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传媒时代与新大众文艺的兴起
来源:延河杂志(微信公众号) | 延河编辑部  2024年09月29日09:04

01

世界巨变中。时代巨变中。生活巨变中。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们发现:新传媒时代到来,新大众文艺兴起。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兴起,人民大众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到各种文艺创作与活动之中,人民大众真正成为文艺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欣赏者,这就是新大众文艺。

新大众文艺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与大众进入评价体系密切相关,读者认可不认可,大众买账不买账,成为重要的评价尺度和衡量标准。同时,专业文艺工作者也主动利用新媒体,促进专业文艺的创作繁荣和发展。

新大众文艺与传统专业文艺互相促进,专业文艺借助新大众文艺获得新的生命与活力,新大众文艺也借助专业文艺登上大雅之堂,获得广泛认可。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时代变了。文学在纸媒时代是作家和职业群体的专利。过去写作的特别是能写作的,只是少数人。过去的时代,受过教育的特别是受到高等教育的,是少数人甚至是极少数人。现在不同了,义务教育普及,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劳动者参与文学有了更广泛的基础。这个时代,几乎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拿起笔,记录他们的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情感和认知。

文艺的兴盛与发展,同载体有关。现在,文艺的传播手段与方式发生巨变。过去几千年,文艺的传播,依赖于纸张与印刷、舞台与场地。现在,文学与艺术的传播方式,有了新的载体——数字化与网络。借助微信、微博、直播平台、视频网站等形式,新媒体文艺正在以海量以及日新月异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新媒体的产生,为劳动者参与文学提供了极为便利而通达的载体,物质文化生产者和精神文化生产者传统意义上的鸿沟逐渐被抹平。

新媒体上,读者与作者可以即时并随时互动,可对话修改,也可联手创作;作者可以借助AI,也可以借助ChatGPT及其他人工智能,人机互动,文字与声、光、影互相映照,互相融合,既有文本视觉,亦有影像视觉,构成一个全新的文艺场。

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出现,降低了技术的门槛,催生了自媒体的发展与兴盛。写作与发表几乎无门槛。拿起手机,就能写,能拍,能制作短视频,能随时随地发表。许多新媒体文艺的创作者,比很多专业作家艺术家强悍的是,他们不事修饰,直击现实世情,获得了众多粉丝,小到几十个几百个上千个粉丝,大到几百万粉丝。

文艺被从神坛上请了下来,真正走向了民间,走向了大众。每个人都能成为参与者,也可以是创作者,文艺作品由少数人创作,多数人欣赏,变为多数人写多数人看,几亿人看。新媒体文学,特点是作者有自己的粉丝群,读者分众化。

这是一个文艺的分众化和群像时代。一群无名英雄出来了!

新的时代,巨变的生活,为新大众文艺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题材、内容和可能性。

新大众文艺的兴起,这是一个汹涌澎湃的文艺新浪潮!

02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有过三次大众文学运动。

第一次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其提倡的新白话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是“人的文学”,是“平民的文学”。但这场自上而下的文学运动,作者和读者限于城市的大小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距离和隔阂。之后相继提出“民众文学”“方言文学”,喊出“到兵间去”“到民间去”“到工厂间去”的口号,虽然开出了绚烂的花,但鲜见结出丰硕的果。

第二次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左联提出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彼时民族危机严重,文艺大众化担负着拯救国家、唤醒民众、实现民族独立的艰巨任务。但由于时局的艰难、理论的混乱与思想的激进等原因,最终半途而废。

直到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才真正解决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展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既然是人民的文艺,就应该“以人民为中心”,贴近时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内容。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已经深入人心。

“新大众文艺”即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生动诠释。

03

“新大众文艺”是一场创作者的革命。创作者无须再像纸媒时代那样,苦心孤诣地构思写作,等待发表。新时代的所思所想,或键盘输入,或音像录制,须臾之间,心中块垒得以纾解,脑中所想得以倾吐。无论身份,不论阶层,门槛消弭,圈子打破,人人皆可为作者,老少皆可成博(播)主。外卖小哥在送外卖的间隙,写下《赶时间的人》;打工小哥开起“诗歌商店”;保姆、保洁、保安、木工、电工、瓦匠等平凡职业者的呼喊与呼唤,欢笑与泪水,焦虑与等待,失望与希望,汇成新时代的“新工人文学小组”,“活出了价值、尊严、自信,让人感到一种既有疼痛也有坚韧,蕴含着未来和希望的感动”。与此同时,在与读者的双向互动中,他们超越了个体,获得了集体认同,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彻底质变。

