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为圆明园围墙内外的对子配个故事 ——短篇小说《茶园,麻辣烫和黑天鹅》创作谈
来源:当代(微信公众号) | 向祚铁  2025年08月12日10:13

大概在2017年,我从上地往中关村方向开车经过圆明园时,看到圆明园东门斜对面路口矗立着一个巨型户外广告——是治疗不孕不育的,文案风格极其扎心,八个大字:当生不生,后悔终生。第二年,我去圆明园游玩,东门斜对面的那幅广告依然高高矗立,俯视过往行人。园内离东门没多远,我看到一对黑天鹅的铜像,据铜像底座文字介绍,这对黑天鹅于北京奥运会那年春天飞临圆明园,就此定居,不再迁徙,已繁衍若干后代。又一年后,看到北京新闻报道,永定河已出现黑天鹅的身影——我推测,这应该是从圆明园里飞过去的;再后来,北大未名湖和清华荒岛处的荷塘,都出现了携家带口的黑天鹅。

一墙之隔,园外的广告和园内的铜像,这两样东西给我一种莫名的冲击。我觉得这是一副对子。应该创作一个故事,来配这副对子。在故事情节构思出来之前,结尾就已经确定:一个男子在圆明园内面对黑天鹅,深感落寞。黑天鹅夫妇凭着粗直的本能,在北京这块地方展示出惊人的生命力——这,让该男子百感交集:些许自愧,些许鄙夷,些许愤恨,些许恐惧……

结尾是预先确定好了的。从结尾往前推,再经过反复调校,就有了现在的这个故事。

不过,有一块内容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我一直以为男主人公在圆明园“天鹅湖”那里百感交集,就意味着故事正式落下帷幕,从没想过还有“附记”这一“结尾后”内容。这个故事写到临结尾时,我正在看李劼人的《天魔舞》,里面的某个车夫形象,突然刺激了我,让我意识到,可以他为原型,为故事里的彭大富家族塑造一个先祖;再以王安忆《启蒙时代》里的某上海女演员为原型,为故事里的男主人公桓朴家族塑造一个先祖。并且,让他俩的先祖发生一次邂逅,从而让整个故事在历史维度里获得一种纵深感。

“结尾后”的附记部分,对我来说,是一种意外之喜。它的出现,让我感到,写作偶尔也会犒赏一下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