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汤:享受读书的“遇见”
主持:宋庄
首先祝贺您的《小鱼大河》获首届冰波青年儿童文学奖。获奖无数,您如何看待此次的冰波青年儿童文学奖?
汤汤:冰波青年儿童文学奖好包容,50岁以下都是青年,我赶在末尾得了奖,有点害羞也有点高兴,害羞是因为我占了年轻作者的名额,高兴是《小鱼大河》被看见了。创作多年,我享受过许多荣誉带来的快乐和兴奋,以后还有它们当然很好,没有我也心平气和。我更在乎的事情是,我能够继续写出自己满意的童话来。
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人对您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有谁是您文学的伯乐吗?
汤汤:安徒生和安房直子。读他们让我更真切地知道,童话是适合人的一生中任何年龄阶段阅读的,童话是梦幻又真实、温柔又犀利、清浅又深刻、广阔又深邃的文学。值得一写。
浙江衢州的谢华老师是我文学的伯乐,她帮我看了很多稿子,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她说我有灵气。我们是忘年之交。
您的创作很有张力,故事或长或短,都很生动。《小耳有秘密》(现代出版社)这本书集中了很多优秀的短篇。比如《鬼的年》,这样一个融合鬼怪与人类世界的故事,灵感来源于哪里?
汤汤:《鬼的年》是过年时写的,人过年热热闹闹喜气洋洋,鬼怎么过年的呢? 如果鬼到人间来过年,会发生什么呢? 这么一想,创作的兴趣就来了,就开始酝酿构思了,一个轻松好玩的故事就诞生了。
长篇童话《绿珍珠》的完成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由短篇充实为长篇,出版前还召开过改稿会。您的作品会经常这么修改吗? 如何看待批评?
汤汤:不会,《绿珍珠》的修改是最漫长和折腾人的一次。出版前是开过研讨会,批评火力很猛烈,晚上我都哭了,良好感觉被击碎了,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人很迷茫,甚至有一种虚脱感。但我真的很庆幸,我经历过这样一次研讨,不是那种“捧杀”的研讨。一个作品在出版前能被这么多专业读者阅读,并且给我这么多真诚和真实的批评,帮助我修改和提升,让《绿珍珠》有机会以尽可能好的模样面世,这是一件很奢侈和珍贵的事情。
我感激大家认真阅读后的一切真实的批评,我的承受力很好的,但并不全盘接纳,是选择性接受。写作者在自己的局限里,批评者也往往在自己的局限里。互相启发吧。
您的小说里万物有灵。最先看的是《门牙阿上小传》,视角独特,一颗牙齿成长过程如此曲折生动,写尽孤独、陪伴以及生命的坚韧。当牙齿纷纷脱落,阿上成为最后一颗牙齿时,老加和阿上的相互陪伴,面对衰老及生死的态度令人感慨。虽然是儿童文学,但您不回避友情、爱和生老病死等生命价值的追问,这使作品具有了生命的厚度,既纯净又复杂,既有趣又深刻。这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汤汤:这个童话的灵感来自一张老人的照片,照片里的他张嘴大笑,黑洞洞的口腔里只有一颗牙齿,我被吸引了,不是牙齿好看,是它那么孤独和倔强。就像太多普通人孤独而倔强的一生。之前我写《喜地的牙》时通过“换牙”来写成长和成长中的“怪物期”,那为什么不用“掉牙”来写人的衰老和一生呢?“换牙”和“掉牙”都是我们要经历的,都来自平常的生活,用童话的方式呈现平常生活和生命的滋味,探寻“微言大义”,亲切,接地气,容易引发共鸣。再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得贴地飞翔,故事才会有真正的血肉和筋骨。
生活中您是否也有一颗童心? 创作儿童文学的心态是怎样的? 有什么特别的习惯? 比如《一只小鸡去天国》,故事的主题是关于生命、勇气和爱。您是如何将这些主题融入小鸡的冒险经历中的?
