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何常在《秘密关系》:悬疑之网与人性之镜 
来源:河北青年报 | 安幸飞  2025年09月24日15:56

笔锋老辣的作家何常在于官场、商战题材之后的长篇小说《秘密关系》将墨刃转向对亲密关系的思考。小说独具作家个人辨识度,是何常在创作风格的一次精妙延续与深化:独特“爽感”叙事、塑造人物群像、直抵生活真相。

《秘密关系》;作者:何常在;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爽感”叙事独具内核,悬疑是《秘密关系》的底色。小说不同于单纯“升级打怪”的快感,而是智性上豁然开朗与情感上强烈共鸣相结合的高级体验。悬疑的色彩、情节的环环相扣带给读者“烧脑”体验。小说的名称和开篇的死亡紧紧抓住读者眼球,简小群的生活被离奇死亡案所颠覆,寻找真相的过程仿佛剥洋葱的过程。围绕史笛社交圈步步深入,人物关系在谎言和利益裂变中分崩离析或相聚交集,秘密关系逐层被剥开。作为主角的简小群——名如其人,泯然众人矣——本应作为群众的他由一穷二白实现继承亿万遗产的“逆袭”,读者带入主角视角不由自主产生“爽”之体验。读者的心随着故事的机缘巧合跌宕起伏,忍不住一读到底。

同时,作者选择“秘密关系”为切入点,使小说的“爽感”具有了人性思考的内核。读者先入为主地打算跟随作者一同探究人性之恶。本以为又是一个“消失的她”,没想到却是“爱着的她”,出乎意料的走向冲击读者的泪腺,让读者在心里打出问号:秘密关系?信任爱情?这种将“脑力震荡”与“情感感召”完美融合的叙事节奏,构成了何常在小说独有的“爽感”叙事,让读者获得智性推理与情感冲击双重满足。

小说中人物关系如同蜘蛛吐丝般渐成网络。史笛是关系网络核心的“缺席在场”,也是所有人物的一面镜子。全书中她从未出现,开局即死亡,但是她是事件的影子,每个深涉其中的朋友只了解她的侧面:简小群在不完全证据面前坚持史笛的善良、聪慧;杨涵凉、林天涯夫妻出于嫉妒和不甘恶意诋毁史笛的洒脱与真诚;罗艺、罗亦对史笛的态度出现了是与非的摇摆……史笛布局了一场遗产继承的大戏。戏中她的形象被故事碎片拼凑,她如同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多变。她的布局既源于爱和信任,也源于对人性之恶的绝望。

《秘密关系》再次证明了何常在塑造人物群像的深厚功力。人物的出场和退场恰到好处,错落有致,有远有近。无论是主线的人物,还是副线的配角,都在以史笛为轴心的关系网中扮演关键角色,共同推动剧情,揭示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联动性与复杂性。在以“死者”史笛为核心的关系网络中,每个角色都成为这张网上不可或缺的结点,共同支撑起故事的丰富肌理。

神性的爱与人性的幽暗形成小说的张力。小说带我们以旁观者视角走进利益交错的世界,数名人物随着离奇事件走向死亡,潜藏秘密的多重视角下人性与神性跃然纸上。那些被激发的恶与坚守的爱,让读者深刻认识到,原来“爱,就是最亲密的关系”。在小说的终章,故事实现了神性的回归——真相大白后,对史笛的猜忌化为一滩爱意。故事被重重拿起,最终又被轻轻放下。林天涯等人的关系在一次次利益诱惑中滋生裂缝,只有史笛与简小群关系的内核自始至终未变——信任与爱。

小说内涵颇丰,直抵生活真相。人物群像是普通人生存困境的具体表现,史笛的爱是生死交锋下灵魂的温暖回落,简小群的坚守是人性矛盾中人类的自我救赎。主角之所以成为主角,不仅在于作者的偏爱,更在于主角本身散发出的神性。围绕简小群,不仅有男女之间纯粹真诚的爱情,有朋友之间的信任与友情,还有直面人性之恶的单纯与坦然。《秘密关系》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人性敏锐的观察和对现实温暖的关照,饱含作者对“小人物”的体察和体谅。

《秘密关系》雅俗共赏,是何常在创作风格的一次成熟亮相。这部小说照见了幽暗,也照亮了温暖,而这正是值得一再品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