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喜东小说集《黑金》:石油的另一重光芒
《黑金》是一部让我感到亲切的书。作者何喜东是鲁院高研班的学长,也是我的年弟、一起谈文论道的人。但以上这些,都不是让我感到与这部书亲切、相近的理由。
石油被称为“黑色黄金”,它不只是一种承载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能源,在它的开发、开采过程中,也开发着更多石油赤子灵魂中、身体中的资源。在石油开发、开采过程中的一个个故事中,我们见证人性的光芒。不只是黑色的石油有光,它也辉映着照见石油人心中、眼里的光芒。《黑金》是一部书写当代石油人火热生活和丰富现实人生的小说集。作者写的,不只是有浓郁石油特色的故事,还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还有浓重的、人性的光芒。之所以说浓,是因为他用鲜活的素材,聚焦当下石油青年的个体之需和集体之要,在许多个小我与大我之间的矛盾冲突之后,书写了油区生产一线外人所不知的世情百态、万千风土、悲喜交加、聚散离合。
小说集中的石油,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精神场域;不仅是故事演进的主线,也是一面充满力量的镜子。作者用冷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石油人在荒原中为石油耕耘的抗争与改变,展现了石油人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与精神追求。这些故事超越了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人性图景。在生产一线,在井场近旁,甚至在生死边缘,人性的光芒与矛盾交织,得到与失去并存。作者用锋利的语言,构成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在《穿肠毒药》中,作者写过了高压电工冯班长喜爱烟酒的性格、对工作认真严谨和山中的枯燥单一生活之后,用“身轻如燕、腾挪转移”来形容冯班长的登杆技巧。“我不懂为什么要用这么美的两个形容词说爬电杆这件事。直到很久以后,我爬上电杆检修线路,看到山间盘旋的鹰,才明白这种形容的微妙境界。作为一门职业,这两个名词对于高压电工的意义,完全可以和芭蕾舞演员起舞时媲美,一点不比歼击机飞行员起飞时逊色,它是身体和技术的完美融合。”能写出这样的境界,对于一个职业是多大的懂得?这让在电力行业工作的我,深受感动,更应该无尽学习的认知。在冯班长离世后,“我依稀记得,那场大雪之后的太阳山,像一匹苟延残喘的老骆驼,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同厚土之下的黑金,化作一声悲鸣,败给了时间这头猛兽……”这样的语言,让身为写作者的我感到生动、狭窄又旋转、空旷;我分明不在现场,又跟着作者的笔端,就在每一个现场。
这是一部离我们很远的书,书写的是长庆油田发生的故事;这是一部离我们很近的书,书写的每个石油故事都发生在我们身旁;这是一部映照也拥抱人心的书,书写的是一个个新时代的平凡也不凡的人。书中的油田是一个丰富的空间,作者通过油田环境的细致描写,营造出在许多令人压抑的、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们倍感孤独的同时不断突破自我,在荒原用无尽的生命力点燃希望的故事。环境残酷严苛,却焕发复杂困境中人性的光辉。作者描写了工人们在困难、危难时互相帮助鼓励的场景,展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这种善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特定时期的本能反应。正是这种善的存在,让荒原中始终保有希望的火光。
在《高塬恋曲》中,亲情、爱情、友情成为最重要的救赎力量。小说描写了安小阳为了石油,而无奈放手恋人的场景。他明知在油田就会面临和恋人分手,却依然选择坚守,这种对石油的责任与亲情之内的石油基因加在一起,超越了生存、生活的本能,也成为支撑他和队友们在荒原中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也可以说,不是石油造成了安小阳与冯薇薇的分离,而是石油筛选并引导了安小阳与陈璇的缘分。
在单篇故事《黑金》中,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并非泾渭分明。小说中的人物在与盗油分子的斗争中,面临着重重难关,不断向阳生长的故事。里面还提到了油矿有个年轻职工从山清水秀的家乡来到艰苦的大西北,脏活累活抢着干。在一个晚上为了制止盗油分子时遭到围攻殴打不幸以身殉职,献出了宝贵生命,年仅二十五岁。在生死边缘,人性的本质得到最真实的展现,小说中描写了许多生死攸关的时刻,人物在这些时刻的选择往往最能体现追求的主体和客体。我曾在2024年第,随中国石油作协采风团去长庆油田,这是我一路听到的故事之一,故事的主角叫陈小军。如今25年过去了,陈小军还站立在他护卫过的井站,还响彻在油田,也在何喜东的小说中成为故事里的故事,磨刀石里采出的石油怎能不爱护?作者用复杂复合的关联,使得人物、事件更加真实立体,展现了人性的深度和广度,也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寻找石油光芒、人性光芒之路并非坦途。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经历了从迷茫到觉醒的过程,最终都找到了内心的光明。小说中的石油工人们虽然身处艰苦环境,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尊严的追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着石油人的尊严,石油的尊严,或是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或是在困境中坚守道德底线。这种对尊严的坚守,本身就是一种光芒。
我在读完这部书的后记,更加懂得作者的成长和写作每一个故事的初衷和路径。“我以文学为战场,在文字的排兵布阵中,让情感流淌出来。那些零零散散的作品,关乎我的眼泪和欢笑,是苦累生活的安乐所。我阅读书籍,在阅读中获得营养,让这些养料成长为坚硬的骨骼。我写乌云,也写乌云的金边,让读者窥见这个时代石油青年的亮光。
油田是旷野也是殿堂,人性的光明与黑色的石油交织,时间里的变与不变并存。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张力的、觉醒的精神世界。《黑金》中的故事给予我们启示:唯有直面黑暗,坚守人性的尊严,才能找到真正的光芒与光明。这部书不仅是对石油工人群体的致敬,更是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探索,其文学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显现。
何喜东是个擅长听故事、讲故事的人。因为这些故事的来源都是真的,才有了更深的感染力。正如他所感知和宣言的,他写出了那些命运的折痕。那些因为石油闪耀的故事、那些石油人发出的光亮,离我们很近。
石油的光芒,与人性的光芒汇聚,是光明。而且即使在光明中,这些光芒也会尽显。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一样,我有充足阅读的体会这样认为,在这部书叫做《黑金》这个题目的理由中,一定有这个元素:
黑代表旷野和石油,金代表发光的汗水和人心。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