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这些小说不是一个个的响指
来源:收获(微信公众号) | 班宇  2025年10月31日11:49

通常来说,似乎要先解释一下,《白象》这本小说集的写作情况与完成时段,但若要得到更为精准的信息、更为恰当的情绪,必得再次涉入记忆的河流,像是一位凶手要去指认自己的犯罪现场,蛛丝马迹皆为悲欣,实在羞愧,也令人怯懦。只好模糊地加以说明:《关河令》里有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从一天到另一天,总在下个不停;《白象》是全然的暧昧与愤恨;在《飞鸟与地下》里,写信者与报信者一直在说谎;《狐及其友》要说的是自以为是的狡诈、备受折磨的纯净;《清水心跳》里唯一没有的就是心跳,不信你再听。

这些小说不是一个个的响指,难辨远近,亦不祈求共鸣,仅仅是“块状的流淌”,如同我们正在经历的时间,日子与日子,天空和海水,不分彼此,扑面而至。这是白天,而到了晚上,就如曼德尔施塔姆所言:移动,小小的夜,继续领着它的盲人。

当然也要承认,小说这种文体的贬值速度比预想之中还要快。事到如今,要鼓起所余无几的底气去推荐阅读一本小说,因为它写了什么,想要说什么,因为它是什么,还可能是什么,将来会成为什么,还能让我们变成什么。这是相当冒险的行为,多余的阐述往往比小说本身还不可靠。我们读小说只能因为它什么也不是。不是静默,不是野兽,不是海的泡沫,不是天上大风,不是伸冤在我,不是世纪的怀恋,也不是弱者的反叛。去读和去写,也就是一次次的摒除与转化,在种种“不是”之间,在如其所是和自行其是之间,寻找一种短暂而渺茫的确切,一个共同演奏的温柔时段。

就像我们乘着一艘缓缓下沉的大船,海上也有闪电,照亮远处的黑暗;也像并肩走在星期天的大街上,背景那么辽阔,一望无际,万物自有归属,日与夜无所依附,唯有彼此的身影作伴,向前走的同时也在向后看。《白象》所写的,无非中断的旅程,无非回望时的幻视,那些墙壁上的词语,语焉不详又历历在目,像是灿烂的噪音,浩荡而顽强,也像骨头和意志,充斥着不安的响动,或只是无力的注视,望向墓碑和旗帜。就说这么多。祝福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