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无处藏——世阿弥的《花风幽玄》
步入中年之后,日本能乐大师世阿弥(1363—1443)将自己的演剧心得写成文章,有长短不等的二十一篇。其中较广为人所知的《风姿花传》,1960年代即已部分译为汉语,1999年出版了全译本。根据《花风幽玄》([日]世阿弥著,王向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年3月第一版)的译者后记,书中除收入《风姿花传》外,还应收世阿弥最有代表性和理论价值的能乐文章八篇,共计九篇,却不知为何失收了篇幅简短的《六义》。
这本书最与众不同的,是其“秘传”特征。这些秘传的内容,首先是对作为对手的其他流派保密,进一步要对家族之外的人保密,重要的部分需对足够资质之外的弟子保密,核心秘密则只说给选定的唯一传人听。现在谈到技艺传授,保密并非美德,甚至会被认为是抱残守缺。思考得稍微曲折一点,大概可以明白,秘传除了维持自身或家族利益,还是对授受双方的特殊保护。如书中所言,“《易经》有云:‘非其人,传其书,天所恶。’徒弟的素质不足够好,是不可将秘法传给他的。”如果要较为全面地理解这一问题,不妨翻看陈撄宁的《口诀钩玄录》,尤其是“口诀不肯轻传之理由”一节。
秘传的性质也决定了文章的写法,译者序谓:“世阿弥的秘传书只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传授,不需要用论辩、论理的方式说服对方,只要把自己的经验感受说出来即可。”这方式,很像是相交多年的朋友说体己话,用不着铺垫和做作,一句话来回,便胜似千言万语。不妨想象,一代宗师世阿弥写下这些的时候,仿佛眼前有一个资质绝佳的弟子,他一面说着自己累积经验而来的直观感受,一面观察着弟子领受时的身心反应。一旦啐啄同时,授受双方就都得到了鼓舞,美好的景象生起在他们眼前。
虽是秘传,但能乐毕竟是艺术之一种,因此与其他舞台艺术,有诸多训练和表演上的共通性。书中不断提示要勤于习艺,要谨慎选择场地和出场的时机,要切实面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要保持原有曲目又能创作新曲目,要用内心的感受统摄身体和声音。这些过来人无比郑重的反复叮咛,看起来却似乎公开的老生常谈,就像阿城写的那个老铁匠,临终前告诉徒弟的秘诀,不过是“热铁别摸”,正确到近乎废话。书中有一段提及演员对观众心理的揣摩,就属于“热铁别摸”之类,却说得风姿绰约:“假如演员自认为尽得其‘花’,却不用心琢磨如何使观众感受到美,那么他的‘花’便如同偏僻乡野或深山沟壑中的野花山梅,世人不见其面,不闻其香,徒然开放而已。”
把这书翻看一遍,只觉得习艺的路太苦了,年少时候花尚未开,及至壮年花朵盛开,却马上就要进入老境,那些无比辛劳获致的技艺,像极春天的樱花,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的绚烂。那么,习艺之路就只有苦不堪言吗?也并不是,有时候会有“面白”时刻。书中载,能乐起源于神话时代。天照大神因生气躲进天岩户,世界没入黑暗。诸神为取悦天照大神而奏神乐,扮小丑。“其时天之钿女主动走出,手持饰有纸条的榊树树枝,像神灵附体一般高声歌唱,点燃篝火,手舞足蹈。天照大神隐约闻声,便将石门打开一些,于是天下复明。当时神的脸色看上去非常洁白,即‘面白’。”
日语“面白”,现多译为“有趣”“开心”,原意就是“脸变亮了”。世界重新有光,洒在众神脸上,他们看到彼此变亮的面庞,此即“面白”。世阿弥结合能乐解说此段,真是妙极:“在天照大神将天之岩户紧闭的时候,世上一片黑暗。在猛然见到光明的一瞬间,心中惟有高兴激动。(所谓“欢喜”,就是指此而言吧。)就是不知不觉地微笑,与禅宗的顿悟是相似的瞬间。大神紧闭岩户,一片黑暗,无声无息,这一阶段就是‘妙’;打开岩户放出光明的阶段就是‘花’,而将此加以客观化表达,就是‘有趣’。”
能乐的极致是“妙”,但妙处于黑暗之中,凡人无法看见。要领会这妙,需要打开岩户,放出光明,这就是“花”。将幽暗深处的妙、彼此相见的花表演出来,就是“面白”(有趣)。“在歌舞水平发展到极致、演员的心与动作高度和谐、让观众牵情动心的瞬间,观众不自觉做出的反应,就是‘妙花’,就是‘有趣’,就是‘无心’之‘咸’。”能乐产生的至深根源“妙”、能乐表演的最高境界“花”和观众感受的绝佳状态“咸”(无心之感),就在对此神话的释读中充分表达了出来(这就是读经典的方式之一?)。
理解能乐的水平至此,或许就可以谈谈其功能了:“有一条秘传,就是所谓的艺能,其目的在于愉悦人心、感动上下、增福延寿。简而言之,一切的艺道最终都是为了使人增福添寿,特别是此艺能之道,重要的是通过刻苦学习修炼,达到艺术高峰,为天下人所承认,同时,也是为自身增福延年。”增福添寿,不止对达官贵人,也对普通观众,“要根据时间和场合,让那些鉴赏能力低下的人也能欣赏,如此才能更好地达到增福延寿的目的”。不必惊讶,现代分工中被拆解出来的所谓艺术,从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艺之美者,因地必真,致效必善。当然,这一切的达成,都需要长久而有效的努力——“刻苦修习,练功习艺,戒骄戒躁,切忌懈怠”。
以上提到的几点,只是这本书我可以理解的部分,如苏格拉底所说,那些不能理解的部分可能同样出色。阅读这本书,像吟味书中所引的和歌,越深入便越有余味:“勒住小马驹,扑打身上雪,佐野黄昏白茫茫,风雪无处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