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爱潜水的乌贼把故事讲到了海外
来源:中华读书报 | 张颐武  2024年05月07日11:55

近年来,以微短剧、网络小说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原创网络文学产品吸引了众多海外受众,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这些依托新技术产业的文化新形态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实力和影响力,也充分体现了源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文化产品的生命力。《诡秘之主》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中国网络小说英文译本。作者“爱潜水的乌贼”没有选择复刻其他仙侠、玄幻类作品的模式,而是集齐了各种“国际化”元素:克苏鲁元素、维多利亚风情、蒸汽朋克等,这其中不少文化元素较为小众,但作为“别格”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诡秘之主》呈现的是一个异域的故事,以西方神秘学知识和克苏鲁元素等元素融合出一个新颖丰富的场域,把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类似西方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世界中,想象性地让人意外地进入了一个异世界,其中一些体现西方国家生活形态和文化符号的出现,拉近了与西方国家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能够更迅速地代入并产生共鸣。书中提到的老科勒的墓志铭是:“他是个不错的工人,他曾经有过一个妻子和一对儿女,他努力地活着。”这也正是工业革命时代下西方国家普通老百姓朴素价值观的体现。从这个“入口”进入,可以体验到故事的想象力自由奔放,能够在一个想象的空间中把一个宏大的设定书写得淋漓尽致。

这部小说的海外传播也来自其关于文化方面的一些具体标识的设定,也是饶有趣味的。比如对于神秘命运启示的塔罗牌的运用,就有其关键的意义。塔罗牌是现在年轻人群体中的一种流行文化,作者将它与主人公的坚定的追求和主宰命运的信念之间形成有意味的对照和参照,其实也是一种独特的把握,并且把“诡秘”的踪迹和个体的追寻之间的关系书写得别有意蕴。这样将特殊的文化符号加以凸显,让读者通过这些符号的魅力进入小说的特异世界的表达方式,正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也是它能够为海外受众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

“相信神灵的威能,不要相信他们的仁慈。”《诡秘之主》的故事充满人性与神性的对抗与拉扯,亦是主人公克莱恩命运走向最讳深莫测的引线。故事的简介是“一段愚者的传说”,开篇引人入胜,谜案、异能设定快速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让读者忍不住跟随着作者亦步亦趋地探索故事走向。这些设定让读者感受到了熟悉之中的新奇感,能够进入故事所设定的世界之中。故事虽然是想象性的,却让诸多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得到了呈现和关注,包括贫困、失业、环境污染等,让人们在当下世界里的感受能够得到一种异世界之中的呼应,即在架空的世界中又有格外真实的现实关怀,这也正是该作品能够得到海内外读者普遍欢迎的原因。正是这样奇特而庞大复杂的世界观、混乱与无望的自救旅程、人性与神性的对抗,让读者在奇幻之旅中沉迷,海外读者更不吝将其与《指环王》《冰与火之歌》等经典奇幻著作相媲美。

《诡秘之主》中的主人公转换身份,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异世界之中,却坚守初心,不逃避不放弃,与命运抗争,并始终乐观地坚信“人定胜天”,不断地寻求改变命运的方法,在世界上寻求各种新的可能,开拓新的生活。这种充满传奇色彩和浪漫精神的追求,让读者在阅读中也能一次次产生共鸣。

事实上,这些精神内核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有不少共通之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不能灭,地不能埋”精神,书中借多个角色将“最黑暗的地方,处处都是希望的光芒”的信念予以体现,可以说,小说是以西方故事背景和元素展示了中式传统精神内核,既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够唤起海外读者进一步关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凭借作品有趣的人物、离奇的故事与强大的内核,《诡秘之主》连载期间就被翻译成英文并在阅文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同步更新,累计阅读量超过4400万,评分高达4.8分(满分5分),至今仍高居奇幻类完本作品人气第一;随后《诡秘之主》的多语种版本在泰国等多国书展热销,收获海外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的众多好评,被外媒赞誉为“属于所有地球人的作品”。

该小说的外译版能够获得成功,当然也源于阅文集团对于旗下IP的“破圈”和“跨文化”传播。在中文小说具备相当流畅、传神的语言风格的基础上,阅文集团在组织专业译者对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追求精准表达,还结合了时下不同国家所流行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得小说的外译版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外读者。这样的一次文化“跨语际”传播的成功实践,也让中国网络文学的魅力被更多人所感受到。

网络文学的成功“出海”,无疑有利于进一步坚定文化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在笔者看来,《诡秘之主》的海外成功传播,一方面说明来自中国的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强大的“跨文化”传播的魅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以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进行的文化有效传播,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受众的需求,让中国优秀文化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找到和更多读者交汇的空间,让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跨越各种障碍,直抵人心。从这个角度来看,《诡秘之主》在海外的成功传播,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优秀文化“出海”的更丰富的可能性和巨大的机会。