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2025年第6期|闫学温:白羊地的将军绿
闫学温,山西万荣人,现供职于某央企。在《劲旅》《火花》《山西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3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黄土天地间》、长篇儿童小说《会唱歌的苹果树》。《会唱歌的苹果树》荣获第二十五届北方优秀文艺图书奖二等奖。
一
七月虽然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月,但如果在清晨爬上雀儿山、摩天岭,远眺十里河谷云蒸霞蔚的风景,欣赏烟岚云岫的美景以及远处被薄雾笼罩下的长城和土圪墩,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在北京的时候,云娃从没有感觉到家乡有多美,只在爸爸妈妈的对话中,知道家乡就位于晋蒙交界的边塞之地,曾经风沙肆虐,荒凉贫瘠。生活在这里,他才发现,自己的家乡山西省左云县原来这么美,他最爱的地方竟然是这里。
自小,云娃就很崇拜那些征战沙场、威风凛凛的将军。去年寒假,他和爷爷爬上摩天岭看日出的时候,得知自己身旁就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将军,二十年间在家乡左云植树二百多万棵,可惜当时将军病了,他没有见到。从那天起,他的心里就藏了一个愿望——想知道将军爷爷种植的第一棵树是什么样。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不断听到村里人给他讲述将军植树的故事,他从内心越发敬重将军爷爷。直到今年暑假云娃第一次见到将军爷爷,他郑重地给将军爷爷敬了个队礼。当将军爷爷回他军礼的时候,云娃就在心里萌生了绘制《将军植绿图》的念头。
这几天,爷爷带着云娃他们走遍了将军种树的区域。树木高低粗细不一,那些高大的树木已经成材,绿满山岭,生机盎然,蔚为壮观;那些刚刚长开的树木枝叶覆盖山岭,生机勃勃,规模初显;还有那些幼小的树苗正在工人的养护下茁壮成长。这些天,云娃的《将军植绿图》也在不断完善,纸上不断增加的绿色,就是将军这些年努力种树让山林变绿的过程。
眼前是连绵不绝的绿色,耳旁是叽叽喳喳的鸟鸣,爷爷跟在云娃(云翔)、铁牛、水仙三个小伙伴身后,欣慰地看着他们,也看着满眼的翠绿。他停下检查一棵树的情况,这棵树树叶有点发黄了。孩子们漫无目的地走着,云娃心情很放松。他预感到马上就要找到将军种的第一棵树了。
路过一棵小叶杨树的时候,铁牛还在树身上拍了一掌:“你比我还懒,十几年了才长成这个样子!”杨树静默不语,只有枝条上的树叶颤了颤。“吱——吱——”一阵虫鸣,几只受惊的蝉飞速划过天空,几滴液体滴在铁牛脸上。铁牛“呸呸”地吐着口水,用手在脸上一抹,仰头看着蝉飞过的地方说:“这蝉,飞走了还要给我脸上滴几滴尿!”
“云翔哥哥快看,那是啥?”
云翔顺着水仙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呀,是一只松鼠。但见它土黄色的一身毛,毛绒绒的尾巴翘呀翘,正在青草间发愣。铁牛把手放在嘴里,打了一个唿哨,松鼠一惊,飞快地爬上树。
“人家还没看够呢!你看,跑了吧?”水仙气恼地推着铁牛说。铁牛嘻嘻哈哈跑着,刚跑到树下,“哎哟”一声抱住头蹲了下去。云娃和水仙赶紧跑过去查看,在铁牛身旁的草地上有一颗干枯的松塔。他俩抬头看去,看见刚才的那只松鼠正蹲坐在树枝上,歪着脑袋看他们,可以看到它如豆般明亮的小眼睛,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哈哈,挨砸了吧?连松鼠都不爱见你!” 水仙一脸幸灾乐祸。就在她准备去捡那颗松塔时,却被铁牛近水楼台一下抢到手里:“哈哈,这一下不能白挨,这个松塔,是松鼠送给我的礼物,弥补我遭受的疼痛。”
水仙一看铁牛抢走了松塔,喊道:“我的……我的……我要松塔!这是松鼠送给我的礼物!”
