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学飞的时候——《燕巢与端午》创作谈
几年前冬天,有一天爸爸说他老了,累不动了,再种一两年田就不再种田了。我听了心里很觉震动,决心花一年时间多回老家住,记录下爸爸以及农忙时节就回家一起做事的妈妈一年四季的生活。这生活既包括农事,也包括当时村子里正在发生的普通的现实,也写及日常里节日偶尔的调剂。作为一个从小在乡下长大、如今已在城市生活,但仍对父母及所来自乡土和自然抱有浓重的情感和兴趣的人,这一切不可避免经过了我目光的筛选,但我也实在想写出这样一个相对真实,也因此有时可能显得琐细或无波澜的世界,那就是目下乡村真实的生活。
十几年前我开始写作之初,受周作人、沈从文及废名影响,所写就多是关于乡下风物与人情的散文。那大多是从记忆里撷取动人或印象深刻的片段,像一个小孩子从记忆的罐子里拿出珍藏的糖果,而如今我想接着写它现在的样子。我们知道在我们当代文学的领域,当题材涉及乡村时,散文所呈现的多是一种怀旧的童年记忆或风景,这当然跟现在会写这些散文的人大多也进入城市生活了有关,乡下的生活于是仿佛确实只能作为一种“失落的记忆”存在,而现在仍旧在那里生活的人、事、物则很难被看见。我不愿我所成长的那一小片乡下也变成只是一种失落的哀愁的喟叹,在美化、简化的同时也是遮蔽,所以从第二年开始,我就经常带着那时年纪尚幼的小孩回去常住,写下见到、感到的种种。
《燕巢与端午》是其中初夏的一段记录,那时候家里燕巢中的乳燕开始长大,老燕子每日不断辛苦奔波于外面的田畈与家里的巢之间,给小燕子们喂食。从我们小时候到现在,燕子的生活随着乡村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燕子的情感变化发生了很大改变。时节将近端午,端午的节氛渐浓,而当下的村子也发生着小小的、但仍长期生活于其间的人们在意拉扯的事情。与此同时,又传来了村子可能要被拆迁的传言。我记录下这些事情,并在其中我的感受,努力想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拉出那条隐形的线,即从过去到现在的生活中的“常”与“变”,如此我们才能理解,那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何以会具有如今这样的情感。在这些写作尝试里,我希望乡下的生活不只有过去被像回忆妈妈的爱一样被提起,也有现在被知道、被看见,我也希望它们是作为自己存在的主体被呈现,而不是被动地被观看、被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