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桂枝香·金陵怀古》:曲终人未散 ——听电影《戏台》片尾曲有感
来源:文艺报 | 张景易  2025年08月22日08:20

随着电影《戏台》在暑期档的持续热映,由陈丽君演唱的片尾曲《桂枝香·金陵怀古》,也愈发受到观众的关注。这首古典雅致又兼具现代气息的歌曲,巧妙地将戏台上演绎的民国烽火,与六朝古都金陵的千年兴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历史画卷。

作为影片结束时的点睛之笔,优秀的片尾曲往往能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给观众留下值得回味的悠长余韵。当银幕上出现演职员表、影院灯光徐徐亮起时,片尾曲悄然响起,伴随着滚动字幕或幕后花絮,陪伴观众完成从银幕梦境到现实世界的过渡。它既延长了观众对影片的回味时间,又模糊了梦境与现实的边界。即便走出影院,那萦绕耳畔的旋律和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画面,依然印证着片尾曲作为电影不可或缺的尾声所承载的力量。

《桂枝香·金陵怀古》以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传世词作为歌词,由董颖达谱曲。越剧小生陈丽君将自身特有的英气与流行唱法的叙事感相融合,赋予经典词作新的生命力。她婉转悠扬的声线恰似穿越时光的梭子,将不同时代的悲剧命运编织成宏大历史图景。王安石笔下“悲恨相续”的王朝兴衰,与影片中梨园子弟在枪口威逼下瑟缩的身影,在歌声中形成深刻共鸣,一同诉说着普通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脆弱与不屈。

陈丽君的演唱以越剧韵味为根基,又巧妙融入流行唱法技巧:“登临送目”四字气声吐纳,如故国秋雾弥漫齿颊,清冷空灵;“初肃”的入声演绎细腻入微;“归帆去棹斜阳里”的转音,借胸腔共鸣铺展江天暮色,尤其“帆”字尾音化为气声,似孤帆渐远融作斜阳残影;至“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声腔掌控更见精妙,“至今商女时时”以气声轻吐,描摹歌女婉转靡靡之音;“犹唱后庭遗曲”则骤然迸发戏曲特有的苍劲擞音,力道千钧。这种虚实声区间的自由转换,让沉淀千年的词作焕发出震撼人心的生动内涵。

音乐创作方面,这首歌曲采用中国传统七声雅乐羽调式,前奏悠远苍凉的笛箫声瞬间勾勒出金陵秋日萧瑟意境,奠定深沉怀古基调。“星河鹭起”处,调式中的变徵音如拨云见日,托起壮阔山河意象;“登临送目”时的清冷气声似寒江雾气弥漫;“繁华竞逐”时戏腔陡转如裂帛惊弦,令人心头一震;“至今商女”处的气若游丝,恍如千年古韵在时光中留下的深刻印记。在陈丽君叙事感歌声的引领下,听众眼前自会浮现时空交错的戏台,众生百态轮番登场,嬉笑怒骂皆入心怀。

导演陈佩斯借这首片尾曲的深邃意境,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歌曲对历史的深沉探寻,引发观众对历史命运与艺术传承的深刻思考,让观众在影片结束后仍能沉浸于其营造的艺术世界,不断回味影片所传达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想。

(作者系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