铁牛捂着额头说:“这一下砸的,唉哟,这脑袋有点晕。唉哟,这眼前有点蒙,唉哟……”
水仙刚拽着铁牛要抢回松塔,忽然,吧嗒一声,又一颗松塔落在不远的地方。就在水仙要捡松塔的时候,她忽然停下来,指着远处喊道:“云翔哥哥,快看,那里冒烟了!”铁牛赶紧抬头去看,这时候他头也不疼了,松塔掉在地上也不管了,三下两下爬上一棵树,站在树枝上看了看说:“确实在冒烟!将军爷爷说过,草烟白,树烟黑,这是黑烟,肯定是树着火了。”云娃急忙叫爷爷。
爷爷跑过来一看,立刻掏出手机,边打电话边让孩子们下山,然后自己往冒烟的地方奔去。三个小伙伴相互看了一眼,云娃说:“咱们先回村报信,找更多的人来救火。”地面崎岖不平,再加上荒草缠脚,三个小伙伴都跑得跌跌撞撞。平时爱美的水仙此刻也顾不上自己的衣服了。
等三个孩子来到冒烟的地方时,火已经被完全扑灭了。人们都累瘫在地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黑一道红一道的。“没有人被烧伤吧?”将军在五福的搀扶下,一瘸一拐询问着众人。云娃听说将军刚才在灭火的时候扭了脚,此刻肿得像奶奶蒸的发糕,已经站不住了。
将军在五福的照顾下慢慢坐下,眼睛看着过火的树林,拉住云娃的手说:“孩子们,感谢你们!多亏你们早早发现了火情,要不然,还不知道要烧死多少棵树呢。”
“爷爷,都怪我们,没有再早点发现……”水仙看着被烧死的树,呜咽着说。
铁牛也成了花脸,哭丧着脸坐在地上不吭气。
听爷爷说,五福的父亲去世得早,脑子还有病,村里人很是瞧不起他。是将军回乡植树时才拉了五福一把,让他跟着种树,也算是为五福谋了一条生存之道。五福虽傻,却分得清好赖,从此就把将军当作亲人一样看。
树林里过火的树木枝叶均被烧完,只剩一根根黑黢黢的树枝伸向天空。将军爷爷吃力地站起来,看着被烧得焦黑的树木,心疼得直摇头叹气,轻声说道:“在最不该发生火灾的时候,发生了火灾,我太麻痹了,我太麻痹了!”
后来云娃听说,是放羊的人路过这片树林的时候,扔了一个烟头,引燃了地上的枯草,才导致这次火灾。他想起和爷爷第一次上山,宁可啃冰冷的干粮也不生火,上山甚至不带打火机……
傍晚回到家,云娃一进家门,奶奶就赶紧把云娃搂进怀里,上下左右前后检查,有没有被烧伤、跌伤、擦伤。云娃感到自己就像奶奶手里的陀螺,被拨得团团转。
爷爷说:“男孩子,哪里有那么娇气!”
看到没有大碍,奶奶又给云娃做了他最喜欢吃的炒莜面鱼鱼,里面有红红的胡萝卜条,绿绿的青椒丝,白生生的豆芽,黄澄澄的鸡蛋,云娃一拿起筷子就吃得抬不起头了。爷爷却心不在焉地扒拉着碗里的饭,忧心忡忡地说:“这下将军又要睡不着了!唉……”
吃完饭,爷爷实在放心不下将军,就给他打了个电话,两位老人又聊了半个小时。
爸爸和妈妈这几天生意特别忙。由于左云羊肉的肉质鲜美,非常适合烧烤和烫涮,北京之外的客户也增加了不少,妈妈开了网店,订单也越来越多。爸爸和妈妈每天不是在送货、发货的路上,就是在组织货源的路上。看似爸爸妈妈回左云了,但比在北京还忙,大部分时间还是爷爷奶奶陪着云娃。
二
云娃今天特别累,一躺下,他就进入了梦乡,一觉睡到了第二天的清晨。
等到云娃睁开眼睛,爷爷已经去林场了,云娃就和铁牛、水仙在附近玩。不远处,三孩叔赶着羊向他们高声打着招呼。忽然,铁牛的脚在草丛里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呵,草丛里有一只刺猬!只见它尖尖的耳朵,尖尖的鼻子,小小的眼睛,胖乎乎的身子圆滚滚,超级呆萌可爱。
刺猬被铁牛踢翻,正肚皮朝上挣扎着。水仙忙蹲下,帮助刺猬翻过身,刺猬的小短腿儿飞快地滑动着,急急匆匆想逃命。三孩叔走到近前,看到刺猬钻进了一蓬芨芨草中,他说:“咱们这儿的刺猬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云娃被勾起了好奇心,问道:“三孩叔,为什么说刺猬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三孩叔说:“有一年,将军去辽宁买树苗,结果到了河北被人掉了包,——就是把值钱的树苗换成不值钱的树苗了。这掉包的树苗中,就裹着几只刺猬。从此咱这里就有刺猬了。这些小家伙,西瓜、甜瓜、花生、红薯、山药啥都吃,几年下来,地里到处是刺猬窝……”
水仙说:“我咋就没见过刺猬窝?”
“那是你不会找……” 三孩叔说着,猛地弯下腰,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嗖”地扔了出去,正砸在不远处一只山羊的眉心间。那只鬼鬼祟祟正准备将嘴伸向地里庄稼的山羊一惊,飞快地远离了庄稼地。铁牛嘴巴惊成了“O”形,满脸羡慕地说:“三孩叔,看不出来你的准头这么好!”
三孩叔笑笑说:“这算啥。”
三个孩子跟着三孩叔走在十里河畔,铁牛笑着说:“今天有三孩叔给咱们作伴了,咱们就跟着三孩叔。”
水仙看着十里河南面的一座山头,说:“云翔哥哥,要不咱就去那座山上看看吧……”
铁牛立即附和:“就是,那座山上也是将军爷爷种的树,咱去那里不算越界。”
三孩叔说:“那我就好人做到底,今天就去南面放羊。”
云娃想着半个多月来天天在北梁上走,将军在北梁种的树都找遍了,爷爷说当年将军爷爷最早在十里河南岸种过一批树,万一能在十里河南面的那座山头上找到将军爷爷种的第一棵树呢?想到这里,云娃指着那座山头对他的两个小伙伴说:“走,今天咱们就去那座山上看看!”
当他们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水仙指着前面大叫:“鹿……鹿!”
