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康志刚:这也是一种传承
来源:《长城》 | 康志刚  2025年10月17日10:26

我父亲的姥姥家许香村,位于正定县西北部,是正定和新乐、灵寿三县交界处。因为偏僻,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正定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我的舅爷,也就是父亲的舅舅,当年是村里地下党负责人。小时候我对抗战的记忆,一是来自于当时的电影和小画书,再就是奶奶和父亲的讲述。而讲述最多的,就是我这个舅爷。据父亲说,舅爷当年还去西柏坡开过会,是和同伴们徒步去的,在会上见到了刘少奇。我推测那应该是1947年,由刘少奇同志主持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舅爷他们是作为解放区村干部代表出席的。

其实更触动我的,倒不是舅爷当年如何冒着生命危险为党工作,如何为了安全,晚上时常在村外玉米地里过夜,而是他和战友们结下的如同亲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其中,就有那位锄掉过多个叛徒、战功卓著的正定武工队队长。他们时常在我舅爷家开会,研究如何和敌人进行斗争。舅爷家也是地下党的堡垒户。

他们开会时,我妗奶奶就坐在大门口纳着鞋底放哨——舅爷家住在村南口上,一条直通灵正路的村道位于偏东位置,日军一来,老远就能看到。我小时候住在舅爷家时,妗奶奶还习惯坐在大门口纳鞋底,但那条村道已经被民房和一大片槐树林遮挡。那时候村里到处都是大树,人们就像生活在树林之中。

其实,舅爷家家道殷实,还经常接济我们家,在村里也乐善好施,威望很高。可他却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但奶奶和父亲也时常为我舅爷感到惋惜和遗憾,因为正定解放后,他放弃了作为南下干部的机会。

舅爷没有走,担任了村支书,默默地为村集体做着贡献。当年他的战友们也没有忘记他,那位在正定一带赫赫有名的武工队队长,后来担任了我们县领导,几乎每年都来村里看望我舅爷和妗奶奶。上世纪70年代初,我妗奶奶不幸罹患胃癌,这位抗日老英雄亲自联系了石家庄四院,那是一家肿瘤专科医院,他找到医院领导,对人家再三嘱托:“这是位革命的老妈妈,请你们一定想办法治好她的病!”

那个年代,“革命的老妈妈”是个多么崇高的称谓!医院领导自然尽了最大努力,手术做得非常成功。当年,父亲还带着我,骑自行车去省城看望妗奶奶,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那个年代和现在不同,人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但妗奶奶却又生存了八九年。其间,那位老英雄多次回村探望她,还帮着买昂贵的药品。

奶奶和父亲对那位抗战老英雄一直心存感激,更感佩他们的深厚情谊。我几乎就是在奶奶和父亲还有姑姑们一遍遍地讲述中长大的。对我来说,这算不算一种抗战记忆呢?

战地黄花分外香!此刻,我想到了伟人那句著名的诗句!

如今,我的奶奶和父亲都已离世,我不忍心让时间的尘埃将那段历史掩埋。在小说中,我试图通过主人公对自己身世的困惑与不断追寻,以及在生父与养父之间的情感挣扎,尤其是得知真相后心灵受到的强烈震撼,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的过程,来表现那种因战争而结下的纯洁高尚的友情对后人的影响。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用文字来传承!当然,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是虚构的,但人物的感情却是真实的。

非常感谢《长城》编辑向我约稿,给了我一个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礼的机会,并在初稿写出后提出非常宝贵的修改意见,同时也感谢为这篇拙作提出中肯意见的其他热心朋友!

时光飞逝,亲自经历过那场战争的老一辈人渐渐远去,远得似乎只留下了一个背影。那是走进霞光的背影,走进霞光里的背影又是最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