回答横亘在她们面前的这道人生难题。
我读过作家柳营的大部分作品。无论是作家以前的长篇小说《我之深处》《姐姐》等,还是现在的这部中篇新作,女性的困境与成长一直是作家的聚焦点,也是她写作的根据地。她总能敏锐而准确地感受到女性的心理状态,更能在女性的情感世界里抽丝剥茧,触摸到人物精神内核。
因爱的消亡而决绝了断人生的希拉,因爱的背叛而甘愿互相折磨的小春,因缺爱而游离于现实却梦游在自己世界里的母亲,因痛失爱女而活在恨与死亡阴影中的邻居老太,因为怀念爱而要在结婚纪念日涂上指甲油去自驾庆贺的希拉母亲⋯⋯这些白鹿身边的女性遭遇,对于白鹿而言既是所见,也是命运给予她的种种启示。她们都没有刻意地追问过生活,但都用行动作出了选择与回答。虽然充满无奈、遗憾、失望与不甘,但命运作出了最后的裁决。就像希拉说的“我不相信命运,却发现自己就在命里”。
相比于关注作家是怎样来结构故事,我更关注作家在这篇小说中对于细节的发现,那些精准而独特的描写,总会让文字与情感从表面走向深处。作家非常喜欢用日常生活中的气味与色彩等元素来暗示心情、渲染气氛。前面提及的“新鲜的苹果绿”,就是一例。再如,在小说的开篇,有这样的文字——“白鹿不喜欢将冰箱塞满,她的冰箱永远处于半空的状态,是一种随时可以被填满但选择不被填满的状态。”类似这样的隐喻,不仅能刻画出人物微妙而丰富的心理,更能平添不少阅读的乐趣。当然,还有一些细节看似细微,作家的叙述也是那样的不动声色,但张力拉满——“夕阳光正从窗外浸透进来,映照在屋内的画框上。画框里的照片,是她那次去报警后,警察带着她去医院拍的X光片中的一张。那年,2004年,她二十五岁。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困境总是生活的常态,深陷困境的沼泽,有人会被淹没,但也有人会仰起头。“告诉我,你打算如何/度过你狂野而珍贵的一生”是诗人玛丽·奥利弗的追问,也是白鹿的追问。从阴郁的童年到身心俱疲的中年,从江南小城到异国他乡,她不停地追问、努力地改变与艰难地成长,她在命运中学会安静地等待自己。她给希拉母亲涂上新鲜的苹果绿时,也似乎看到了隐伏于自己心中的那一抹亮色。她知道,那是春天的亮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