云娃一看,说:“这不是鹿,鹿有角,这没有角。”
铁牛说:“那这是啥?”
云娃说:“等我在手机上查一下。”
水仙说:“云翔哥哥,看,它在看咱们……”
云娃和铁牛抬头看去,果然,那个动物在定定地看着他们。但见它的长相和鹿非常像,只是头上没角,脸也比鹿胖一些,眼睛半眯着,只剩一条缝,嘴巴不断地在咀嚼。
本来想查一下,结果手机搜索后一直在转圈圈,屏幕一片空白。他们才知道这里没有信号。
云娃还没有把手机网页打开,就又听水仙在喊:“云翔哥哥,快看,它过来了……”云娃抬头一看,确实,那动物过来了。铁牛思谋着能够摸摸那家伙的皮毛,谁知那家伙走到离云娃他们两三步的地方不走了,而是在定定地看着他们,嘴巴里的咀嚼一点没停。铁牛慢慢往前蹭,快了,快摸到了!然而就在他的手即将摸在那动物身上的时候,只见那家伙一蹦三尺高,竟然从铁牛头上跳了过去。铁牛吓得闭紧了眼睛,等他睁开眼睛,那动物已经跑得没影了。
后来,他们听大人说,他们见到的动物叫做狍子。
啥?狍子?那不是东北林海中才有的动物吗?怎么会出现在左云的山里?云娃感到诧异。爷爷耐心跟他说,这是因为这两年左云的环境好了,才有了这些稀罕动物,要搁以前,连地里的屎巴牛(屎壳郎)都见不上。
爬上山顶,面南而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远远地,云娃看到山坡下的一道岭上有一座房子背对着他们,虽然残破不堪,但依然能看出曾经的斗拱飞檐。三个孩子好奇心陡起,“走,看看去!”铁牛率先跑了下去。云娃回头看看,三孩叔还在不远处放羊,便跟着铁牛跑向那座房子,水仙紧紧跟随。
房子坐北面南,云娃他们从房子侧面绕过去,看到在房子东南西三面曾经有围墙的痕迹,此刻成了一溜小土堆;大门在东南角,只留下两根残破的砖柱矗立着,似乎在诉说着难以言说的过去。粗砺的青砖,隐藏着岁月的沧桑;砖柱顶端杂草丛生,无尽荒凉。来到房子正面,云娃他们看到这房子门窗尽失,白灰墙面斑斑驳驳,依稀可以看到白灰下土坯摞起来的墙体。房檐上的屋瓦残缺不全,椽头七零八落,房顶上的杂草在风中凌乱,似乎嗟叹岁月的无情。
云娃他们小心翼翼踏进房内,看到屋内墙上全是壁画,天长日久,已经褪色,隐约能看出莲花、石榴等图案。在云娃他们看壁画时,发现墙上有一个个的圆洞。铁牛问:“云翔,你说那洞是干啥的?”云娃仔细看着壁画,摇了摇头。
回到家吃饭时,云娃听爷爷说:“那是一座庙,抗日英雄李林在那里打过日本鬼子。”
“李林!”云娃惊呼一声。
从云娃记事起,家里就有一部电视剧《烽火侨女》光碟。爸爸一遍一遍地看,看完了,就给云娃讲述山西抗战故事。云娃一会儿对侵略者的暴行义愤填膺、怒火中烧,一会儿又对抗日英雄佩服得五体投地。直到现在,云娃还记得剧中的主题歌。
下午,云娃把爷爷中午跟他说的话转告了铁牛和水仙,他们决定再去一次。在路上,水仙采了一大把野花。云娃和铁牛试图寻找英雄曾经战斗过的痕迹,可惜踪迹全无。他们将野花摆在了庙门中间,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爷爷神情严肃,半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的山峦,一句话也不说。微风吹过爷爷的头发,那灰白的短发根根直立,在风中瑟瑟抖动。风吹拂过三个孩子的脸颊,云娃看见,水仙的马尾辫在风中摆动着,阳光给发梢镀了一层金。四周很静,但云娃的脑子里却是思绪万千。曾经战斗在这里的先烈们是否知道,后人没有忘记他们。
云娃猛然醒悟过来,“壁画上的洞是子弹打出来的,那是弹孔!”云娃说,“你想,李林在这里打过日本鬼子,这墙上的弹孔,肯定就是打日本鬼子打的!”说着,用手去摸那些弹孔。
远处,残阳如血,朔风猎猎,连绵不断的长城和土圪墩巍然屹立,在劲风中透着威严。云娃耳际不禁想起了电视剧《烽火侨女》的主题歌:
雁门关烽火草叶叶霜,
塞外驿道上马蹄蹄响,
打鬼子的壮士没回来,
黄土坡上的阳婆火一样红。
青春报国家,热血染沙场;
儿女情似水,壮士走天涯……
“这些可恶的侵略者!”铁牛狠狠地说。
云娃这时候似乎对“将军”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将军,不仅仅要冲锋陷阵,更是民族大义的象征。身材外貌对他们来说不重要,最主要的是他们心中的正义、勇敢、忠诚、胸怀……
三
将军爷爷种的第一棵树到底在哪儿呢?云娃和铁牛、水仙跑遍了附近所有的山林,看着哪棵树都像,但哪棵树又都不像。
得,再去问问爷爷吧!终于,爷爷被他缠得不耐烦了,说:“等忙完了这阵,我带你去看!”
