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讲述“隔壁”——短篇小说《隔壁》创作谈
来源:当代(微信公众号) | 何玉茹  2025年03月24日09:21

“隔壁”这词,用来象征人与人的关系是再准确不过了。

文中的鲁大凤,和普通人的隔阂是显而易见的,她的野蛮、粗鄙,多数人都会避而远之。但若遇上特殊的社会环境,其能量也断不可小视,野蛮、粗鄙的人由少变多起来都说不定。

然后是“我”与母亲、与大哥二哥的隔阂,这种隔阂多表现在日常,是很难被发现、很容易被忽略的,被制造的机会却又多得很,一不小心就可能酿成伤害。“这世上多少人的痛,仿佛都是在隔壁发生的。”伤害也罢了,关键是人通常是不可改变的,不可改变就意味着不可沟通,不可沟通就意味着隔阂的永远。隔阂的永远,唉,这真令人沮丧!

但更令人沮丧的,是自己和自己竟也是有隔阂的,那个自以为一直在努力向上走的自己,原来并不那么真实,向上走的同时,很可能也是在向下走,真实的自己,很可能正是制造隔阂的自己。也许,自私、漠然、粗蛮,早已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只要瞅准机会,它们就会出其不意地发作一回;可我们同时又格外需要亲近、热爱,特别在意识到隔阂、意识到孤独时,对亲近、热爱的渴望便会愈发强烈。

于是,沮丧的同时我们又执拗地通过讲述,试图令隔阂不那么永远。但愿吧,至少这讲述本身是有益、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