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梦的渡口与心灵成长书——范墩子长篇童话《去贝加尔》阅读札记
来源:陕西工人报 | 南风子  2025年10月28日11:22

这是推开了一扇心灵世界的窗。当我又一次翻开青年作家范墩子的长篇童话《去贝加尔》时,我不禁这样感叹。

这部童话作为“小橘灯”儿童文学丛书的一员,2022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推出后迅速获得关注,入选《中国青年报》7月推荐书单读者最喜欢读的5本好书榜首及“2022暑期社长总编推荐榜单”等多类榜单。它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在现实与梦境之间,架起一座诗意的桥梁。它不只是一个关于梦的冒险传奇,更是一场关乎成长与救赎的心灵之旅。

梦,是这部童话的一个精巧渡口。

故事开始于一个寻常夏日。少年阿朵厌倦了暑假作业,望着窗外的飞机云出神。当他用弹弓打伤一只花喜鹊时,命运的轨迹悄然改变。这时,“从一块巨型的云朵里飞出了一只白色的大鸟”,用它那“宽大的喙”将阿朵叼起,朝着“天地相接的地方”飞去。

这只名叫玫瑰的大鸟告诉阿朵:“因为你做了坏事,用弹弓打伤了花喜鹊。”然而惩罚并非目的,救赎才是。玫瑰鸟要带阿朵去贝加尔接受“心灵的洗礼”。这一设定本身富含象征意义:过失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

在贝加尔的旅程中,规则与现实世界迥然不同。夜晚,“所有的动物都将在夜里失明”,只有人类能看清一切。玫瑰鸟解释:“因为人类是世界上最残忍、最不热爱和平的动物。”这句话像一颗石子,在阿朵心中漾开涟漪。

阿朵遇见了云雀家族。它们因叔叔被人类关进笼中而满怀仇恨。老云雀愤怒地控诉:“人类只会将你骗入笼中。我们这些会唱歌的云雀,对他们而言,只是取乐的工具。”这些遭遇让阿朵开始理解动物对人类的恐惧与敌意。

最动人的转折发生在草原上。阿朵发现曾围攻他们的狼群染上瘟疫。他面临艰难抉择。小云雀认为这是“罪有应得”,阿朵却在挣扎后毅然决定:“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灰狼们就那么死去,我要救助它们!”这一刻,标志着他内心的重要蜕变。

当旅程在贝加尔雪峰被揭示为“一个晶莹剔透的梦”,阿朵从梦中醒来。他扔掉了弹弓,跑遍镇街,解救所有笼中鸟。梦中的启示,已化作现实的行动。这个梦如此明媚纯净,让经历其中的人感受到灵魂的洗礼与蜕变。

主题,在辩证中不断深化。

作家笔下的贝加尔,并非现实世界的简单“映现”,而是一个充满辩证的寓言世界。

“森林狂欢舞会”是最富诗意的场景之一。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所有的动物都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大家都会和平相处”。舞会上的景象令人惊叹:“一条蟒蛇搂着斑马的腰身在欢快地跳舞”,“珍珠犀牛小姐在和一只野兔跳舞”。

但这和谐只是短暂的。小云雀清醒地提醒:“过了今天,可就和以前一样啦。”作家不制造虚幻的永恒,而是承认现实的复杂。

对狼群的塑造更有深度。它们不是简单的反派,而是有着自身生存逻辑的生命。瘟疫来袭时,“有的狼已经咽气了,尸体散发出浓烈的臭味。活着的狼零零散散地躺在一边,喘息着、挣扎着。”面对这般景象,阿朵的内心经历了激烈挣扎。

这场争论将童话的思想深度推向新的层面。它引导读者思考:善良是否应该有边界?

角色,在彼此的映照中完成成长。

童话中的角色,都有清晰的成长轨迹。阿朵从顽皮男孩到勇敢少年的转变,在细节中徐徐展开。初见玫瑰鸟时,他“吓得紧紧地闭着眼睛”。随着旅程深入,他逐渐变得勇敢而有担当。当玫瑰鸟被狼群围攻时,阿朵“还是跳出了草丛”。面对凶恶的灰狼,他坚定地说:“玫瑰是我的朋友,我绝不允许你们伤害它。”

玫瑰鸟也在成长。最初,它严肃地称阿朵为“坏孩子”。当阿朵舍命相救后,它真诚地说:“谢谢你舍命救我。我之前错怪你了,你是个好孩子。”引导者与被引导者,在互动中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配角塑造同样精彩。小云雀秀秀女王在家族仇恨与个人信任间挣扎,最终选择相信阿朵。鼹鼠亚拉索在财富与亲情间抉择,最终明白:“尽管我拥有这一切,却也因此失去了亲情。”

语言,在写实中见灵动。

这本童话的语言,在平实叙述中流露生动。作家善于捕捉自然的细微声响,如原文所写:“星星们对我眨巴眼睛,夜莺在远处的森林里唱着爱情的歌。歌声深沉嘹亮、空灵幽远,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动听的歌曲。”这段文字既写出夜晚的静谧,又借夜莺的歌声赋予梦境以生命感。

在意象营造上,作家展现出非凡的想象力。“下雨鸟”的设定令人惊叹:“它的肚子圆鼓鼓的”,“飞起来,身后就落下了大大小小的雨点”。“飞毯云”则载着主人公在天空自由翱翔。

最妙的是对“贝加尔雪峰”的处理。经过漫长追寻,这个被赋予神圣意义的地方,最终被揭示为“一个晶莹剔透的梦”。白精灵点破:“真正的雪峰只存在于你们的心里。”这一笔,将整个旅程从对外在目标的追寻,转化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这部童话最动人的地方,不在于讲述了一个多么奇幻的故事,而在于它如此温柔地触碰了成长的本质。作家懂得文学的真实。他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耐心铺陈一条由梦指引的路。在这条路上,有乌托邦的微光,也有现实的阴影。当阿朵最终明白,贝加尔雪峰只在心中时,他也明白了: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到达某个地方,而在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成长,必然与爱有关,与勇气有关,与希望有关。

或许,这就是《去贝加尔》最珍贵的馈赠。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好故事,更在读者心中播下思考的种子。在未来某天,当小读者面临某个抉择时,阿朵的故事或许会悄然浮现,指引他们做出更温暖、更勇敢的选择。

梦的渡口,通往心灵的原乡。而所有的远行,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归来。这一去一来,不就是一部心灵成长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