云娃兴奋地告诉将军爷爷,将军爷爷呵呵一笑说:“我看你还是别去看了。”
“为什么?”云娃瞪大眼睛不解地问。
将军爷爷摇了摇头微笑着看着云娃,没有说话。
云娃把手一挥,说:“将军爷爷,我一定要找到您当年种下的第一棵树!”说完就跑了。
时间已经过了八月,又是一个清爽的早晨,将军发展的林下经济已经初具规模。林场的工人们在树林里种了适合在林下生长的中草药和沙棘,利用木渣开始发展菌类植物的种植……
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云娃他们行走在这林木之间,并没有感到有多热。三人嘻嘻哈哈、悠悠哒哒地走着,忽然,铁牛停住脚步,对云娃说:“听,树枝折断的声音!”
云娃立即紧张起来,站在原地听了一会,点着头轻声说:“嗯,确实是有人在折树枝!”
水仙环视了一下四周,发现了他们已经进入一片陌生的区域,她有点害怕,瞪着眼睛不安地看着她的两个小伙伴。
云娃和铁牛把水仙带到一棵树下,找到一处隐蔽的地方将她安置好。云娃掏出手机交给水仙,说:“你在这里别动,我和铁牛去看一下,有情况了你赶紧给爷爷打电话。”水仙点点头。
云娃和铁牛循着声音走过去,借着松树的遮掩,他俩慢慢向着发出声音的地方靠近。他们从这一排松树移动到那一排松树,近了……更近了……
二人小心翼翼向前移动。果然,透过松林,云娃看到有个人在砍树!那绿色的枝条被砍下来,随意丢弃在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松树的芳香。铁牛正要冲上去,被云娃按住了:“你打得过他?赶紧给爷爷打电话去。”说完,二人又悄悄后撤。还没到水仙藏身之处,就见云娃爷爷和一位姓张的叔叔急匆匆地赶来,后面跟着水仙。原来,在云娃他们刚走之后,水仙就给云娃爷爷打了个电话。铁牛的胆子一下子大了,跑过去说:“有人砍树,爷爷,我给您带路!”说着拉着爷爷的手就往前跑。
等到了地方,云娃爷爷哈哈大笑了起来,说:“孩子们,这不是砍树,这是工人在修剪树木。为了让松树长得更高更壮,为了树木的健康生长,我们必须要对它进行修剪。现在修剪的是病枝、枯枝,等到冬天,还要进一步修剪呢!”
那位正在修剪松树的工人见了云娃爷爷,也赶紧过来打招呼。张叔叔笑着说:“这几个孩子把你当成偷树的人啦!”修剪松树的工人说:“谁这么大胆,敢在这大白天里偷树啊!”一句话说的云娃和铁牛的涨红了脸。
几个人正说笑着,修剪松树的工人说:“那里怎么有一只黄羊?”
众人看去,果然,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一道土坎,坎上栽了松树,也长满了杂树。黄羊就在土坎的下方,弯弯的羊角朝向天,萌萌的眼睛短短的脸,黑色的嘴唇下有着白色的绒毛,一身皮毛却是棕黄色的,四条腿那么细,仿佛撑不起肥壮的身体。只见它一会儿抬头望望远方,一会儿心不在焉地叼两口青草,一会儿不断在原地调转身子……
张叔叔说:“这不正常,走,咱们看看去。”说着拔腿就走。众人跟上。
那只黄羊见这么多人向它走来,紧张、躁动,想要逃跑但后腿被什么东西扯住了。云娃跟过去一看,原来不知是谁在这里设了个套,套住了黄羊的后腿。套是活的,黄羊越挣扎就套得越紧。云娃看到黄羊被套的后腿上已经有鲜血渗出。
“把它抓住!”云娃爷爷喊着,于是,四五双手紧紧地摁住了黄羊。黄羊在众人的身下凄厉地叫着,张叔叔动手去解救黄羊。只见他先将套圈松动,再小心翼翼地将黄羊的后腿从套圈中取出。
水仙指着黄羊的腿喊道:“看,它的腿在发抖!”
铁牛说:“那是疼的,放在你身上你也发抖!”
水仙皱着眉头,嘴里发出“咝咝”的声音。
云娃爷爷问:“伤势怎么样?”
“骨头没事,就是破了一层皮。”张叔叔说。
“用不用抓回去养几天,等伤口恢复了再放回来?”云娃爷爷问。
张叔叔一边清理地上的钢丝套,一边说:“不用,伤势不是太严重。这种情况它能自行恢复。”
“谁呀,这么缺德,咱这地方刚有了这些动物,就下黑手抓挖,真是缺德到家了!”修剪松树的工人说。
众人松开手,黄羊起身,抖了抖身上的草屑,三两下消失在杂树林中了。
云娃爷爷和张叔叔还要忙,叮嘱完云娃他们早点回家,就离开了。
没有找到将军爷爷种的第一棵树,云娃始终不甘心。经过云娃的软磨硬泡,爷爷终于答应带他去看将军爷爷种植的第一棵树。云娃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云娃早早起来,等着爷爷出发。铁牛和水仙也在巷口等着。
终于出发了。
咦?云娃感觉不对劲,这不就是他往日巡山的那条路吗?