“新大众文艺”是一场文体革命。它打破了五四新文学以降形成的小说、诗歌、散文与戏剧的四大文体的规范和划分。除了文字之外,创作者运用网络链接技术,将图像、表情包、声音、色彩等一切觉得有关的元素插入,从而形成了超文本、多主题、多媒体的全新的大众文艺审美特质。同时,“新大众文艺”也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学科以及“文史哲”大类的学科限制,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动植物学,以及理、工、农、医、牧、商等学科中的活态文化,通过大众和网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界融合,并激活和创造出了富有生命力的新文艺形态,满足了普通大众迫切的精神生活需要。

“新大众文艺”是一场语体革命。它打破了五四新文学以来形成的语体规范和修辞规范,体现出更加广阔的张力和创造力。新词汇、新表达、新修辞被广泛吸纳,语汇朝着更丰富、更生动、更多元、更精确的方面发展,时代性、民族性、全民性、灵活性等社会属性和音乐性、情感性、形象性等艺术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和开掘。

“新大众文艺”是一场阅读革命。阅读者可以自由选择、自由阅读,也可以自由评论,甚至加入创作,从传统的静态沉浸式阅读模式,转变为动态交互式阅读模式。移动化、场景化、交互化,成为“新大众文艺”最为显著的阅读特征。

“新大众文艺”开启了全新的“全民文学”模式,实现了“人人皆可当作家”的文学梦,拓展了传统文学的边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包容性,也为文学最为本质的“虚构性”“想象性”“创造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最大可能。

站在新媒体与“新大众文艺”的历史交点上,我们看到——“新大众文艺”已然兴起!

我们希望:“新大众文艺”能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要求的那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04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起源。十五国风,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早期中国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表现了各地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它不仅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而且启示着并不断启示着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体的演化变革。

唐人说,凡有井水处皆吟白(居易)诗。宋人说,凡有井水处皆歌柳(永)词。为什么?白诗柳词贴近生活,接地气,有真情,鲜活,生动,生命力强大。

自古而今,那些装腔作势、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空文虚艺,生之也即灭,行之也不远。

时代变了。文学主体也在变。回看历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那种个体作家、个别英雄的文学时代景象正在被打破。

本世纪以来及至当下,民间草根,劳动大众,他们的兴观群怨之作,已经走向文艺的前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正在兴起与兴盛的新大众文艺,是巨变时代文艺的新疆域,新景象,新希望。

千山万溪一夜奔,万水汇流,终将形成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奔向大海。

05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新大众文艺已经悄然并蓬勃地从草根和民间兴起并兴盛。

大众生活,小镇青年,市井人生,摆摊琐记,打工经历,兴、观、群、怨,碰壁撞墙,峰回路转,关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劳动者的写作,关于历史的民间记忆,各种圈子、各种样态的新的文学和艺术,它们的蓬勃兴起,标志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众写作和创作正在发生。

真的文学和艺术,可以听到时代暴风雨的声音,也能听到生活大地上春草生长的声音。

真的充满生气与元气的文艺,是早市上唠嘈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是半夜里跑腿给人送外卖的敲门声,是318国道川藏线上旅人的车轮声,是南海深夜里捕鱼的撒网声。

新大众文艺,表现的是劳动者原生态的生活,是人民大众真实生动的生活。

新大众文艺,希望看到也能看到那些充满生气与活力的生活场景,那些生机勃勃的劳动景象;那些有血有肉的个人经历,那些生活重压下的一声叹息;那些大众的呼喊与呼唤,欢笑与泪水,焦虑与等待,失望与希望。

新大众文艺,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大众。

新大众文艺,树正气,接地气,有烟火气。

新大众文艺,让大众读得懂,喜欢看,有收获,能共鸣。

新大众文艺,真正回到大众,大众写,写大众,大众享用,鼓舞大众!

06

我们呼唤新大众文艺的兴起,并引起广泛的关注!

新大众文艺,充满真情实感,元气淋漓,可以看到新的时代,新的生活,也能看到新的问题,新的语言。

它像《诗经》中的“风”,来自广阔的大地和田野,他们的歌吟,他们的咏叹,真实自然,鲜活生动,有无穷的魅力。

我们欢迎这样的作品!我们期待这样的文学!

站在历史的桅杆上,看时代的海浪汹涌而来,远处近处都是希望的海洋。

我们呼唤着!我们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