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万物写作,窥见自然之美
凡是书写有关人类自然生存环境的变化、修复或者重建的文学,都可以统称为生态文学。归根结底,“生态”是指人的生态,与人的生存环境状态息息相关,是以人为中心、为主导的,文学主旨也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剔除了人,假使只是描写大自然,描写山川河流星辰大海,或者一草一木一动物,那只能称为自然文学。
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生存环境的书写,站在人的立场看待一切自然环境的视角,必定会带有人类功利主义色彩。但“自然的文学”却不以人类为大,“万物平等”是它的根基。所以自然作家们会以万物为主角,细致入微地观察它们,描摹它们,书写它们,并从中窥见它们生长繁衍规律与秘密,以及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在自然文学里,人只能是配角,是万物中的万分之一,甚至是被审判者,是大自然的破坏者。
说起来,自然文学由来已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我们最早可追溯到诗经与楚辞,到了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它已蔚然成风,而生态文学是从自然文学中衍生出来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应当下生态环境保护所需,但两种文学创作立场并不矛盾,他们有着同样的诉求,那就是无论站在人的立场还是万物的立场,最终要传达的都是自然之美,都在警示人类要珍惜并爱护地球,保护这弥足珍贵的自然环境,这是人与万物共有的家园,失去了它,我们就失去了一切。
我本人是自然主义者,我的创作也在尝试着遵循自然主义理念,因此,我从来都反对“人类中心化”,地球这颗宜居行星不仅属于我们,生长其上的所有动植物都有存活权,在亿万年里形成的生物链中都必不可少,都是造物主的宠儿,极具生命美学价值,而且每一个物种的覆灭都不可再生,所以无论生态文学和自然文学,都在呼唤我们人类要倍加珍视大自然,珍视纯净的江河湖海乃至空气,珍视绿水青山,珍视每一种生命,并付诸行动,努力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生态文学是建立在人类所制造的各种生态危机之上的,是源于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进行的反省与反思,它的意义是为了呼吁我们重建人类的美好家园。而自然文学的意义在于展示、启迪和唤醒,它是用万物之美和动人的篇章让人从内心生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从这两种意义上讲,生态文学可能需要更理性的批判,需要用生态伦理、道德、甚至法律对破坏者进行劝诫和约束,而自然文学则是一种信仰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它让我们面对自然万物心存敬畏,自知何可为何不可为。
因此,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作家是既可以写生态文学,又可以写自然文学的,两者一个是修身,一个是立命,尽可合二为一。
(作者系内蒙古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