咦?爷爷带他爬上了他往日走过的那座山。
云娃脑袋飞快地转起来,会是哪棵树呢?
马上就该往回返了,还不见爷爷停下来。云娃正纳闷,爷爷站住了脚,在他们面前只有一排松树和一棵小老杨。
爷爷说:“这排树就是将军栽的第一排树,它们是不是显得很孤独?当时,将军也是这么孤独。村里人认为他是在做样子,家里的亲人也认为他是在打发时间,没有人想到他会将植树当作毕生的事业来干!只有将军信念坚定。他种的第一批一万多棵树苗,全部死光;第二年种了六千多棵树苗,又死光了,将军几十年的积蓄扔进去连个响都没听见!这打击搁谁也受不了,但他没泄气,向战友、朋友们借钱,向儿女们借钱,外出求人学技术,终于把这树苗栽活了。这排树苗,就是活下来的第一批树苗。”接着爷爷又走向那棵杨树,说:“这就是你将军爷爷栽活的第一棵树——小老杨!”
云娃的眼睛瞪大了,想不到,就这么一棵不高大也不繁茂的小老杨,竟然是将军爷爷种的第一棵树!
二十年过去了,才长到旁边的松树一半高!
铁牛围着那棵小老杨说:“这咋也不像是长了二十年的树呀!”
爷爷蹲下身,用手扒扒地上的土说:“你看这底下是啥?”
云娃、铁牛、水仙三个小脑袋凑到一起一看,不得了,树下竟然没有多少土,基本上全是料姜石!难怪,在石头堆里长的树,怎么可能长得好!爷爷叹了口气说:“后来我们总结经验,栽树的时候把树坑挖大一些,从别的地方扫土入坑!这栽树啊,就是三分栽树,七分养护。当时我们定下的规矩就是,当天栽下的树,当天必须浇完水,不然土一干,这树就得死一大半。那段时间,将军和我们经常披着月光,吹着寒风,迎着风沙给树苗浇水,浑身就像是一个泥蛋蛋。将军经常啃凉馍,喝冷水,就着老咸菜,却不肯说一声苦……”
最后爷爷语重心长地给云娃他们说:“孩儿们,你们呐,一定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寻找,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就会找到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云娃,你马上就十二岁了,过了十二岁生日,你将开启人生新的阶段,干什么一定要用心!”
当晚回到家,云娃拿出自己的《将军植绿图》,在小老杨的地方用红色的马克笔郑重地画上了一颗五角星。那颗红星,是那么鲜艳……
看着历经半年来画完的《将军植绿图》,云娃的心情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反而感觉到肩上有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他又很认真地把图画复制了一份,打算送给将军爷爷。
四
今年云娃就十二岁了,在他的家乡,有做“十二”生日宴的风俗。这天他来到摩天岭下的一道沟岔里,在沟的崖壁上,斜刺长出一棵老杏树,直直向上。在老杏树的枝叶间,密密麻麻地结满了杏,此刻正由青转黄。老杏树没有因为干旱而干枯,也没有因为贫瘠而停止生长,就那么顽强地生长着,长出属于它的风姿,活出了属于它的精彩。杏树是放羊的三孩叔发现的,他说给云娃爷爷,云娃爷爷又告诉了云娃。
在左云的山山岭岭间,野杏树随处可见,谁也不会稀罕。可以想象一下“左云四月天,杏花开满山,疑似云落地,香气醉花仙”的景致,谁不心醉?云娃又想起爷爷教他的一首诗: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
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
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
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
现在,诗里描写的荒凉景色也因为将军爷爷的种树而得到改变。
奶奶和妈妈早早就开始为云娃的“十二”圆锁做着准备了。这天云娃和爷爷刚从林场回来,还没进门,就闻到了一股特殊的香味,嗯……这清香,有麦面的清香,有红枣的甜香,有豆子的豆香。等妈妈把锅盖揭开,云娃瞪大了双眼:整个锅里的箅子上,就放着一个大馍,馍上用面塑着腾云驾雾的龙、扬蹄欲奔的马、活泼可爱的兔、威风凛凛的虎、温顺呆萌的羊以及众多的花花草草,大馍看起来精巧、华丽。妈妈把馍馍从锅里端出来,奶奶拿来各种颜料,开始给大馍上的动物和花草上色。红的花,绿的叶,龙是金黄色的,马是枣红色的,虎是橙黑相间的……看得云娃的手直痒痒,真想从奶奶手里夺过颜料笔,自己也来画几笔。听奶奶说,这馍叫做曲连馍,到云娃十二岁生日那天往他脖子上套。
吃饭的时候,爷爷跟云娃说,将军听说云娃即将过十二岁的生日,也要送给云娃特殊的礼物。云娃一听,将军爷爷慈祥的面容就在脑海浮现,将军爷爷会给他送什么礼物呢?
云娃问爷爷,爷爷笑而不答;问将军爷爷,将军爷爷笑眯眯地说:“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这天晚上,云娃把他精心制作的《将军植绿图》仔细装进裤子口袋里。
为了不耽误林场工作,爷爷将为云娃做“十二”的时间提前到大清早。早上六点,云娃的姥爷、姥姥、舅舅等人就来到了云娃家里,为云娃举办圆锁仪式。
云娃问妈妈:“妈妈,为啥要为我举办圆锁仪式?”
