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朱朝敏:时间在改变什么
来源:中篇小说选刊(微信公号号) | 朱朝敏  2025年09月15日22:24

有段时间,我周末下午爱去一个地方转悠。那是一个千年老镇的政府所在地,里面的地势起起伏伏。院墙边和一处高地,站立着千年古木,它们枝叶婆娑,颜色青碧,拢出沁人心脾的清凉和寂静。而高地上成片的林木直冲云霄,无限地拉升打量的视线。它是曾经名闻荆楚大地的金盆山寺院的主殿所在地。时间摧毁一切,而今只余丁点痕迹。

就在这点痕迹前,脑海闪出一个个疑问:

这块地势较高的地盘,仅仅是为了上面的古树而留下?

金盆山寺院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遭受摧毁。这么多年过去了,它真就消失,从形体到记忆?

这块高地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又何以被保存?

没有答案。

它就赫然存在着。巧合还是有意而为?恐怕都不是。要我看,就是时间的安排。继续朝后面走,坡地渐渐平缓。宿舍楼后面,修竹排行,蟠曲遒劲、鳞甲苍然的水柳朝着一条溪流倾斜,垂下万千翠碧枝条。

下午的阳光被树木过滤,投射在溪流上,撒布层层金箔。溪流上有一座拱桥,不知多少年了。它连接后面一个小区。那里仍旧古木森森,花草遍地。周围两三层高的别墅围拢出一块幽静的桃源地。

而溪流终于在一片茂盛的林木中拐弯,笔直地朝北流去。这条溪流,我虽不知其名,却晓得它在八十多年前贯通了整个古镇的南北,是贯通全镇的众多河流中的唯一幸存者。古镇叫老董市,曾有五大湖泊贯穿全镇。一到汛期,古镇全在水中,出行都要划船,故而老董市曾有“中国的威尼斯”之称。而它最负盛名的还是千年寺院金盆山。有必要描述下——

金盆山三面临水,高台耸立,林木环抱,飞檐流光,唐诗曾赞它“江分三峡浊,山黛九岗清”。南来北往的香客不断,暮鼓晨钟绵延不绝,历朝历代不断扩建,至清代已形成宗教建筑群。民国时,金盆山不仅拥有庞大的寺院建筑群,还修建了粮仓和安民堡。日军来了,在此驻军,还修建了军火库,准备拿下石牌,但终究战败。日军撤走那年,将金盆山抢劫一空,纵火烧毁。

金盆山成为过去,那一段历史也飘散在风中。而留存的森森古木、那一块高地和不慌不忙流淌的溪流,还在诉说时间的罅隙中留下的记忆。

《白马骑士》正是对那段历史的追寻。是的,不是追忆,是追寻,是一个现代人捕捉了时间罅隙中的一些碎片后,对时代进程中的断裂的缝补。或者是,假借那些碎片重建被时光遮蔽和改变的东西。

如果说文学就是记忆的打捞,是时间真相的旁白,是世道人心的显现,那森森古木、静静流淌的溪流和高地残骸,就是载体。它连接了两个时代,促使它们重逢,也修补了滔滔岁月曾出现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