汤汤:其实所有长大了的人都有童心,就算老了,内心的某个角落也一定还住着一个孩子。我总是被现实中的孩子吸引,同时享受与内心的孩子对话,一起想象和编织故事的过程。《一只小鸡去天国》缘起于一个生病的女孩,这个童话献给世上一些来不及长大的生命。故事里的小鸡就要被死神带走了,在带走之前,它做了许多平日不敢做的、来不及做的事情,它从来没有这么勇敢过。里边的一些细节来自童年的记忆,比如家里养的小鸡生病了、死了,比如我家后面的山上有一个洞,洞口黑魆魆的,童年的我一直被它诱惑又一直深深惧怕,终究没有爬进去看过。我把这些生命记忆融入故事,使故事拥有坚实的质地。将“生命、勇气和爱”等主题放进故事,关键在于“融”,“融”是悄无声息地,自自然然地,作者绝对不能强势说教,而要把故事尽量写得动人,让孩子们在感动和触动中去体悟和探寻故事背后的意味。
新作《小鱼大河》在有限的时空里,汇聚乌云和风暴、微风和清芳、绝望与希望。小水洼是个小舞台,却上演了一幕幕人生大戏。一条毫不起眼的小鱼遭遇了种种生命困境,但是最后终于突破困境。您在创作时是否会考虑到小读者的接受度,尽量传递给孩子希望、光明和积极向上的能量?
汤汤:现实孕育童话,你看,我们每一个人活着,都有可能会遇到意外,生命是充满局限的,这就是《小鱼大河》的现实背景,一条小鱼意外被困在水洼里,隐喻着我们人的生存困境;童话照亮现实,读《小鱼大河》,孩子们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能体会到世上所有的事不到最后一刻都不会知道结局,绝不要提前放弃。这的确能传递给孩子生活的希望、光明和积极向上的能量。其实,我的童话结尾并不都是能突破困境的,比如《一只小鸡去天国》里,小鸡还是被死神带走了,《门牙阿上小传》里,阿上还是掉落了。结局是否圆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否在这样的故事里看到生命的珍贵和力量。
您的童话多含有哲理,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这也是您多数童话的特点。您认为什么样的童话是好的?
汤汤:文学的审美是多元的,有的清浅有趣,有的广阔深邃,有的好玩幽默,有的忧伤沉郁,风格不一,各有其美。好童话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作品在语言上非常出彩,有的在想象上非常狂野,有的在故事讲述上扣人心弦,有的情感冲击力直抵人心,而有的意蕴丰厚给人无穷的咀嚼和回味的空间。优秀的童话,风格、魅力各不相同,没法排名,没法比较。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优秀的童话一定首先有着上乘的文学质地,它是一种清浅又深刻、简单又丰富、梦幻又真实、温柔又锋利、美丽又诗意的文学。如果在一个人的意识里,童话只是哄哄小孩子的故事,那么对不起,这个人一定永远无法理解童话,既不能读好它,也不能写好它。
大家约定俗成地认为,给孩子看的就是儿童文学,成人看的就是成人文学,其实好的儿童文学是不分年龄的。比如安徒生的童话。关于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的界定,您的观点是怎样的? 又如何看待分级阅读?
汤汤:分级阅读适合一般的孩子,它使阅读有梯度,有坡度,能帮助孩子建立阅读自信,尽早享受阅读的快乐。但有些阅读力特别好的孩子,不需要用分级阅读去约束,随他们读,爱读什么读什么。只要感兴趣,才上一年级也可以读少年文学、成人文学;到了六年级,也可以回头读绘本故事。好的儿童文学不分年龄。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之间不需要那么泾渭分明,只能说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是儿童,成人文学的主要读者是成人。主要之外,还有不少能阅读成人文学的孩子,不少爱读童话的大人呢。
那么您的童年阅读是怎样的?
汤汤:一二年级我念村小,没有什么书可读,三年级转到县城小学后,很快就爱上了读书,一天到晚从同学那儿借书,小时候很喜欢读格林童话。
什么样的书进入阅读视野,您的选择是?
汤汤:我看书很随性,大概不是一个好读者,若是头几页能吸引我,就捧着,若是不能,不管附着在它身上的赞誉有多高,也立刻扔到一边。好在隔三岔五总能遇到一本让我全身心投入读的,我很享受这种遇见。
有枕边书吗,会反复重温读过的书吗?
汤汤:有。一些童话,可以做梦。反复读的书,有《小王子》《安徒生童话》《百年孤独》等。
会经常给周围的学生或朋友推荐书目吗,如果推荐的话,会推哪些书?
汤汤:看到激动了的书就立刻推荐。比如这些年给朋友推荐过费兰特的、阿特伍德的小说,还有一个匈牙利作家的《烛烬》,推荐过好多人。
对您来说,写作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汤汤:我享受写作这种创造性的劳动,享受把一个故事编得迷人、丰饶又滴水不漏,享受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的国。
如果可以带三本书到无人岛,您会选哪三本?
汤汤:《安徒生童话》《唐诗》《宋词》。
假设策划宴会,可以邀请在世或已故作家出席,您会邀请谁?
汤汤:李白、苏东坡、安徒生。
(感谢吴雨桐对此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