妈妈说:“我也不懂,问你奶奶去。”
云娃问奶奶:“奶奶,为啥要为我举办圆锁仪式?”
奶奶笑着用唱歌一样的声音说:“小孩出生,魂魄不全,在你满月,用锁锁命,一十二年。每长一岁,魂增一分,至十二周岁,魂魄齐全。给你开锁,祝你长成少年啊!”
云娃说:“奶奶唱得真好听。”
亲人们到齐,云娃的圆锁仪式开始了。云娃站在祖宗牌位前,爷爷为他戴上一把铜锁,妈妈头戴毛巾站在云娃身旁。爷爷把姥姥蒸的五个大的面羊、十五个小的面羊以及支羊腿的馒头摆在祖宗牌位前,上面放着一条五尺红绳串着十七枚小铜钱的锁子。旁边的条盒里放着各位亲人为云娃买的贺礼。
奶奶拿出那天蒸的大馍,往云娃头顶套,边套边唱着好听的歌谣。然后舅舅拿出钥匙,给云娃把脖子上的铜锁打开,边开边说:一开聪明伶俐;二开学业有成;三开富贵满堂。最后姥姥拿出一把长命锁为云娃戴上。但见那长命锁非常漂亮,是一把银质的万字云形锁,由一根红线吊着,12枚铜钱分别垂于两侧,下有红黄流苏。姥姥为云娃戴上,扶正,用唱歌一样的声音说:
长命锁锁,福气多多;
心性窍窍,龙虎腾腾!
圆锁仪式结束了。云娃心里一直惦记着将军爷爷的特殊礼物,连饭也没好好吃,就催着爷爷来到了林场。将军爷爷早已经在等候云娃了,在他的身旁,一溜放着十二棵绿色的松树苗,每棵树的根部还带着大块的母土。
云娃见了将军爷爷,离得老远就喊道:“将军爷爷,我来啦!”将军见云娃来了,呵呵一笑说:“来,把树苗装到车上去。”云娃刚提起一棵树苗,将军就赶忙制止住他:“傻孩子,可不敢这么拿,这么一拿,树根上的母土就散了,树栽下去就不好活啦!”说着将军蹲下去,用手轻轻抱住树根上的母土,边给云娃示范边说:“看,手这样抱着树根的母土,就像抱着娃娃一样。”说着抱着树苗站了起来,将树苗轻轻放到车上。云娃就像将军一样,蹲下身去,轻轻抱住树根上的母土,将树苗轻轻抱起来,又轻轻放到车上。云娃抱着树苗,感到双臂沉沉往下坠。云娃一个人将剩下的十一棵树苗装到车上,累得气喘如牛,满头大汗。
爷爷和将军站在旁边慈爱地看着他。
将军拿起一把铁锹递给云娃说:“走。”说完自己先走了,云娃赶紧跟上。走了半个小时,将军爷爷和云娃来到了一片山坡上,山坡上到处是挖的树坑。
爷爷的电动车只能到山坡下,所以,树苗还得云娃自己一棵一棵抱到树坑旁。
将军看护着云娃把树苗一棵一棵从车上抱下来,放到树坑旁边,说:“孩儿呀,你今年十二岁,今天你就栽十二棵树苗。来,爷爷帮你。”说完。将军爷爷给第一个树坑里放了一棵树苗。将军半蹲半跪在地上,小心扶住,示意云娃覆土,并告诉云娃:“坑要深,苗要正,心要直……”
等到三分之二处,将军让云娃暂停覆土,他艰难地站起身,下到树坑里围着树苗转圈踩着说:“土要实,心要诚,为人善……”踩完了,他又把树苗轻轻往上提一提,又让云娃开始覆土。到了五分之四处,将军爷爷从云娃手中接过铁锹,将剩余的土打成畦,就准备浇水了。
云娃栽树,将军扶树,一棵、两棵……
云娃满头大汗,将军也是满头大汗。
五
十二棵树,云娃栽了一上午,将军爷爷就陪了云娃一上午。
爷爷怕将军太累,想要替换他,被将军拒绝了。
云娃在种树过程中,看到将军爷爷因为蹲得太久,腿微微发抖,腰也直不起来,云娃的眼睛模糊了……
到了十一点,太阳晒得野地里站不住人,云娃的衣衫都贴在了身上,将军的迷彩服也已经被汗水浸湿。
云娃看看天,快中午了,而将军爷爷的礼物还没影呢,就悄声问爷爷:“爷爷,将军爷爷的礼物呢?”
将军爷爷听见了,指着面前种好的树苗,微笑着说:“你种的这些树,就是我送你的礼物!”
