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为《刘胡兰》献诗
来源:解放军报 | 胡世宗  2024年10月20日08:33

彩色精装的连环画《刘胡兰》迎着款款秋风问世了。这是辽宁美术出版社今年8月出版的诗画新作。作品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雅俗共赏的形式展现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和不朽精神。

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的英雄事迹,深深影响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专稿,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烈士的名字传遍华北大地。随后,毛泽东主席为她亲笔题写了“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8个大字。因战争原因,毛主席的题词送达文水县后,不慎遗失。

1956年12月,共青团山西省委作出纪念刘胡兰就义10周年的决定,同时恳请毛主席为刘胡兰重新题词。1957年1月9日,毛主席为刘胡兰重新题写了“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8个大字,手稿于1月12日送达刘胡兰烈士的故乡——文水县云周西村。毛主席为一个人两次题写同样内容的题词,是罕有的。

我把这本新出版的连环画《刘胡兰》捧在手上,贴在胸口,闭上眼睛,静静默想了好一阵子。我小的时候,就看过《刘胡兰》的书。少年时,老师流着眼泪给我们讲刘胡兰的故事。那些记忆,是刻骨铭心的!

“阴暗的天空下,汾水不屈地流向黄河。民族救亡啊,人民解放啊,燃烧着奔突的奋进之火。英雄辈出的吕梁山,有个云周西小小的村落。一个秀美的名字——刘胡兰,刻进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史册。‘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八个大字金光闪烁……”这是我为这部作品开篇写的序诗。

在作品结尾,我写道:“英雄是民族的脊梁,英雄是永恒的战旗,英雄是祖国的骄傲,英雄是时代的火炬!让我们跟随英雄的身影,让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怀揣英雄的情结,追寻英雄的魅力。让新时代的太阳,从我们手上升起;接写英雄的续篇啊,再创英雄的奇迹!”

我为刘胡兰献诗,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行,甚至每个字,都灌满了我对英雄深深的崇敬和浓浓的情意。我想起今年春天,辽宁美术出版社孙郡阳副总编向我约写《刘胡兰》诗稿的时候,我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答应了。我想,作为党和部队培养起来的作家和诗人,我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完成好这样的作品。

开始创作前,我购买了《刘胡兰传》等多本相关书籍反复阅读,进一步熟悉英雄的事迹。我构思着如何完成我的诗歌创作。在与编辑的反复沟通中,我们一步步推进创作思想、生活深度和历史事实的精准性。那些日子,我沉浸在这本书的绘画作者孟庆江生动传神的画作中,我的激情强烈迸发,最终完成了这本书的诗歌创作。

我希望这本书能进入更多读者的视野,希望我们的青年官兵,继承英雄血脉,赓续红色基因,在青春岁月就立志献身给强国强军的宏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