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琥珀》:向内拷问,强身固本 
来源:《长城》 | 凸 凹  2024年05月30日16:49

坦率地说,《琥珀》是一次在场及物的写作,它进入自己的生活现场,写了感同身受的东西。

即将退休的副局长毕胜利,面对老婆的数落、下属的顶撞,心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身份转化虽尚有时日,焦虑与失落却提前到来。

这是典型的退休恐怖症,其背后的的症结,是长期生活在前呼后拥之中,产生了虚妄的身份优势,一旦退休“去势”,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就不知所措了。为了准确地把握情绪的变化,我贴着人物写。也就是说,我就是毕胜利,毕胜利就是我。所以,既刻画人物,也追问自己的内心,如果我是毕胜利,退休之后,会怎么想,将如何做?

那么,与其说是在写小说,不如说是在想象中预演自己的退休生活。

这种“预演”,疑似思考,竟得到了许多思绪,回味之下,心灵渐渐趋于安妥。因为从《琥珀》的写作中,我认识到,人们评价一个人,总是看他本身之外的东西。一如蒙田所说,人们买剑,往往不看剑锋是否锐利,而是看剑鞘是否华丽。

这个“剑鞘”之于人,即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衣冠的明暗、交游的广狭(女人是最重“剑鞘”的人,因为她们本性虚荣,所以,不要指望她们对男人作出正确的评价)。

然而别人的评价,或别人的议论,就像风,有时会把树吹得左右摇摆,但风过之后,树是否依然挺直,关键在于树,是否有深扎的根须、向上生长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本性。

树倒一般缘于自身空,缘自内心的霉变和腐烂。

而且,别人的评论,都是建立在自己的价值取向上的,实在不足为据。如果别人的一番评论就改变了你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只能说明你从来就没有确立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价值观)。

所以,不要太在意别人(特别是女人)的评论,重要的是要学会强身固本。

圣严法师说,心随境转是凡人,境随心转是圣贤。我们即便做不了圣贤,最起码也要做心有定力的人。

从大环境来看,总体上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年代。有了官位,还要追逐文名,有了文名,还要觊觎官位,互相侵占别人的生存空间,到头来,文人骂官,官贬文人,互为水火。有了钱财,还要谋取权位,有了权位,还要捞取钱财,虽互相不屑,却还要私下里交易,以游走于别人的码头之上为乐。而且,还要把这种非正常状态永远持续下去,永不退位。所以,我们的固本之途,是“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在自己的路上无路可走”——既为文人,就要恪守文人品格,把文事做大作强,让别人无法比肩,叹为观止;既为官员,就要恪尽职守,清正用权,让别人寻不得破绽,无处产寄生之卵;既为商贾,就要义字为先,悯人济世,让别人难生轻蔑之念,身价自重;既为国色,就要品性高洁,不堕俗尘,凛然不叫人欺,让别人自惭形秽,敬畏造化,修再生之德;既为退休人士,就要与民为伍,甘于平凡,汰去闲念,以生活为本,以养生为上,活成仙风道骨,让人肃然起敬。

总之,不会走路的人,阳关大道,也磕绊摔到;会走路的人,山间小径,也如履平地。有路无路,不在路,而在脚。

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抽象思考的同时,我也设置了两个具象之物:一个是琥珀,一个是尿壶。琥珀的意象,对应着人如果不在生活上失落,就要时时注重积聚内在的能量,做到强身固本;尿壶的意象对应着别人的看法、外界的评论,一旦遇到了心有定力的人,它便毫无用处,被沦为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