云娃脸红了,赶紧从兜里掏出自己精心制作的《将军植绿图》,却发现已经被汗水洇湿,他直后悔昨晚没有在这张纸的外面套一层塑料袋。云娃红着脸将《将军植绿图》打开,递给将军爷爷看。将军爷爷接过看了,直说:“云娃用心了,做得真不错!”这时云娃脸上的红晕已经消退,他告诉将军爷爷,为了制作这幅图,他和爷爷跑遍了将军爷爷植树的地方。将军爷爷吃惊地说:“想不到我孩儿还这么有心。”云娃不好意思地说:“这也是我送给自己的十二岁礼物。”
将军爷爷感叹道:“这个礼物有意义!”接着把那张图交回云娃说,“收好了,这也是一种纪念。”云娃赶紧说:“将军爷爷,我自己已经留了一张,这一张图是我送给您的,就是……就是被汗水洇湿了……”说着说着,云娃越发不好意思起来。将军爷爷对爷爷说:“难得孩子这么有心,那我就收了!”说着仔细地把手里的《将军植绿图》叠好,装进口袋里按了按。
吃中午饭的时候,爷爷说:“以后你每次看到你那张图、那些树,都会记起今天种树的事情。”接着爷爷又说:“别说是你,就是你将军爷爷的孙子,得到的礼物也是树,就连将军爷爷和奶奶的金婚纪念日,他俩什么仪式也没有举行,而是当天种下五百棵沙地柏树,当作金婚纪念……”
这天下午两点多,云娃正在家里午休,忽听窗外有风声,紧接着就感到天色暗了下来,出来一看,乌云已经遮盖了北面的半个天空。爸爸妈妈去北京送羊肉了,爷爷刚去林场,奶奶也出去串门子了。云娃刚把院子里晾的衣服收回家,就见铜钱大的雨点斜斜地砸下来,打得屋瓦啪啪作响。云娃赶紧抓了两件雨衣,冲出门,他要给爷爷送去。
天上的乌云越积越厚,一开始还能看见天边的亮光,后来乌云平铺开来,连亮光也不见了。“无雨顶上空,有雨四方亮。看来这天一时半会儿不会晴了。”云娃看着天,嘟囔了一句,脚下并没有停下来。
开始上山了,地上的雨水流得很急,但很清。听爷爷说,这要是放在没有种树以前,肯定会发生泥石流,人都不敢在沟里走!现在山上有了树,树下有了草,所以雨水也就不容易冲刷地面了。
在草上行走,虽然很滑,但是没有泥巴粘脚,云娃走得很快。他一边走,一边环视四周,寻找爷爷的踪影。四周雨雾茫茫,耳际只有风声、雨声,但不见人影。终于在一块朝南的土坎下,云娃见到了正在避雨的爷爷。爷爷一见云娃,便抱怨他不该冒这么大的雨来送雨衣。
爷孙俩躲在这道土坎下,看雨打山头树,水雾弥漫天地间。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天上的乌云终于散了,明亮的太阳光柱从云缝里直射出来,像箭一样射向远方。雨后的松树,愈发显得挺拔苍翠。经过雨水洗涤的松针,似乎都散发着翠绿的光泽。林下草青青,野花也更加鲜艳可爱。
爷孙俩巡完剩下的山,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村巷里的一家饭店门口,云娃听到有人在唱曲。听爷爷说,这个饭店是去年刚开的,也是将军改变了山川荒凉面貌后,乡镇打造的以长城、古堡等边塞文化为主要元素的乡村旅游样板店。客人来了后,吃的是村里人的家常饭,住的是村里人常住的土炕,玩的是摩天岭林海。这种乡村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云娃停下脚步,侧耳细听,只听里面唱到:
边塞风情边塞山,长城小曲唱不完。
今天就唱一唱一位老将军,退休回乡种树二百多万棵。
个人投资啥也不图,只为家乡荒山披绿衫。
老将军,干劲大,全家老少齐动员;
连续种树二十年,阴山脚下天变蓝。
老将军,能吃苦,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沙;
身患癌症不放弃,忍痛带病跑遍山。
他说——
这些树就是他的兵,疼爱起来就没个完;
打的这个绿化仗,只为改变这里的一片天……
云娃离得老远,就看见铁牛和水仙站在巷口朝大路的方向看。
铁牛一见云娃,跑过来急急地说:“云翔,听说了吗?将军爷爷的病又重了!”
水仙抢着说:“听说准备去北京了!”
