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火花》2025年第4期卷首语及目录
来源:《火花》 |   2025年04月15日13:41

卷首语

三月末参加一场活动,列车向南,先是一片灰白苍茫大地,片刻间葱茏的绿色涌现。由此生出对文学作品质感的看法,传统与先锋,坚守与创新,到底哪一种才是文学最好的表达形式?尤其在当下文学式微的现实里,或许每一位作者和编者都该思考这样的问题。

仿佛是巧合,这一期作品中,我们无意闯进了一个风格迥异的乡村世界,传统与新潮并进,展现出了多姿多彩的现实场景。著名作家张行健老师的《东山一片核桃林》与文学新锐李下的《乌有之地》、宁经榕的《南方迷雾》等几种不同风格的以农村为书写背景的作品依次排开,仿若一座待挖掘的富矿。

《东山一片核桃林》围绕贺青涛一家与东山这片核桃林展开叙述,核桃林不仅是经济来源,更承载着家庭的情感与梦想。贺青涛的文学梦,苗新草的默默支持,以及一家人面对果园困境时的挣扎与坚持,都让人为之动容。张行健老师笔力厚重,徐徐展开一幅乡村画卷,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乌有之地》是异质的,以诗意的叙述逐渐贴近生活的本质。它带领我们走进了晋北的黄土高原,跟随主人公“我”与罗晓的脚步,体验乡村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巧的是这篇文章的创作谈和评论不谋而合地提到了作家佛里德·塞巴尔德,这位曾书写过《奥斯特利茨》《土星之环》的德国作家喜欢在文本中插图,以使图文相互辉映。而李下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只不过他是以文字叙述的方式切入,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一幅幅美轮美奂、意象深远的乡村图景,让读者获得了稀有的阅读体验。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表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且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文学的表现方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同样展现生活的多样性,《南方迷雾》将南方乡村罩入“迷雾”之中,在迷雾中展开追逐,抽丝剥茧,缓慢贴近迷茫与困惑的真相,最终浓雾散去,露出南方乡村的温情;《银鱼式恋情》如其名,一条“剑鱼”直插生活的细部,围绕柯镇小学教师马剑的生活展开,讲述了他的烦恼与困惑,全篇“湿淋淋”的感觉,让阅读一度黏连前行,最终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浮出水面。

乡村不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归宿。在这里,有欢笑,有泪水,有希望,也有失望。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面貌,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共鸣,获得启示。

(毕海林)

目  录

大家视野

 04 张行健/东山一片核桃林(中篇小说)

星火燎原

20 李下/乌有之地(短篇小说)

28 李下/将文字与激情,弃之于虚妄(创作谈)

29 张舒雅/迎向虚无或在历史废墟之上逡巡”(评论)

火树银花

31 宁经榕/南方迷雾(短篇小说)

37 孙健/银鱼式恋情(短篇小说)

47 任白衣/鼠辈(短篇小说)

雕刻时光

53 刘奔海/交河故城的故事(散文)

57 刘鹏/有风吹过(散文)

61 李克聪/登临第三极(散文)

63 张建群/鸟巢,挂在林梢(散文)

65 冀予声/蒲邑闻人的人性光辉(散文)

文艺品鉴

68 傅书华/曹向荣小说摭谈(评论)

71 董晓可/辉煌“争冠”路:书写拼搏华章(评论)

74 闫峰/解码荒原深处的生态与人性密语(评论)

诗文雅韵

78 李天奇/入晋记(外二首)

79 许栋/风雪中守望(外一首) 

     荣润生/信 

80 高环娥  钱少洪  刘序珍  燕薇/现代诗四首

 封     面 张小茜剪纸作品《逐梦》

 封     二 阴冠呈书法作品

 封     三 王培清书法作品

 封     底 王志英美术作品

 题头书法 张培让

 插     页 笔耕不辍传文脉

            严以修为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