“走,咱们看看去!”爷爷说道。身上的湿衣服都顾不上换,他急忙骑上电动三轮车拉着三个孩子往林场走。
到了林场将军爷爷住的小院一看,院里已经人去屋空。四个人正准备走的时候,忽然看到五福嘴里喊着“叔、叔”地跑过来,手里抓着两根大葱,满脸是泪。爷爷挡住五福说:“你将军叔身上难活,到北京看病去了。”五福嘴里喊着:“肯定是五福不听将军叔的话,将军叔躲起来不见五福啦!将军叔……五福好好干活,呜……呜……五福不给你捅乱子,你不要丢下五福不管,呜……呜……五福……”爷爷赶紧抱住五福,五福在爷爷的怀里瘫了下去,抱着头呜呜地哭着,嘴里还一句一句地叫着叔。
云娃看见五福那样子,不由自主地,眼前浮现出他和将军爷爷第一次见面相互敬礼的情景,还有将军爷爷带他植树的情景……
六
云娃一个人爬上摩天岭,坐在曾经观看日出的地方,久久地回不过神来。
他站在山顶,望着远远近近苍茫的林海,心里万马奔腾,脑中如晴天霹雳。他想哭,却哭不出来,只能痴痴地望着这片看似贫瘠却内涵丰厚的土地。
奔跑了一天的太阳累了,它无精打采地躺在地平线上,没有了初升时的锋芒,也没有中午的炽烈,只有辉煌后的柔和。看似一天即将谢幕,可这落日的余晖却将这天地间渲染得如此壮美。
当夕阳将云娃的身影越拉越长的时候,云娃看到,爷爷和铁牛、水仙爬了上来。离得老远,云娃就听到铁牛在大声呼喊,只是听不清他在喊叫啥。水仙跟在铁牛后面,头上的两只小辫随着身体的跑动甩呀甩的。爷爷跟在他俩后面,脚步还是那么的沉着、冷静。
山风渐起,带来暑热中的一丝清凉。
“云翔,你忘了将军爷爷和咱们的约法三章?”铁牛气喘吁吁地说。
“云翔哥哥……”水仙刚开口说话,又被铁牛打断,“你来也不说一声,急得你奶奶一后晌村前村后到处找,我一想,你肯定上这里了。”
爷爷坐到云娃身旁说:“云娃,爷爷岁数大了,你将军爷爷也老了,我明显感觉到身子骨大不如前。孩儿呀!属于我们的时代终将要过去,属于你们的时代很快会到来。社会就是这样哇,新生力量蹭蹭地加入,由不了你,该挑担杖(扁担,指责任)就挑担杖,没有人和你商量。咱家里爷爷、大大、你三代人齐心往前赶,一代人更比一代人强,咱家的光景才能越好,这社会才能大发展。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上个月你已经过了十二岁生日,在我们眼里,你就已经不是小孩了。慢慢地,你自己就要去面对不称心和不如意。想想吧,现在你们前面还有我和你大大在铺路搭桥,你将军爷爷小时候靠谁?四岁没了大大,六岁妈妈又改嫁。像你这么大时,将军就开始操心一家人的光景了。就像将军经常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咱村的乡亲们,就不会有今天的他,这也是他不辞辛苦、不计报酬、甘愿奉献种树的动力。孩儿呀!你对将军有感情,我和他一起种树近二十年,说实在话,感情比你深。咱们眼下要做的,就是让将军放心。将军的心一直在他的树身上,咱们只有管好他的树,才能让他放心、舒心,才对他缓解病情有帮助,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云娃没有吭气,慢慢低下了头。铁牛在云娃脊背上擂了一拳说:“咱俩是铁哥们,有啥困难咱一起扛,你说是不是?”说完,他又用肩膀轻轻撞了云娃一下。
“云翔哥哥,还有我!”水仙抢着说。
“你是女娃子,不能和我们做铁哥们,要做……要做……”铁牛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你们三个以后就是好伙伴了,谁也不能丢下谁,要互相帮忙,一块往前走。”爷爷微微眯着眼睛,眺望着远方说。
云娃看着铁牛,不好意思地说:“我还没有听过将军爷爷做的报告呢!”
水仙说:“云翔哥哥,我听过,将军爷爷作报告讲的故事可感人了,听得我都哭了。”
“眼泪包!”铁牛说了水仙一句,扭头对云娃说:“不怕听不到,每年开学将军爷爷都到学校给我们上开学第一课。马上咱们就都上初中了,到时候将军爷爷肯定要给咱们作报告……”
铁牛的话听得云娃心里直痒痒,只嫌时间过得慢,恨不得立即开学,这样他就能听到将军爷爷的报告了。
西面的天空如同燃起一片火焰,烧得乌云染了金边。转过头,云娃看到一弯月牙,正斜斜地挂在土圪墩的上空。远处灯光闪闪,可以想见城镇与企业的火热;近处长城静默,云娃却听到那来自历史深处的呐喊。
“为将者,系国之安危,民之福祸;夫三德五才,谋于思,敏于行,立于信,律于己,成于忠。项羽神勇,千古无二;关公忠信,功耀千秋。文不负国,赤胆昭日月;武能定邦,马革裹尸还。金瓯完璧,将之威严,实则立国之栋梁;汴水流欢,将之情怀,尔乃安民之重关……”云娃自诩从小仰慕大将军,长大后想做大将军,但在将军爷爷身上,看到了与古代将军不一样的特质。
“走,回!”爷爷拉起云娃的手,铁牛胳膊搭在云娃的肩膀上,水仙拉上爷爷的另一只手,四人慢慢往山下走去。
回到家,云娃找了一张厚实的白纸,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又重新绘制了一幅《将军植绿图》,放进书桌最下方的一个抽屉里锁好。这个抽屉里装着他童年的秘密。那张原件他也舍不得扔,仔细叠好,放进书包的夹层里。
——这就是他这个暑假最难忘的记忆。
月光清冷,不见一丝纤尘;夜色苍茫,知阙万千活力。朦胧中,云娃来到一处所在,北面是巍峨的高山,峰峦屹立,沟壑纵横,土岭慢坡缓缓而下,上有森森林木;南面是一片平原,中有小溪,流水潺潺。溪流两旁土地平旷,百草丰茂。转瞬,朝阳花(向日葵)映照着朝霞,金光灿灿,在晨风中簇拥着,如金色的波浪涌向天边。水仙依旧穿着她的泡泡裙,在晨风中跑呀跑,将欢笑洒遍一路。水仙说:“云翔哥哥,快看,那是谁?”云娃抬头一看,却见将军爷爷身披霞光,脚踏清露,大步走着,依旧脚步雄健。
三人看见将军爷爷走来,飞快迎上去:“将军爷爷——”
在他们的周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松海林涛、朝阳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